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漯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现状调查

2015-04-23蔡慧娟

档案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漯河市遗址申报

蔡慧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称“国保单位”)记录档案包括对“国保单位”本身的记录和有关文献。形式有文字、图纸、照片、拓片、摹本、电子文件等。早在1961年国务院就要求“国保单位”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漯河有“国保单位”7处8项,其中有出土国宝七音骨笛的贾湖遗址,有被称为“文表绝”、“书法绝”、“镌刻绝”的“三绝碑”。因此,对漯河市“国保单位”记录档案现状进行调查意义重大。

1 漯河市 “国保单位”记录档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走访调查,漯河市“国保单位”记录档案现状令人担忧。其中6处7项(贾湖遗址、受禅碑与受禅台、小商桥、许慎墓、彼岸寺碑、阿岗寺遗址)仅存申报“国保单位”时整理的推荐材料一套。另一处郝家台遗址于1989年建立了记录档案。档案材料记录了历次郝家台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情况的大事记,并附有各种图纸和重点实物照片。有主卷、副卷、备考卷三大卷共156页。另存有申报 “国保单位”推荐材料一套。申报“国保单位”推荐材料中涉及记录档案的只有一处,就是对该遗址的时代、级别、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遗址保存状况作了简单介绍。综合分析这些“国保单位”记录档案,可以发现漯河市“国保单位”记录档案存在的问题:

1.1 “国保单位”记录档案整理极不规范,甚至没有对材料进行分类和立卷,没有形成规范的记录档案。每一处“国保单位”都没有整理好的记录档案,只有零碎乱堆在一起的材料,几乎没有经过整理。每处“国保单位”保存的所谓记录档案,仅是申报“国保单位”时的申报材料,对照申报要求逐项填写,申报成功后,再没有专门对记录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和补充。

1.2 绝大部分记录档案收集不全,基础资料欠缺。一是图纸卷中收录的测绘图缺乏历史图和研究复原图;二是照片卷中缺少对历史照片的收集;三是大事记卷的记叙内容不全;四是缺少拓片和摹本;五是不能动态续补,新发现的成果或新记录或档案需要变更的内容没有及时补充在记录档案中;六是没有与本处文物相关的电子文档。

1.3 记录档案的准确性、内容深度等不符合规范要求。一是 “文物本体状况” 描述简单,条理不清晰,有的看描述后不知所云;二是“价值评估”阐述不准确,不到位,有争议的观点也有涉及;三是受拍摄技术的限制,文物的有关影像照片模糊不清,不能很好地反映文物本身。

1.4 专业整理制作记录档案的业务人员缺乏。漯河市七处“国保单位”都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国保单位”缺乏既懂文物又懂档案的复合型人才。工作人员对文物记录档案一知半解,不知道哪些该收集,哪些不需要收集,收集起来的原始材料又不知该怎么分类。造成应收集的资料没有收集起来,该补充的档案没有补充。另外,“国保单位”的档案管理兼职人员不固定,交接手续不完备,也使记录档案不能继续补充完善,同时有的材料已遗失不见。

1.5 用于制作档案和管理记录档案的经费不足,对科学记录档案的重视和宣传不够。由于“国保单位”的记录档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例如,拓片、摹本、照片等记录档案形成的过程需要相当的经费,整理和保管起来有特殊的要求。有些单位借口经费不足对记录档案不闻不问,还有些单位对记录档案的作用认识和宣传不够,觉得把有限经费用到记录档案上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致使记录档案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2 做好“国保单位”记录档案的途径

2.1 加强对记录档案重要性的宣传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一是转变记录档案可有可无的观念,自上而下对文物记录档案工作重视起来。二是重视基础工作,管理单位把“记录档案”工作列入计划和预算。三是对具体从事记录档案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2.2 参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建立齐全完整的记录档案。一是要确保收录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二是要确保记录材料内容的完整性。三是要对收集和记录的材料进行认真梳理,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四是对材料进行整理和有序排列,形成记录档案案卷。

2.3 加强“国保单位”记录档案的安全管理。一是记录档案案卷形成后,要指定专人保管,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借阅利用等方面制度。二是安全保管。如利用高科技保护档案原件,确保档案实体安全。三是在资料保管过程中,解决图纸发黄、照片退色等问题。

2.4 结合申报材料重点检查落实“国保单位”记录档案工作。申报“国保单位”有完备的“记录档案”才能被批准为“国保单位”,否则不予批复,以此举督促想要成为“国保单位”的文物单位建立健全记录档案。

(作者单位:漯河市档案馆 来稿日期:2014-12-10)

猜你喜欢

漯河市遗址申报
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漯河市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漯河市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