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痛经100例临床研究

2015-04-26田会霞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寒凝治则气滞

田会霞

(濮阳市华龙区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1)



中医辨证治疗痛经100例临床研究

田会霞

(濮阳市华龙区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痛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分型论治:肝肾虚损型治则为和络止痛、补气养血;寒凝血瘀型治则为化瘀止痛、温经散寒;气滞血瘀型治则为行瘀止痛、理气活血。结果:经治疗,痛经患者治愈59例,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0%;其中肝肾虚损型12例,经治疗治愈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7%;寒凝血瘀型68例,治愈40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6%;气滞血瘀型20例,经治疗治愈1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痛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痛经;辨证施治;临床研究

痛经为妇科常见疾病,多发于年轻女性及已婚未孕女性,主要表现为小腹痛,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情志所伤,素体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寒邪,与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1],导致胞宫经血流通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寒凝经脉[2-3],从而出现不通则痛的症状。中医治疗痛经有着悠久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进一步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文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痛经患者10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确诊,排除盆腔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患者。其中,患者年龄13~47岁,平均年龄为26.8岁,13~20岁患者67例(67.0%),21~30岁患者19例(19.0%),31~40岁患者11例(11.0%),40岁以上患者3例(3.0%);未婚68例(68.0%),已婚32例(32.0%);根据中医分型进行分类:肝肾虚损型12例(12.0%),寒凝血瘀型68例(68.0%),气滞血瘀型20例(20.0%)。

1.2 方法

1.2.1 中医辨证 (1)肝肾虚损型:患者主要表现小腹部隐约疼痛,经量较少,颜色较淡,胁腹胀闷、体腰膝无力,纳食不香,神倦乏力,大便不实,舌体胖有齿痕,舌苔薄白,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脉沉细无力;(2)寒凝血瘀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小腹冷痛,经量少,色紫黯有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淋漓,形寒肢冷,脉沉细或沉紧,小便清长,苔薄白;(3)气滞血瘀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中时痛时好,经行不畅,有血块,色暗红,周期及经量正常,舌苔薄,脉弦。

1.2.2 治则及方法 (1)肝肾虚损型:治疗原则:和络止痛,补气养血;治疗方法:益肾养肝,止痛调经;方药组成:当归15g、阿胶12g、菟丝子12g、山药12g、延胡索l0g、枸杞子10g、山茱萸10g、白芍10g;若痛及腰骶者加杜仲10g、续断10g。(2)寒凝血瘀型:治疗原则:化瘀止痛,温经散寒;方药组成:方用茯苓12g、赤芍12g、川芎12g、干姜10g、五灵脂10g、延胡索10g、当归10g、小茴香10g、肉桂10g、甘草6g;若痛甚而见冷汗淋漓或手足不温者,方中加附子15g。(3)气滞血瘀型:治疗原则:行瘀止痛,理气活血;方药组成:益母草20g、当归15g、香附12g、赤芍药12g、乌药12g、柴胡12g、枳壳10g、川楝子10g、红花10g、桃仁10g、川芎10g、甘草9g;疼痛较重引起呕吐者,加生姜10g、吴茱萸10g。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服药1个疗程后,经期腹痛及其他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连续半年以上未复发;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可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服药1个疗程后,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需要服止痛药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未见好转或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治疗,100例痛经患者治愈59例,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0%。其中肝肾虚损型患者12例,经治疗治愈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7%;寒凝血瘀型患者68例,经治疗治愈40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6%;气滞血瘀型患者20例,经治疗治愈1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见表1。

表1 各类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n(%)]

3 讨论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原发性痛经患者居多,多数患者年龄较轻,多为未婚或已婚未育患者,中医学认为痛经主要病因病机为情志所伤及外感六淫寒邪,与素体先天禀赋不足及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在此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4]。《诸病源候论》云:“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已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指出痛经因冲任之脉,受风冷寒湿所伤而致[5-6]。同时,素体肝肾虚损,冲任俱虚,胞脉失养,致经后小腹疼痛。

笔者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对临床不同分型对症处理。100例痛经患者经治疗治愈59例,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0%;其中肝肾虚损型患者12例,经治疗治愈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7%;寒凝血瘀型患者68例,经治疗治愈40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6%;气滞血瘀型患者20例,经治疗治愈1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痛经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馨.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研究和中医药治疗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4):41-43.

[2] 李瑾.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体会[J].河北中医,2007,6(6):48-94.

[3] 李海棠.月痛安胶囊治疗气滞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6.

[4] 邢章颖.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16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7(4):395.

[5] 吴聪聪.调经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7.

[6] 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3-54.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9-22

田会霞(1975-),女,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妇科临床。

R276.8

A

1673-2197(2015)02-0077-02

10.11954/ytctyy.201502033

猜你喜欢

寒凝治则气滞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效果分析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治则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掌心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