APP下载

点燃情感之火 寻求教育之效

2015-04-29谢群花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期
关键词:金黄热情语文课堂

谢群花

教育是一种服务,当我们老师真正俯下身来为学生个性成长服务的时候,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利于成长的湿润、温暖、肥沃的环境,学生就有了成长发展的可能,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才就此发生。

一、培养师生情感正能量,促进语文“教”与“学”

从情感与认知心理学角度观察,情感具有调节、动力、迁移等功能。师生作为教与学的双方,都存在着情感交流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尊重等情感的不断注入,教师的教学才会如流动的河流一般生生不息;而我们的学生在十年寒窗苦读中,更需教师关爱的加盟,惟其如此,学生的认知才会如寒冬的腊梅凌寒绽放。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喜爱,就更会用心关爱学生,倾心教授学生;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用心关爱,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把对老师的的信任、喜欢迁移为对学科的喜欢。

班上有个学生上课总是低着头,作业都是抄袭的,成绩班级居后。沟通过几次,他什么也不说,只是点头。有一天他突然不来上学了,联系了家长才得知这孩子父母离异,舅舅舅母也离异,目前是和外婆、妈妈、舅舅住在一起。这么个特殊的家庭令我心里沉甸甸的:家庭的尴尬现实、与同伴学习的巨大落差和教师对学业过多的关注。如此种种,一个15岁的孩子又能有多少力量改变学习暂差这个现状?我暗自决定,即使他每次都考倒数第一,我也绝不责怪于他。语文课上,我与孩子们聊天:“上课为什么要坐正啊?是为了师生之间方便沟通交流啊。”此后我看见他微微抬起了头;讲课的过程中,我有意提问他刚讲过的内容,偶有一次答对了,我就大肆表扬他听讲的认真,我看到了他亮亮的眼睛;课堂上他试背一首小诗成功,我表扬他的速记能力强……我深知,这些事放在一般同学身上不能成为表扬的因由,可这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自信、需要给他一个“转身”的理由。他从课堂多次提问、表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关心、鼓励,而我从他逐渐抬起的头、专注的眼神中感受到他对我的信任。可见,师生和谐的情感交流满足了“教”“學”情感的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正能量,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体现了教学的效益。

二、蕴蓄睿智的等待,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常看到的却是这样的场景:让所谓的好学生说出老师需要的答案,教师的授课如“行云流水”,学生则是“对答如流”。我们的课堂缺少了平和,缺少了细腻,缺少了耐心。

最近听了一节初三语文课《在烈日和暴雨下》。评课老师认为这节课后半段有些仓促,特别是课堂练习未做,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建议教师去掉课堂上学生两次查新华词典的环节,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授课教师默默点头,可我却看出了她脸上的困惑。

在课堂学习中遇到“往前奔”中“奔”是读bèn还是bēn,老师让学生查词典,学生步调一致全部拿出了词典,查到两种读音时不同的含义,最后辨析出在这样的语境中应该读什么音。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看到孩子们查词典时认真的态度、追问一个词读什么音时的浓厚兴趣和讨论时热情的眼神。在一节语文课堂中同样的环节出现了两次,可见这个语文老师平素教学关注学生主体。我以为本节课虽没有完成预设的教案,但她给予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学习,尊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那么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又有何妨?

课堂教学需要等待,是因为我们的学生需要等待,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差异,我们教师要尊重这些差异。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仅为记住一个知识,而是为了思维等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宽容、耐性睿智地等待孩子的学习,才能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三、创设适当的教育情境,培养学生乐学的情感

学生的情感因素与教育成效密切相关,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丰厚、灵动起来,需要语文老师智慧地运用多种教学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能动性,以情感优化教育,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体验语文,激发和调动孩子们的感受力,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增效。

教学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开课第一锤——导语至关重要。教学《夏》时,出示写四季的诗歌:《泊船瓜洲》《观刈麦》《山行》《江雪》,四首耳熟能详的诗歌激发起学生背诵的热情,学生依据要求迅速找出了代表四季颜色的词:绿、黄、红、白,教师导入学习有着金黄色彩的“夏”。接着学生听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描写“夏”金黄色彩的语句。学生很快地在文中圈画出“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交流明确之后,教师接着发问:作者对这个金黄的夏季有着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何唯独喜欢夏季这个金黄的季节——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个金黄的夏季的。这样的导入不仅让学生领略到四季不同色彩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在对比中强化了夏季金黄色彩的特点,并仅仅扣住“金黄”做文章,激发了学生探知“作者为何喜欢金黄的夏季、如何描绘金色夏季”的热情,学生因乐学而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同样是教授《夏》,在品读“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个金黄的夏季的”时,教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环节: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小组交流,选定一处1+1或1+2演练——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点评补充。教师温馨提示,可以多角度朗读:个人读、男女生读、小组读、邀请读等等。小组成员自学后,共同选定一句,分工合作,有人分析句子,有人情感朗读、有人对分析和朗读做评价,小组合作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发挥了个人的特长。不仅如此,还激发起其他组的学习展示热情。在展示时一个细节很是耐人寻味:有小组评价说,刚才的朗读还不是太好,没有完全表现出夏的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展示小组立即邀请评价组竞读,学生的朗读热情被点燃了,在展示、评价、竞读中,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作品的情感,走近了作者。

语文教师用慧心努力创设恰当的教育情境,就能发掘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了学生,提高了教学效益。

我们面对的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他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的成长都依赖着我们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我们必须用我们的才识、热情、智慧努力创造最适合学生成长的湿润、温暖、肥沃的土壤,用心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服务,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我们的教育才有了意义。

猜你喜欢

金黄热情语文课堂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任金黄谷粒丢失在风里
如意金黄散的现代研究进展
“热情”的沙漠
乡村,那一抹金黄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