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华图专”对我国档案管理专业教育的贡献

2015-04-23高雄

档案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档案档案管理

高雄

摘 要:“文华图专”是我国档案管理专业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整个20世纪上半期,“文华图专”率先开设档案管理教学课程,探索出了一条档案教学和研究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在档案学术研究上更是硕果累累。

关键词:文华图专;档案;档案管理

Abstract:Boone is China's archive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ioneer and founder, throughout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oone opened courses teaching archives management, explored an effective way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 archives,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archive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for our country and in the archives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is fruitful.

Keyword:Boone;Archives;Archives management;Archival history

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Boone Library School)(以下简称“文华图专”),不但是我国图书馆专业教育的发祥地,而且是我国档案管理专业教育的开辟草莱者,为我国档案管理专业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开设档案管理课程,开我国档案管理教育之先河

我国的档案管理源远流长,它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汪应文在《图书馆起源于档案库考》[1]一文中说:“我国的考古发掘遗物中殷墟甲骨为最早,它是公元前1100年~1400年间殷朝贞人占卜后所留下的记录,这个东西可以认为是档案。由于它出土不止一处,而且每一处的数量相当多,也可以认为是当时档案库的遗物。”因此,可以认为我国有意识、有组织的管理档案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国档案管理虽然历史悠久,但靠的是子承父业,终身不变,墨守成规,垄断档案,无所改进。甚至作弊,颠倒是非,素称档案管理者为“卷阀”。正如陈次亮《庸书》[2]所谓:“书吏之权,甚于宰相也。”

成立于1920年的文华图专学校所设课程和使用教材,基本是按照纽约州公共图书馆的课程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予以变通。所以,“文华图专”的档案课程是受美国的启蒙,伴随着我国1933年的行政效率运动,文书档案改革,培养具有文书档案专业的知识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有鉴于此,1934年秋,文华图专由教育部资助,设特别教席,在图书科开设中英文档案管理二课,每周各授课二小时,讲授一年。从此我国档案管理专业教育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文华图专”开办的档案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尚无先例。档案教学开设什么课程,没有经验可循。因此,档案专业教育的鼻祖毛坤认为档案管理事业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方面,它是属于社会科学。毛坤根据档案学之性质和内容,参照欧美训练档案管理人员所讲授课程,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设计了档案管理专科讲授的课程有:《档案经营法》、《分类原理》、《档案分类法》、《档案编目法》、《公文研究》、《档案行政学》、《中国档案通论》、《西洋档案学》、《序列法》、《检字与索引》、《资料管理》、《人事行政与人事档案管理》、《调查与研究》、《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文哲概论》等。

“文华图专”主要档案管理课程讲授内容:

1.中国档案通论:(1)明清以前之档案;(2)明清档案,重点讲清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3)民国以来之档案:北京政府时代之档案、国民政府之档案。2.西洋档案学:(1)概论;(2)欧美各时代的档案概况,重点讲英国档案馆档案、法国档案馆档案、美国档案馆档案;(3)欧美档案管理教育概况。3.档案分类法:(1)档案分类的意义;(2)档案分类的理论基础;(3)档案分类与各种排列法之比较;(4)档案分类之重要;(5)档案分类之原则;(6)类目与名称;(7)分类符号及各种助记性记号;(8)编制档案分类表应行注意点;(9)机关组织更动与分类关系;(10)同类序列号码;(11)类分必须注意之点。4.档案编目法:(1)概论;(2)编目之原则;(3)立案组卷;(4)各种目录之编制与用途;分类目录,标题目录(包括案名、机关名、人名、地名等)、案卷目录、发文号档号对照表等。5.序列法:(1)概论;(2)标题(即主题)序列法;(3)名称序列法;(4)时期序列法;(5)数目序列法;(6)字色数序列法。6.档案行政学:(1)国家档案馆的行政体系;(2)国家档案馆规程:创建规程、组织规程、人事规程、征录规程、分类编目规程、藏护规程、应用规程、编印规程、销毁规程;(3)附属于机关档案管理机构的组织、职责和人员配备;(4)国外档案管理机构组织概况。7.档案经营法:(1)通论;(2)归档接收登记;(3)分类;(4)编目;(5)储藏;(6)出纳;(7)清理;(8)移转销毁;(9)出版;(10)陈列与展览等。8.公文研究:(1)公文界说;(2)历代公文之演变;(3)现行公文之种类;(4)公文制作;(5)公文处理程式。9.政府组织:(1)历代政府组织;(2)北京政府时代政府组织;(3)国民政府各级政府组织职责及其办事细则。10.人事行政与人事档案管理:(1)人事行政机构组织及职责;(2)人事档案内容及其分类方法;(3)个人档案制度的建立;(4)人事资料表卡编制与管理。

