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低年级句子教学的反思

2015-04-20温小梅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聋生低年级

温小梅

【摘 要】聋校低年级的句子教学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聋生句子教学的要求入手,阐释了对聋生句子教学的一般过程,总结了对低段聋生句子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聋生     句子教学     低年级

句子教学是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句子掌握得好与差直接影响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由于听力所限,聋生不能自然地形成很好的语言习惯。大部分聋生为写句子犯愁,写出的句子不完整、不生动,又缺乏情感。聋校的语文老师是聋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领路人。我们要积极进行探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逐步培养聋生理解句子和用句子表达的能力,为学生的语言发展铺平道路。

一、聋生句子教学的要求

(一)句子教学与词语教学相结合

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词语的语义直接影响到句子的含义。例如,“爸爸打我”与“爸爸打了我”只是多了一个字“了”,整个句子的含义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同时词语的排列顺序也会对句子的含义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爸爸打我”与“我打爸爸”两个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语是完全一样的,但两个句子的含义却截然不同。因此句子教学与词语教学密不可分,学生只有正确理解了词语的含义,才有可能理解词语组成的句子的含义,同时对于句子的理解又会促进聋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把握。

(二)句子教学与生活结合

句子教学的目的是让聋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句子进行交际,最终培养的是书面语言的使用者。我在聋生二年级的句子教学中,基本上不讲语法知识,而是引导聋生密切结合生活理解句子内容,根据需求说写句子,在大量的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写话规则。在句子理解方面将句子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有利于他们准确把握句意,比如我经常通过看图、表演、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为学生呈现直观景象,帮助他们理解句意。

(三)句子教学要读写并举

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句子的理解和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句子教学不仅要引导聋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更要指导他们学会正确运用句子完整地表达思想情感。教学中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聋生理解句意,接下来引导他们总结出句式,然后模仿例句说写句子。模仿是句子练习中的一种好的形式,通过模仿,他们可以了解句子正确的表达方式,掌握句式的规则。进行模仿训练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景,举一反三引导聋生说写句子,鼓励他们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学过的词语按照句式的规则对句子各部分进行替换,从而生成数量繁多的新句子,灵活掌握句式。

二、聋生句子教学的过程

聋校对聋生进行句子教学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一)出示例句,理解句意

理解句子的意思是进行句子教学的基础,在这一阶段,要运用各种方法帮助聋生准确把握句意。对于一些比较形象具体的句子,可以引导聋生通过观察实际情景、图画、多媒体课件等,将语言文字与直观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对于无法通过直观方式理解的句子,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聋生生活经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句意。

(二)朗读句子

让聋生朗读句子非常重要。 聋生由于缺乏口语基础,在读句子时经常会出现断词断句的情况,影响对语言的理解。朗读句子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同时朗读还有助于他们内化语言规则,形成语感。朗读句子要求聋生做到正确、流利、有表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朗读时能正确停顿。除了按标点停顿外,朗读训练要特别注意引导聋生按照句子的结构正确停顿,在此基础上要求聋生把句子读连贯。对于具有感情色彩的句子,朗读时还要指导聋生根据句子的内容辅以适当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情感,做到入情入景。

(三)熟读句子,积累语言

聋生学习句子不仅是为了理解句子,同时还要积累语言,为写句子做好准备。因此朗读之后要引导他们熟读句子,对于二年级聋生我还要求他们能背诵并默写句子。对于能够用实际事物或动作来表现的句子,我都会用实际的表现来提示聋生,让其说出句子。

(四)总结并进行扩展训练

在熟读句子的基础上,我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句式。然后创设新情境,由聋生根据新情境说写新的句子,进行扩展训练,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在训练说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练习把所说的内容写出来,训练他们看(听)话写句子的能力。

三、对聋生进行句子教学的策略

对聋生进行句子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直观法

直观法是指聋生通过观察实物、动作、图画、多媒体课件等直观形象来学习句子,低年级句子教学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直观法把情景直观地展示在聋生眼前,聋生可以通过视觉观察了解句子的含义,同时有利于他们将语言文字与实际情景结合起来。

