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肺癌化疗的临床研究

2015-04-19张丹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1期
关键词:突变率激酶基因突变

张丹

肺癌作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也称为支气管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中非小细胞以80%的比例成为了全部肺癌患者的主要人群。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会在不同的细胞类型的肺癌当中表达出不同的特性作用。鉴于EGF疫苗治疗方案与利用EGF传导通路作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治疗已取得良好成果,并在临床与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预测存在于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以及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性药物(EGFR-TKI),会发生相应的治疗反应,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将其引入肺癌化疗的临床治疗当中很有必要[1-2]。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同一医疗组IA-IIIA期(早期肿瘤较小的侧肺或肺门转移)进行根治术后的肺癌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利用ARMS检测方法,进行EGRF基因检测,获取肺癌患者的EGRF基因总突变率和不同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率,对IB-IIIA期(早期肿瘤较大的侧肺或肺门转移)全部根治术后肺癌患者进行标准含铂两药的化疗,分成EGRF基因突变阳性组和基因突变阴性组,随访1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化疗后的毒性反应、无病生存期等,分析与研究两组患者的化疗后的毒性反应和疗效作用,进而做好临床观察与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同一医疗组IA-IIIA期进行根治术后的肺癌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3~79岁,平均(57±12)岁;37例鳞癌患者,43例腺癌患者;吸烟肺癌患者38例,不吸烟患者42例。对新鲜肿瘤组织行EGRF基因检测,IB-IIIA期间化疗患者年龄19~80岁,对其肝肾功能与血液指标检查均合格,PS评分≤2分,在术后化疗之前确认全部患者未曾做任何抗肿瘤化疗的治疗。IB-IIIA期的患者共有48例,将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划分为EGFR基因突变阳性组20例和基因突变阴性组28例两组,并对两组患者实施随访16个月,患者生存时间低于16个月则随访工作随患者死亡而结束。

1.2 方法

1.2.1 突变检测 首先,加入1 mL无水乙醇,在室温12000 rpm下震荡摇匀10 s,并离心3 min,以便去除上清,为了让乙醇挥发,在室温开盖放置l0 min左右,将180 μL Buffer DTL和20 μL Proteinase K Solution混合振荡在56℃下消化4 h,随后再加入l0 μL BufferDES,放入温度90 ℃恒温加热器中,待液体降至室温,即可用掌式离心机离心5~10 s。其次,放入20 μL Buffer DTB及200 μL无水乙醇,操作同上,在DNA吸附柱中注入转移液体,离心1 min倒掉,最后将吸附柱移到离心管中,并往DNA吸附膜滴入50 μL BufferDTE,然后放置10 min,离心1 min,收集DNA进行-20℃冷冻保存[3-4]。

1.2.2 临床治疗 按照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检测结果、病理分期,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随访,在IA期定期观察,可每两月进行胸部增强CT与胸部正侧位片复査,半年全身检查,IB-IIIA期全部根治术后肺癌患者进行标准含铂两药的化疗,根据体表面积控制化疗计量,化疗周期为每3~4周1次,共进行4次化疗,在每次化疗前做常规心电图、胸部增强CT或胸部正侧位片以及三大常规化验,最后1次化疗前进行全身检查,以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整个化疗过程结束后,开始定期观察,并每2~3个月进行1次胸部增强CT或胸部正侧位片的复查,每半年做1次全身检查[5-6]。

1.3 相关标准 化疗骨髓抑制度分级标准:通过按照骨髓抑制的不同级别来进行诊治,依据WHO来判断骨髓的抑制程度情况,可以划分0~Ⅳ级,其中0级为:白细胞≥4.0×109/L,血红蛋白≥110 g/L,血小板≥100×109/L;Ⅰ级为:白细胞(3.0~3.9)×109/L,血红蛋白95~100 g/L,血小板(75~99)×109/L;Ⅱ级为:白细胞(2.0~2.9)×109/L,血红蛋白80~94 g/L,血小板(50~74)×109/L,Ⅲ级为:白细胞(1.0~1.9)×109/L,血红蛋白65~79 g/L,血小板(25~49)×109/L,Ⅳ级为:白细胞(0~1.0)×109/L,血红蛋白<65 g/L,血小板<25×109/L[7-9]。无病生存时间即指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从术后化疗开始第1天至产生病情变化为止的天数,同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进行药物毒性反应的分析和判断。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对无序资料数据用字2检验,对单项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比较 80例肺癌研究患者中检测出存在EGFR基因突变31例突变率为38.75%;37例鳞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2例,突变率为5.41%;43例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29例,突变率为67.44%,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48例,EGFR基因突19例,突变率39.6%;女32例,EGFR基因突变12例,突变率37.5%,男女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肺癌患者38例,不吸烟患者42例,前者EGRF基因突变20例,突变率52.6%,后者EGRF基因突变11例,突变率26.2%,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临床结果分析 本次临床研究的80例患者资料均无失访,随访率达到100%。IB-IIIA期的患者共有48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20例,其中包含腺癌14例,鳞癌6例,阴性患者28例,通过比较得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和患者病理种类密切相关,且腺癌突变率高于鳞癌。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例(%)