从以上所列的档案管理课程及讲授内容来看,课程既“专”,又“博”,内容丰富而又全面。符合档案学“乃混合其他科学之一部及从实际经验中得到之原理,原则与方法技术而成之科学”。这些课程的讲义,都是由讲授教师编写的,学校以油印本供学生使用。讲义集中了中外档案学理论与方法之精华,观点精辟、新颖,管理方法科学实用。形成和发展了我国档案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探索出了一条档案教学和研究的有效方法。

毛坤在1934 年编的《档案经营法》[3]讲义中说:“档案管理之研究,我国目前颇感重要;但关于此方面足供参考之材料极其缺乏。外国人所著关于档案之书较多,然与中国国情多不相合,今欲研究档案管理比较适当之方法:一方面宜采取外国方法之原理、原则,一方面宜调查国内各处档案管理之实际情况以出之。”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文华图专”一开始对档案学的研究和讲授课程内容,就是走融贯中西、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并结合我国实际,在十多年的教学进行中,不断创新,改进完善,摸索出了一套较好的、完整的研究和教学方法。

2 对我国档案教学方面的贡献

2.1 档案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文华图专”认识到档案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档案学理论的目的,是要把它应用于实践上来,提高档案管理具体工作的水平。因此,该校大力进行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档案管理具体方法的探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毛坤对我国各机关实行的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档案经营法》讲义中,详细介绍了内政部、铁道部、实业部、行政院及兰溪实验县政府、武昌县政府等许多机关的档案管理办法,并对其优劣进行对比,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在档案管理专科及档案管理短期职业训练班分别每周安排了两小时的实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该校档案,进行认真实习,使学生获得实际管理档案的知识;还经常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一些机关档案管理部门参观学习;有时还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一些机关见习。该校这样安排,不但使学生充分掌握档案管理实际知识,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熟练地进行工作;而且使学生更容易领会档案学的理论。

2.2 档案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素养。“文华图专”除了利用讲课对档案学进行探讨外,还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档案学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如该校呈报教育部《1941年度校务行政计划与工作进度》的报告中,提出的档案学研究课题有:“⑴我国档案学义例(一年内完毕)。我国档案学研究,可分古档学、今档学二者,又我国档案学,更非苟同于欧美档案学,本题对比种种义例加以探讨。⑵欧美档案教育与我国档案教育问题(半年完毕)。适合我国之档案教育,似有待研究。本题为此,对欧美档案教育作一次考察。⑶档案编目与索引论略(半年完毕)。档案编目与索引,与适合于图书者种种义例,有若干差异之处,本题对此,作初步研究。”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该校对档案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是重视的。

毛坤在总结文华图专档案管理专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1957年在他著《略论关于旧档问题》[4]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档案学校教育应该注意事项:“(1)须有专门之训练,以谋国家档案管理之健全与统一;(2)任后训练不甚适宜;(3)先业训练须有一定的出路分配;(4)社会科学课程应尽量加入训练程序,以便较容易处理及了解近代之档案;(5)档案学而外,其他历史及有关之学,应宜广泛习之;(6)管理现档之学习应与管理老档之学习同时并重;(7)应注重实习;(8)为提高学习标准,档案学校应附设在大学或与之密切合作。”毛坤所论述的档案学校的性质、任务、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是有参考价值的。

“文华图专”的档案教学,采取融贯中西、理论联系实际的办法,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提出独到的创见甚多,使我国档案学这门新兴学科,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华图专学派”。

3 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档案管理人才

“文华图专”不仅开我国档案管理专业教育之先河,而且为我国档案管理专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文华图专各科各班毕业生、结业生修习档案管理课程人数汇总如下表:

以上的文华图专毕业生和结业生,除少部分图书本科及图书专科毕业生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外,其余绝大部分档案管理专科毕业生及档案管理短期职业训练班结业生服务于我国的档案管理事业。他们成为当时档案管理部门的业务骨干和领军人物。文华学子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与方法,广泛用于实际工作中,对当时的档案管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进,影响颇大,形成了一股强大力量,史称“文华集团”,为我国档案管理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文华图专”毕业生周连宽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书改革”运动中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对文书档案工作进行了大胆改革,踏上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他的文书档案连锁法作为这次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最好试行方案,加以推广。尤其是周连宽借鉴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编制的开展式类纲目分类法,是文书档案改革的重大成果。1933年的行政效率运动中,“文华图专”毕业生程长源对该县文书档案进行改革, 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他在我国最早将《杜威十进分类法》应用于档案分类。程长源对文书档案的改革,不但为其他县政府广泛采用, 而且其他很多机关亦多仿效。

