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科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

2015-04-20黄永海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导入方法

黄永海

【摘 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是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

【关键词】科学教学 导入 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的全部内容中最本质和最重要的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个很关键的课题,值得教师反复探讨。而开课时的导入无疑是一个最佳契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课导入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保障。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化的导入方法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有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方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将在科学教学中,高效的新课导入方法总结如下。

一、直接导入

一上课,教师直接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提出教学目的和要求,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指向迅速集中并自然有效地导向教学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统摄全课的作用。直接导入,要求教师语言简洁明快,条理性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如讲授《力和运动》一章时,老师说:“力是什么?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现象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通过这一章我们能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二、承上启下导入

由旧知识引入,利用旧知识来讲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呼应,互为因果。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旧知识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由旧概念引入新概念;以熟带生;用旧词解新词;讲新课前通过学生听写、扮演、翻译、练习来复习旧知识,然后再教新知识;教师提问或概述旧知识;师生共同回忆旧知识等。

例:初中科学等效电阻概念的讲授。

师:电路(1)中只有一个电阻R,电源电压为U,如何求电路的电流强度I? 生:利用欧姆定律I=U/R。师: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又怎么求?

(同学们议论,但无法回答)师:用一个画有电阻R的纸片将电阻R1和R2两电阻盖住,问这时电路的电流强度等于多少? 生:这不用问,当然是I=U/R啦。师:看来如果用一个电阻R来代替并联的电阻R1和R2计算电流强度就可以直接使用欧姆定律,那么,并联的电阻R1和R2可以用电阻R来代替的条件是什么呢?R和R1、R2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这节课要讲的等效电阻问题。

三、事例导入

从生产、生活中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入和佐证,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具体生动地理解知识。运用时需要注意:选材要典型、生动、浅近、具体,并且紧扣教材、引证准确。

例:初中科学“压强”的导入。

师:初冬的一天,几个小学生在冰面上玩耍。突然冰面破裂,一个孩子掉了下去。一个解放军叔叔跑到岸边,然后爬行到冰破处将孩子拉上来。解放军叔叔为什么要爬过去,跑过去救人不是更快吗?生:跑过去可能将冰压碎。师:是的,“跑过去”和“爬过去”冰受到的压力相等,然而由于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产生的效果不同。看来有必要引入一个物理概念来准确地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的不同,这就是今天将要学习的“压强”。

四、教具导入

在讲解教学内容前,利用标本、样品、挂图、模型、示教板、视频等直观教具,指导学生观察、感知所学对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直观教具导入,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例:“利用链式核反应产生核爆炸”的导入。

师:请同学们看,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照片,实物的直径是71厘米,长305厘米,重约4吨。它有很大的杀伤力,爆炸时相当于2万吨黄色炸药TNT的爆炸力。这样巨大的爆炸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利用链式核反应产生爆炸的道理……

五、故事导入

即通过故事或典故、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种情境来引入新课。在各学科的发现和发展史中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从中选出一些适当的片段,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法,但要注意典故的选用须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

例:在讲授电磁感应的条件时,教师先讲了一段小故事。

与法拉第同时代研究电磁感应的还有一位瑞士青年科学家科拉顿,他采取了和法拉第的实验几乎相同的实验装置。科拉顿办事十分谨慎,为了不使实验用的电磁铁对电流表产生影响,他把电流表用很长的导线接到隔壁房间里去,科拉顿在两个房间跑来跑去进行实验和观察,结果他没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六、悬念导入

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巧布悬念,也是导入新课的方法。悬念常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使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但须注意,悬念的设置要恰当适度,不能不悬,也不能过悬。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例:初中科学讲授电功率的概念。

师:这里有两只灯泡,一只灯泡上标有“220V 100W”,另一只灯泡上标有“220V 25W”,问这两只灯泡接在电路中哪个更亮?生:标有“220V 100W”的灯泡亮。师:现在将两只灯泡串联起来(边讲边做试验),哪只灯泡更亮?生(惊奇地):标有“220V 25W”的灯泡更亮。师:这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电功率我们就明白了。

七、活动导入

素质教育提倡“两自、四动”教学,两自即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四动即眼动、脑动、手动、嘴动。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有趣的活动获得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应用此点应注意活动要简单易行,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教学规律。

例:教师在讲授《内能》一节课的开始,发给每一个学生一小段铁丝,教师:“你能用什么办法可以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呢?看谁的办法多?”

八、实验导入

教师巧设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结论,从而导入新课。运用实验导入,直观性强,效果显著,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应用此点要注意两点:首先,实验的设计要巧妙、新颖、有针对性;其次,要善于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来提问和启发,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究。例:教师在讲授晶体的熔解时,让学生观察冰水混合物加热时冰的熔解情况和温度。

师:“在冰熔解过程中,试管中温度是否变化?”生:“冰熔解完之前温度不变,冰熔解完后温度上升。”师:“对。在冰熔解时一直给试管加热,冰是否在吸收热量?”生:“是的。”师:“冰在熔解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这是为什么呢?”

九、审题导入

这是指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因此也是常用的导入技法。运用此法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此外还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思考。

例:在讲平面镜成像规律前让学生考虑这么一道题。

月亮和地球间的距离约3.84×105 km,问夜晚在水深15m的水池中看到的月亮离水面多远?生:“15m。”师:“是15m吗?若月亮离水面才15m深,这月亮早就被人“捞”走了。那么应该是多少呢?请看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十、类比导入

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知识和知识之间通过已知类比未知、由此及彼唤起学生联想,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这也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式。

例:在讲电场前,先叫学生体会一下冬天进入烧有火炉的屋子里对“热场”的感受,用“热场”代替电场,用不同的人代替不同的检验电荷,用人的冷暖感受代替检验电荷受到的场力。因为学生对“热场”有切身感受,容易引起主动思维,思维便像开了闸的水喷涌而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推理,便能很容易完成对电场强度的教学。

总之,新课导入有多种方式方法,但无论哪一种导入,都要力求合乎以下程序:集中注意力→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任何一种导入方法不可生搬硬套,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灵活使用,从而为达到新课的最佳教学效果做铺垫,这也是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效方式。新课导入方法选择的重要性,将体现在短期教学活动中和该课程长期的教学所取得的效果中。

【参考文献】

[1]龚怀玲.物理新课导入艺术[J].宿州师专学报, 2002(02) .

[2]李胜华.初中物理新课导入六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7(11) .

[3]朱燕君.初中科学新课导入方法浅谈[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S1).

[4]王毅.初中科学学科导入新课的四大方略[J].成功(教育),2007(09).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导入方法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