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情境”而精彩

2015-04-20陈其冲邓生秀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思考情境

陈其冲+邓生秀

【摘 要】情境教学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熟知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要将这种教学方式真正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因“情境”而精彩,还需要教师结合各自所教的学科特点和基本学情进行创造性地探索。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恰如其分地创设教学情境,大幅提升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教学     思考

情境教学,简单地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的特殊环境。由于情境具有极强的教育感染力,使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而备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青睐。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创设情境,使语文课堂因“情境”凸显精彩呢?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和探讨,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展示性的情境,让学生表现自我

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教师以民主、平等的态度进行教学,不向学生行使话语霸权,使学生的学习在一种自由的气氛中进行。如《春天的手》教学中,教师拿出许多动物头饰让学生自己选择,模拟动物集会的情景,表演游戏,展现动物在春天的活动。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表演,并以教材为依据,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地感受春天的气息。为此,我们将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引入到语文课堂,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品尝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享受到了学习的愉悦,同时,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二、创设愉悦性的情境,让学生添乐增趣

在课堂上,教师灵活地顺着学生学情的发展,将文本与学生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倍增,语文学习也由此而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如学习《插秧》这课时,教师结合春天的特点,把美妙的轻音乐带入课堂,以语传情,以情动人,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在宽松、和谐的春天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对学生进行美读指导,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感受文学的魅力,体会儿歌所描写的农民耕作的美好意境,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美的情境中陶冶学生爱劳动的高尚品质。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强烈感染,而且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觉得学习语文简直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三、创设生活性的情境,让学生化难为易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很有限,要想语文教学不脱离实际,教师必须创设学生喜欢参与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更为课堂教学提供活水源泉。因为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会生动活泼起来,教学内容也化难为易。在《小珊迪》中,小珊迪为了要得到一便士便低声下气,纠缠不休。教师就巧妙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了一便士,你可以买些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有的说:“他可以买个饼来填饱肚子。”有的说:“他可以买个汉堡包吃。”还有的说:“他可以买一双鞋来穿。”这样,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拓宽文本资源,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四、创设互动性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标提倡互动性的学习方式,常常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也是课堂活起来的特征。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可以增强合作意识,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把自我置身于班集体之中;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改变教师“一言堂”,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学生也能自然地融入语言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交往能力。

五、创设导向性的情境,让学生思维活跃

导向是一种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不只是因为它出现得恰到好处,不只是教学机智的闪光,是因为它包含了教学民主、教学宽容、教学激励乃至富有哲理的“集中”方式。如在学习《三峡之秋》时,作者描写三峡的许多景物。怎样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呢?无意间,我看到“我的主角”中冬冬说的一段话:“我很喜欢课文中对阳光、渔火、月亮的描写。有了亮光,三峡就活起来了。”看到这个“活”字,我突然茅塞顿开,我想,何不让学生沿着这条路把课文搞“活”呢?课上,我给学生这样一个导向:在三峡的秋天里,我们能感受到哪些生命的气息呢?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橘柚树有生命特征。”有的说:“阳光也有生命,因为作者说它会‘跳跃。”有的说:“群峰也有生命,因为它像战士一样披上了金甲”。还有的说:“长江也有生命,它像一条金鳞巨蟒.......”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导向他们关注到文章的写法:这些生命是谁赋予它们的呢?学生说是作者,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它们生命,正是这强烈的生命感才让我们觉得三峡秋天的气息与众不同,才能感受到长江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接着又导向:“这生命是谁赋予的呢?”学生说是大自然赋予的。我觉得学生的尽言太好了,既关注了文章的写法,又兼顾了文章的中心,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在了一起。

六、创设体验性的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

课堂体验性的情境是知识的巩固与检测环节,教师应从台前退到幕后,搭建支架来支持和帮助学生,让学生自己在合作创新中去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喜悦之情、成就之感,适时以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去完成续编短剧。这样,教师既可以进一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让学生大显身手,让情境通过自己的想象得以延续。此时孩子体验到自己作为小小的成功者的喜悦,孩子就会充满成就感,充满自信心,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更好地投身到新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去。

综上所述,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课堂中创设各种情境,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和作者的心意相通、心灵相通,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情境”而精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思考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