1948年,“文华图专”的毕业生梁建洲、胡佑身、毛英贤、石安福等在国防部副官局档案处工作,为该部制定了全国海、陆、空、联勤等部门及其所属各机关、学校、部队统一用的《档案手册》及《档案十进分类法》,于1948年7月由国防部颁布实行。《档案手册》中规定建立永久档案库、中心档案室、临时档案室三级档案管理体系,是我国最早在文件中作如此规定的。《档案十进分类法》是在我国实行全国统一的档案分类法的一次尝试。该分类法的编制是在参考美国国防部档案十进分类法的基础上,对国防部所属各机关的档案进行了调查研究后编制而成的,为我国实行全国统一的档案分类法提供了一条思路。

4 对我国档案学术上的贡献

4.1 在我国首先提出尊重档案群原则。尊重档案群原则,最初是于1841年由法国人德·卫勒氏提出的,以后广泛为欧美国家所采用。所谓“尊重档案群”原则,可解释为:“国家档案在管理中按机关组织分类排列,使一个独立的政府机关、公共团体、企业组合的全部档案的整体聚集在一起,使之不可分割之谓也。”毛坤在钻研档案学时,博览欧美档案学著作,认为欧美采用的尊重档案群原则,与他的思想基本吻合,是有利于档案管理的,是可以应用于我国的,乃加以吸收、消化,他首先在我国提出尊重档案群原则,并进行推广。毛坤为了在我国推行尊重档案群原则,做了大量工作,在著作中进行阐述,在讲学中进行讲解。如在《档案经营法》讲义中说:“档案分类还要顾到该有档案机关的行政组织。”这一可贵思想,由于种种原因,在旧中国没有得到广泛实践,但对我国档案学理论的发展,是有深远影响的。有许多档案学著作,都给予较高评价。因此,可以说毛坤是我国档案管理坚持全宗原则的首倡者。

4.2 在我国最早提出建立国家档案管理机构体系的设想。毛坤在档案管理教学中,认为档案具有公证特性,十分重视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了实现由合法的、可信的、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来管理,提出了建立国家档案管理机构体系的设想。他在《档案经营法》讲义中说:“档案之本身含有公证二字在内,公者言其文件曾经多人之参加;证者言其文件在法律上有证明某事之价值也。”因此,保管档案之人及保管档案之机关,亦须在公务上或法律上有根据,方可真正称为保管人与保管档案之机关,而不影响档案之真伪。毛坤在提出建立国家档案管理机构体系的同时,还对档案馆的组织和实际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他借鉴欧美档案馆的管理方法,参考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等单位管理清代档案的具体办法,结合他的创见,草拟了我国最早一份《国家档案馆规程》。“文华图专”提出的建立国家档案管理机构体系的设想,在当时档案管理的研究上是一大突破,大大推动了档案学的发展。

4.3 “文华图专”师生写出了较高水平的档案管理论著。我国档案管理专业的创始人毛坤除编写了《档案经营法》、《档案行政学》、《档案编目法》、《检字法》等讲义而外,还撰写了多篇有关档案管理的论著。在《毛坤图书馆学档案学文选》[5]中选入41篇。以毛坤档案学思想为主体形成的“文华图专”档案学思想体系,影响是深远的。汪应文在“文华图专”任教时,编有《档案分类法》、《史料整理》、《资料管理》等讲义。解放后,他还著有《图书馆起源于档案库考》[6]、《近现代西方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及《苏联对档案分类的立法》三篇论著,这三篇论著已选入《汪应文论文选》[7]。其中《图书馆起源于档案库考》一文被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被摘于《新华文摘》等刊物,并获四川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周连宽著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8]和程长源著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9]二书,是他们根据本人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获得的经验编写而成,是我国最早的两部档案管理著作,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以上这些著作对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在我国档案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档案管理学者、专家给予较高评价。

4.4 对档案功用做出了正确评价。“文华图专”早在20世纪30年代对档案功用认识与我国现在关于档案价值观点有第一价值、第二价值是相同的。毛坤在《档案经营法》讲义中阐述了对档案功用的认识:“档案为行政过程中之产物,而在当时供行政上之参考与利用,在后世则供历史上之简择与参考之物也。” “档案乃国家之重要史实。”“档案本身之功用及其现在之功用,乃档案之第一要义; 历史性质及供他人研究之用者,乃档案之第二意义也。”

“文华图专”在我国档案事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开拓和发展了我国档案管理专业教育,摸索出了一条档案学研究和教学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档案管理人才,对我国档案管理专业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6]汪应文.图书馆起源于档案库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1986(3):53~54.

[2]陈次亮.则例篇[M].庸书.台湾:台联国风出版社,1970:236.

[3]毛坤.档案经营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4]毛坤.略论关于旧档问题[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57(10):67~68.

[5]梁建洲等.毛坤图书馆学档案学文选[M].成都: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7]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213.

[8]周连宽.县政府档案处理法[M].南京:正中书局,1935.

[9]程长源.县政府档案管理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作者单位:漯河市图书馆 来稿日期:2014-12-18)

.

猜你喜欢

档案档案管理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拓展节能档案数字化利用的探索
刍议供电单位档案管理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