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黄连胶囊生产工艺研究

2015-04-26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双黄连浸膏连翘

李 伟

(黑龙江仁合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双黄连胶囊生产工艺研究

李 伟

(黑龙江仁合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目的:研究双黄连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以黄芩中黄芩苷(C21H18O11)为考察指标,对双黄连胶囊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与结论:胶囊剂外观光洁,美观,能够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胶囊剂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辅料用量少,甚至不用辅料;而且能有效防潮隔光,提高药品的稳定性,保证药效。因而其疗效相对优于普通片剂,克服了普通中药片剂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崩解时限延长的问题。其处方及药材提取工艺与普通片剂相同,只因剂型改变对得到的干膏粉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对辅料进行了调整。

双黄连胶囊;生产工艺;黄芩苷

双黄连胶囊的原剂型为片剂,收载于中国药典,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及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病毒性肺炎等。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三味药组成,金银花、连翘煎煮2次,每次3倍量水煎煮1.5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黄芩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1次加3倍量饮用水,浸泡30min,煎煮2h;第2次加3倍量饮用水,煎煮1h,第3次加3倍量饮用水,煎煮1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加糊精制颗粒,胶囊填充,即得。考虑到胶囊剂外观光洁,美观,能够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胶囊剂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辅料用量少,甚至不用辅料;而且能有效地防潮、隔光,提高药品的稳定性,保证药效。现对双黄连胶囊的工艺进行探索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GB15-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G1314A-VWD可变波长检测器;Agilent化学工作站;C18ODS2色谱柱(250mm×4.6mm 5μm,美国安捷伦公司);UV-12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BP-211D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

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对照品:黄芩苷(批号111745-20070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浓缩工艺考察

依据双黄连胶囊标准浸膏制法:金银花、连翘煎煮2次,每次水煎煮1.5h,合并液滤过,浓缩至适量。黄芩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1次煎煮2h;第2次煎煮1h;第3次煎煮1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原标准中已经明确水煎煮的时间和煎煮次数,而水煎煮一般受到水用量、水提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只需对水煎煮的用水量进行确定。考虑煎煮过程中水的蒸发量、煎煮物体积及水煎煮时间的长短,设计金银花、连翘水煎煮加水量因素考察方案为:称取金银花60g、连翘120g共3份,分别加2倍量,3倍量,4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80℃)浸膏,称重,检测浸膏出膏率,试验结果如表1。

表1 金银花、连翘水煎煮加水量考察结果

结果分析:用2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较低,3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与4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基本相当,从大生产成本考虑,所以选用3倍量的水煎煮更佳。

设计黄芩水煎煮加水量因素考察方案为:称取黄芩120g共3份,分别加2倍量,3倍量,4倍量的水,煎煮3次,第1次2h,第2次1h,第3次1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0(80℃)浸膏,称重,检测浸膏出膏率,试验结果如表2。

结果分析:用2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较低黄芩苷含量,3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及黄芩苷含量与4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及黄芩苷含量基本相当,从大生产成本考虑,选用3倍量的水煎煮更佳。

表2 黄芩水煎煮加水量考察结果

2.2 提取工艺验证性试验

为考证上述提取工艺的稳定性与可行性,进行三批验证性提取试验,每批药材的投入量均以原标准1 000粒计,提取液均80℃减压浓缩再检测浸膏中黄芩苷含量,主要结果数据见表3。

表3 提取浓缩工艺验证性试验结果

结论:根据三批验证性提取试验结果,总浸膏的提取收率比较稳定、平衡,说明本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2.3 浸膏真空干燥条件

浸膏混合后,采用50~60℃真空干燥至干浸膏。

3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参照国家标准规定,根据三批验证性试验中干浸膏量,拟订双黄连胶囊的每粒主药装量为0.4g。为了考证制剂工艺放大试验的稳定性,进行了三批验证性试验。生产数据见表4。

结论:各项检测均合格,证明制定的工艺适合放大生产,产品质量基本稳定,说明按既定的工艺进行生产具有可行性。

表4 验证性实验结果

4 讨论

本研究中延长提取时间可以提高出膏率,但相应生产成本会增加。本品为浸膏混合真空干燥,其流动性不太好,特别要注意浸膏的含水量,避免吸湿,影响流动性。 提取收膏的密度影响真空干燥的收率,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收膏密度来提高劳动效率及降低成本。三味药材在提取过程中需注意监控温度、压力、时间对药材的影响。另外,三味药材的拣选要细致,避免杂质及无效成分混入,影响有效成分的提取。制剂生产过程中注意药材提取容易吸湿,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湿度,以保证产品质量。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蒋国强,朱丽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黄芩甙的含量[J].中成药,1999,21(8):431-432.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12-14

李伟(1981-),女,黑龙江仁合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制药工艺。

R283.6

A

1673-2197(2015)07-0018-01

10.11954/ytctyy.201507009

猜你喜欢

双黄连浸膏连翘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不一样的“双黄连”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双黄连注射液生产过程中超滤膜完整性的快速检测
双黄连系列制剂制备工艺再评价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无敌上上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暖宫孕子丸浸膏中黄芩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