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佩克“决战”美国

2015-04-22陈卫东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24期
关键词:石油部长石油价格欧佩克

欧佩克“决战”美国

陈卫东专栏

现任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教授级高级经济师

12月4日,从欧佩克年会上传出的消息让人出乎意料:没有设定任何欧佩克组织的产量上限。这是该组织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消息传出,石油价格应声下跌。

有报道称,不设产量上限是沙特石油部长建议的。背景是伊朗坚持在解除制裁之后的2016年石油产量将增加100万桶/日,约为世界总产量的10%。被制裁多年,伊朗石油产量逐年减少,原有份额被欧佩克其他成员瓜分殆尽。制裁取消后,伊朗要求恢复原先产量份额并不过分,但石油价格持续低迷,成员国都为增加国家收入开足马力生产时,谁又能把吞进去的份额再吐出来?即便欧佩克最终能商量出一个产量上限数字,谁又能保证各成员国真的会遵守被分配的配额呢?

不设上限也许是欧佩克13个成员国此时此刻的最大公约数:都不满意,但都能接受。沙特石油部长坚持说,“去年11月确定的‘不减产,让市场决定价格’的原则是正确的,效果正在显现,虽然进展比预期缓慢,但发展方向是我们所预期的。”

他的意思显而易见。过去几年,美国致密油凝析液产量的快速增加是造成石油供应过剩的主要原因。“让市场决定价格”的潜台词,就是把高成本的美国产量“挤出”市场。

过去18个月里,美国动用钻机数量减少了60%左右,但致密油产量持续15个月增长,只是最近3个月才出现下降。美国致密油凝析液的生产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对生产成本具有顽强的承受能力。

“不设产量上限”是欧佩克(主要是沙特石油部长)摆开的与美国高成本的增量石油“决战”的架势—不惜石油价格再次腰斩,也要赢得市场份额和价格话语权的最终胜利。

长期以来,欧佩克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一直扮演着“机动生产者”的角色。当石油价格“过高”时,欧佩克石油生产配额增加,把价格“降下来”;反之,把产量减少,让价格“涨上去”。客观地讲,上世纪最后20年,该机制在IEA战略储备政策的配合下,运作地相当成功,石油价格维持在一个波动不大的符合预期的区间内。

进入21世纪,这个机制开始失效。首先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石油需求快速增加从需求侧打破了供求格局,导致石油价格迅速上涨。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致密油凝析液产量连年大幅增长,这一现象从供给侧打破了世界石油的供求格局,加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石油价格持续走低。

为了国家利益,长期充当欧佩克“机动生产者”的沙特阿拉伯,不再愿意承担这一角色。原因很简单,在供过于求的环境中,即使减少产量,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也会很快就增加,填补它们退出的空间。高成本的供给增加,价格会上升,失去了市场份额的欧佩克国家将遭受份额减少、收入减少的双重打击。不设产量上限是欧佩克目前最佳的应对选择。

在沙特石油部长的强力主导下,以不惜石油价格持续下跌的代价,强硬地给美国非常规石油生产商、投资者戴上“机动生产者”的帽子,把降价当作“紧箍咒”,看美国还能不能再挥动手中的金箍棒。

今后油价能否回升的关键指标是看美国致密油产量能否被“有效挤出”。美国石油产量下降得越少越慢,石油价格持续下跌的可能性也越大。沙特石油部长念动“紧箍咒”已经一年,美国致密油这只“猴王”已经有点头疼了,但还没有“求饶”,且看美国还有哪些“好手段”来应对。

责任编辑:赵 雪

猜你喜欢

石油部长石油价格欧佩克
石油价格沉底
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及石油价格影响的计量分析
基于极值BMM模型的石油价格极端风险度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