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数学实验课的思考

2015-04-27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孙立章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组合型张小纸片

☉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 孙立章

一堂数学实验课的思考

☉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 孙立章

一、对数学实验的认识

数学实验是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剪刀、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等),通过动手、动脑“做”数学的一种数学学习活动.数学实验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从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通过动手、动脑去获得新的数学经验,逐步构建并完善、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实验课的活动设计要步骤明确,层次清楚,可操作性强,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思维加工,概括提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来自学习过程中的偏差与好奇心,而数学实验恰恰可给学生提供探索发现、猜想验证的机会,恰当引导,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在实验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二、一堂数学实验课的内容概述

一堂“分割纸片”数学实验课,其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实验准备: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实验内容与步骤如下所示.

(1)我们可以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1所示的方式分解成4张正方形纸片(其边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你能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分割成n(n<10)张小正方形纸片吗?试试看,并与同伴交流.

(2)你能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分割成5张小正方形纸片吗?试解释原因.

(3)你能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分割成n(n≥10)张小正方形纸片吗?n的取值会受限制吗?说说理由,并提供n= 2015时的分割方案.

三、关于这节数学实验课的思考

1.实验步骤的细化

“课标”要求:实验中步骤的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抓住关键,阶梯式地逐渐提升,让学生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洒布材料选用AH—70号热沥青,用量为1.6kg/m2,然后再洒布一层经拌和站加热除尘的石灰岩石屑,其厚度为0.5cm,粒径为0.5~1.0cm,其中掺加0.4%沥青。下封层洒布采用智能碎石洒布车及智能沥青洒布车进行洒布。并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

“分割纸片”这节课,所安排的实验步骤起点较高,难度、跨度都偏大,且不利于学生操作,可以细化成以下几个小步骤.

步骤1:“我们知道一张正方形纸片无法分割成2张或3张正方形纸片,你能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分割成4张小正方形纸片吗?”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实验,简单易行(如图1),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热情,但它是本节课研究的起点.

步骤2:“你能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分割成6张、7张小正方形纸片吗?”这一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给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均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其中分割成6张如图2所示,分割成7张如图3所示.

步骤3:“你能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分割成8张、10张小正方形纸片吗?”分割成8张如图4所示;分割成10张分法多样,如图5、图6所示.比较发现:分割成4张、6张、8张、…类似,归纳成一般情况:只要分割成2n(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张,均可用同样的分割方法;分割成4张、7张、10张、…类似,归纳成一般情况:只要分割成3n+1(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张,均可用同样的分割方法.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向发现规律迈出最重要的一步,实现直观感受向理性思考的过渡.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步骤4:“你能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分割成9张小正方形纸片吗?”学生首先会画出图7,也有学生会画出图8,但不管哪种都可以看成是前两类分割方法的组合应用.这一步骤促进学生由“做”向“思”的进一步转变,推动学生实现思维的飞跃.

步骤5:“你能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分割成5张小正方形纸片吗?”通过分析感受“分割成5张小正方形纸片”的不可能性,通过归纳、猜想等理性分析手段,得到一张正方形纸片的可分割规律.

2.分割方法的概括、分类

数学实验中,应注重直观,使在实验过程中所研究的内容“可视化”,让学生从中获得对数、形的理解,并逐步对其适度抽象,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再实验,进而体会数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并改造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纸片分割过程中发现,共有3类分割方法,为了实验探究的方便,增加学生的“可视化”效果,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形象化的概括,使分类更加明确,一目了然.

比较发现:分割成4张、6张、8张后的图形(如图1、2、4)类似,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L”型分割,归纳成一般情况:只要分割成2n(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张,均可用“L”型分割;分割成4张、7张、10张后的图形(如图1、3、5、6)类似,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田”型分割,归纳成一般情况:只要分割成3n+1(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张,均可用“田”型分割;分割成9张小正方形纸片过程中,学生首先会画出图7,也有学生会画出图8,但不管哪种都可以看成是在“L”型基础上增加一个“田”型,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组合型.

3.分割结论的进一步探讨

课堂上对正方形纸片的分割当然不可能探究得太深入,但数学实验会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课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和相互联系,形成新的数学模型.

进一步研究正方形纸片的分割,发现“田”型、“L”型、组合型三种分割模式的规律可以统一为一个代数式:3m+2n+4(m≥0,n≥0).

对代数式3m+2n+4(m≥0,n≥0)做以下几点说明.

(1)当m=0时,3m+2n+4=2n+4.n=0、1、2、3、…时,2n+ 4=4、6、8、10、…,即“L”型分割模式;

(2)当n=0时,3m+2n+4=3m+4.m=0、1、2、3、…时,3m+4=4、7、10、13、…,即“田”型分割模式;

(3)当m≠0,n≠0时,即组合型分割模式.

联系课堂“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分割成2015张小正方形纸片”的组合型分割方法的研究,3m+2n+4=2015即3m+2n=2011,因此二元一次方程3m+2n=2011的所有正整数解就是“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分割成2015张小正方形纸片”的所有分割方法.这是一个由数到形再到方程的模型转换.

4.分割对象的变化

本课的分割对象是“正方形”,我们还可以将“正方形”变成“正三角形”.与分割正方形纸片相比,分割正三角形纸片,虽然是不同的图形,但它们具有同样的特征(各边相等),可以用相同的探究思路,得到一个类似的结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联想,依据分割“正方形纸片”的方法和思路来研究分割“三角形纸片”,实现实验对象的创新.Z

猜你喜欢

组合型张小纸片
提质增效“组合型”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以国网福建电力实践为例
巧用“分割”解组合型物理计算题
数字卡片
听话的纸片
稳重有变,理性回归
纸片也能托住水
组合型新材料作文例谈——以2019年高考作文为例
儿歌8首
小镇汤铺
什么也没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