1.观察实物

实物展示是指直接将实际情景或事物展现在聋生面前,有助于聋生将真实的生活环境与语言文字结合起来,不仅更具形象感,而且还有助于聋生借助这些真实情景进行交际性的练习,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兴趣和能力。

2.观看动作

对于一些描写动态变化过程的句子,观察实物不容易了解句子的意思,可以通过观看动作演示来帮助聋生理解句子。在教学“芸芸的铅笔芯断了,她在削铅笔。”一句时,我让班上的一个学生拿一支断了芯的铅笔,然后又拿小刀削铅笔,以此动作展示让学生明白此句的意思。在扩展练习时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比如,让一学生拿一把笤帚扫地,引导学生说出是“谁拿着什么在做什么。”

3.看图学句

聋校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主要是看图学词学句,每课都配有图片。课文中的插图为聋生呈现了直观形象的物体或动作,可以有效帮助他们理解句子、表达句子,同时使用起来也简单方便,是最直接的教具。

比如在教授句子“孔雀的羽毛比老鹰的羽毛漂亮”时,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基本没见过真的老鹰和孔雀。我就利用书上原有的插图,指导学生按老师的要求看图:图上有老鹰和孔雀。比一比,它们谁的羽毛漂亮?学生看图回答出孔雀的羽毛漂亮,然后归纳出新句型:谁的什么比谁的什么漂亮。

4.多媒体辅助学句

展示实物、演示动作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图画不能形象地呈现动态过程,多媒体展示则结合了实物展示、动作演示和图画展示的优点,为聋生学习句子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

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也要注意直观形象与语言文字密切结合,培养聋生的语言能力和培养聋生的观察、思维能力相结合。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在句子教学中通过对新旧知识、相似知识的比较,帮助聋生分化知识,掌握句型和句式。

1.新旧知识的比较

已有的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旧知识可以为学习新知识建立良好的先行组织,有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学习句子“柜台里摆着各式各样的手表。”时,我先让学生看图回答“柜台里有什么?”学生回答出有“手表”后,让学生看柜台里面手表的摆放整齐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让学生理解“摆着”的意思,并且和“有”相区别。

2.容易混淆的知识的比较

汉语语言博大精深,同时又非常精细丰富,词语的顺序、句子的结构、句子的断句等方面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句子意思的变化。因此,我们在教授句子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句子。聋生在理解和运用这样的句子时很容易出现错误,对于这样的问题通过比较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聋生学习句子。

3.书面语与手语的比较

聋生交流时经常用到手语。手语的语法规则与汉语书面语的语法规则是不同的。汉语是按时间顺序组织句子的,一般来说汉语句子中主语放在谓语前,修饰语放在中心语前,例如:青蛙捉害虫。而手语是一种视觉语言,聋生打手势的顺序按事件在视觉中的先后顺序进行。视觉必须在看到表述的主客体后,才能看出主体要对客体“干什么”。因此,同样一句话用手语打出来就成了:青蛙害虫捉。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聋生对两者进行比较,帮助聋生掌握汉语语法规则。

(三)生活体验法

直观形象可以帮助聋生在语言文字与句子含义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帮助聋生学习句子。但是受到条件限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直观法进行教学。更多的情况下,需要教师引导聋生通过结合生活体验来掌握句子的含义。引导的方式就是教师举一些聋生熟悉的例子,为他们理解句子创设情境。例如学习复句“田玉华头上戴着帽子,手上戴着手套,脚上穿着旅游鞋。”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穿着,体会冬天戴着帽子、戴着手套的感觉,再引导学生来描述自己的穿着,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结合生活体验进行句子教学时,教师所举的例子很重要,事例要为聋生所熟悉,使用的语言要简单易懂,而且所举的例子要具有针对性。

掌握句子对聋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句子教学的重要性。句子教学的方法不只以上这几种,作为聋校教师,我们要在实践工作中加强对句子教学的研究,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并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句子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聋生低年级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做聋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