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年一直在反思

2015-04-21季明

中国服饰 2014年7期
关键词:凡客优衣标签

季明

反思,已经成了凡客创始人陈年近年来的保留节目。

从2011年的公司管理层决策失误,到2012年的品类扩张过快,再到2013年的盲目追求规模和增长率,陈年似乎总能为凡客的迷失把准脉。但经历了三年的反思和改造,陈年还是没能找回当初那个凡客。依然是年年亏损,只能靠融资输血来度过危机。

那个我们曾以为会成为中国优衣库或者无印良品的凡客,如今似乎正在成为下一个PPG。

幸运的是,在遭遇了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货款、裁员等一系列的阵痛后,凡客在2014年初迎来了甘露——南雷军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这为陈年又一次改造凡客提供了资金保障。

2014年,陈年反思的结果是,向小米学习,回归产品本质。

事实上,多年来凡客忙着打广告,塑品牌,忙着搭建大平台,找投资人融资,却唯独没有想过做产品。凡客的高管,大多还是当年从卓越网或其他互联网公司而来,更擅长的是互联网运营,而来自传统服装行业的人少之又少。正因为这样,凡客在对服装生产的整个流程上都缺少足够的控制力。于是,凡客的质量问题开始频频爆发,衣服缩水、变形、褪色,鞋帮和鞋面分家,甚至断裂。

凡客一直以来想要成为优衣库那样的快时尚品牌,而优衣库掌门人柳井正一再强调:“服装就是信息本身,这种信息来自于设计,也来自于品牌本身”。凡客曾经是乘风而来,扶摇直上,但是正如陈年自己所说因为虚荣,过于追求规模和增长,让凡客忘记了自己做好产品的本质。

拿掉互联网品牌的光环来看凡客的产品内核,设计感、剪裁技术、科技含量甚至产品质量无一不显得单薄。无论是300支白衬衫,还是3D轻量冲锋衣,都是凡客玩的一个又一个概念,陈年讲故事的能力少有人能及,但除去这些华丽的营销手段,凡客还剩下些什么?

左右摇摆,各种尝试,如今的凡客不是一个“小米”化就能万事大吉的。现在,淘宝的“全”,京东的“快”,苏宁的“同价”等等这些标签都清晰且准确,凡客的标签究竟应该是什么?同时,京东、阿里两个巨头一旦上市拿到现金,必定又有一场血雨腥风的价格战,互联网会给凡客机会不多。

猜你喜欢

凡客优衣标签
凡客诚品:百亿元销售额的跃进
优衣库U系列
凡客复出 开卖文艺T恤
故地重游的凡客,归人还是过客?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再也不忍直视的“优衣库”危机公关不合格
优衣库“视频门”之后……
凡客诚品:如何在引爆潮流之后生存 是个问题
凡客诚品:如何在引爆潮流之后生存 是个问题
科学家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