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

2015-04-20朱亚萍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终身发展激发兴趣课外阅读

朱亚萍

【摘 要】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关键词】课外阅读    激发兴趣    终身发展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阅读的分量更加显露出来。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陪伴孩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塑造其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

一、老师引领,激发阅读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对象认知的倾向。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根源,求知欲是学习兴趣的主要表现,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阅读兴趣是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加以循序渐进地诱导,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阅读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利用教材,拓展阅读空间

教材是学生阅读的首选,但仅仅会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怎样利用教材来丰富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孩子知道怎么读书,读什么书,逐步把语文书读厚。

当教完《触摸春天》,孩子们在文中体会到小姑娘安静虽然是个盲姑娘,但她用心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这时教师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孩子们去读,并写出读书心得来。这不是远比抄生字、做习题有意思得多吗?

当教完《送元二使安西》,教师让孩子去收集有名的送别诗,让孩子在每周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中朗诵。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背会了《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等20来首送别诗,有的孩子在家长或注解的帮助下了解了诗词的意思,可谓是一箭双雕。这不是比纯粹地抄写这首诗三遍、五遍更有收获么?

通过这种合理地诱导,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相关的课外知识而寻找答案,获得成就感并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同时,老师积极地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以达到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寻找相关书籍为导向,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和知识视角。学完《卡罗纳》推荐学生去看《爱的教育》,学完《普罗米修斯》推荐他们去看《希腊神话故事》,这样孩子们在一篇篇课外书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见证自己的成长,语文书也被孩子们越读越厚。

三、巧妙安排,给足阅读时间

有时候孩子喜欢读书,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晚上回家要写作业,特别到了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每天都有作业,哪有时间读书。家长也反映孩子不喜欢读书,在家做完作业,要么出去玩,要么看电视,根本不听家长的。虽然有的老师每天布置有30分钟的读书作业,但家长不监督,不自觉的孩子根本不去完成。老师的监管同样很难,就是孩子回家真不读书,老师也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年龄增长,如果孩子们不能尽快养成读书的习惯,那对他们的终身都是有影响的。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如果有效利用学校教室,办起图书角,让每个孩子贡献一本书,定期更换,那种相互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烦琐作业削减了,这样给喜欢读书的孩子腾出了读书时间,那些不太喜欢读书的孩子,让喜欢的孩子带着读。利用早晨、中午早到的时间读,有的同学甚至下课时间都舍不得下去玩,几个人在一起读得不亦乐乎。来到学校,当学生拥有了探索新知识、阅读新书籍的欲望,它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开展活动,丰富阅读内涵

为了激发孩子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给孩子们讲一个小故事。当然有时候讲的这个故事刚开头就有同学说老师这个故事我听过,那教师马上说,那你讲好吗?渐渐地随着孩子书越读越多,小脑瓜里的故事越来越多,不让他讲都难。如果哪天你忘了,急匆匆上课,学生马上会提醒你,老师今天我们还没有讲故事呢!讲故事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把故事内容简单地复述,而且学生往往为了表现得更形象,会配上肢体语言等以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针对不同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给予不同的指导,推荐一些较好的相关图书给他们,尽量把一些不良书籍挡在外面。和孩子一起读书让我更深刻地体会了教育的根本,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一起读书,老师读他们推荐的书,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极大满足,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五、利用资源,刺激兴趣持续增长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电脑走进了学校,“班班通”走进了教室,家用电脑也进入了大多数孩子的家庭。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促使孩子进入到了一个电脑的世界,一些孩子的眼球被更有吸引力的网络游戏所代替,他们有的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家长害怕孩子接触到网络不健康的内容而限制孩子上网。为了让家长和孩子正确认识网络,利用好网络,班级电子书屋就应运而生。语文教师可以通过QQ网络平台或者校讯通的班级圈与孩子交流,设立两个专区与孩子沟通:一个是读书屋,师生相互随时了解最近读的新书目录;一个是谈心屋,孩子们在这里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有的通过说说,有的发电子邮件,有的做成电子卡片……大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交流分享评论,一个个在QQ空间或者班级圈忙得不亦乐乎。这种交流能最快、最及时了解孩子的读书动向,拓展孩子的读书范围,并广泛分享读书成果,也避免了一些家长给孩子买回来的书孩子不喜欢而束之高阁。因为它更便于交流,这就刺激了孩子读书的愿望、孩子对新生事物的兴趣。QQ空间或者班级圈发文的快捷和及时反馈使孩子又有了更新的读书动力。

“开卷有益——我们爱读书;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行万里路——我们多读书;学海无涯——我们勤读书。”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书籍的阳光照亮孩子们的生活,用书籍的翅膀带动孩子们的智慧,以书籍的浓厚底蕴塑造孩子们的人文素养,陪伴其一生。让阅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助航!endprint

猜你喜欢

终身发展激发兴趣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以人为本,自主规范
以人为本,自主规范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