2.3 术后标准含铂两药化疗比较 全部48例患者术后进行标准含铂两药化疗,20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胃肠道反应:0度10例(50.0%),Ⅰ度6例(30.0%),Ⅱ度4例(20.0%),Ⅲ度0例,Ⅳ度0例;28例EGFR基因突变阴性患者胃肠道反应:0度15例(53.6%),Ⅰ度8例(28.6%),Ⅱ度5例(17.9%),Ⅲ度0例,Ⅳ度0例。两组患者胃肠道副作用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化疗骨髓抑制体现:0度13例(65.0%),Ⅰ度7例(35.0%),Ⅱ度0例,Ⅲ度0例,Ⅳ度0例;28例EGFR基因突变阴性患者化疗骨髓抑制体现:0度17例(60.7%),Ⅰ度11例(39.3%),Ⅱ度0例,Ⅲ度0例,Ⅳ度0例,两者化疗骨髓抑制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其他诸如过敏、心血管功能、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副作用反应都没有出现,能够完成较为完整的当次化疗过程。其中,20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DFS 6个月为71.2%,12个月为48.5%,18个月为34.2%;28例EGFR基因突变阴性患者DFS 6个月为68.7%,12个月为36.7%,18个月为21.3%,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DFS优于阴性患者,两组患者12~18个月的DFS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该疾病的治疗一直困扰着众多医学专家,成为了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肺癌病症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为找出治疗肺癌的医学方案提供了保证。对肺癌的治疗方法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和进步,可分为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疗法和免疫疗法,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难度较大,化疗作用并不明显,因此针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具有很大价值[10-12]。为减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几率,实行辅助性化疗,并依据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不同的细胞类型的肺癌当中表达的不同特性作用,利用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以及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性药物(EGFR-TKI),使其发生相应的治疗反应,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引入肺癌化疗的临床治疗当中将非常有益[13-14]。

近年来,为了治疗各种癌症疾病,抗癌药物的研制得到快速发展,由于EGFR是一种蛋白酷氣酸激酶受体,且存在于组织细胞中,自身含有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一个跨膜结构域、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一种胞裝结构域,可以与表皮生长因子有效结合,经过化学反应致使其酪氨酸激酶的通路连续被活化,进而使得细胞发生增殖转化,有效阻止细胞过度异常生长、让肿瘤细胞的发生迁移,得到抑制,促使肿瘤细胞调亡,实现抗癌的目的,所以可推测肺癌化疗效果与EGFR突变可能存在密切联系[15-17]。

从本次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同一医疗组IA-IIIA期进行根治术后的肺癌患者80例临床研究资料研究结果得出,检测出存在EGFR基因突变31例突变率为38.75%,37例鳞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2例,突变率为5.04%;43例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29例,突变率为67.44%,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48例,EGRF基因突19例,突变率39.6%,女32例,EGRF基因突变12例,突变率37.5%,男女患者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肺癌患者38例,不吸烟患者42例,前者EGRF基因突变20例,突变率52.6%,后者EGFR基因突变11例,突变率26.2%,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B-IIIA期的患者共有48例,EGRF基因突变阳性患者20例,包含腺癌14例,鳞癌6例;基因突变阴性患者28例,得出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对全部48例患者术后进行标准含铂两药的化疗,20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胃肠道反应:0度10例(50.0%),Ⅰ度6例(30.0%),Ⅱ度4例(20.0%),Ⅲ度0例,Ⅳ度0例;28例EGRF基因突变阴性患者胃肠道反应:0度15例(53.6%),Ⅰ度8例(28.6%),Ⅱ度5例(17.9%),Ⅲ度0例,Ⅳ度0例,两组患者胃肠道副作用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化疗骨髓抑制体现:0度13例(65.0%),Ⅰ度7例(35.0%),Ⅱ度0例,Ⅲ度0例,Ⅳ度0例;28例EGRF基因突变阴性患者化疗骨髓抑制体现:0度17例(60.7%),Ⅰ度11例(39.3%),Ⅱ度0例,Ⅲ度0例,Ⅳ度0例,两者化疗骨髓抑制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其他诸如过敏、心血管功能、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副作用反应都没有出现,能够完成较为完整的当次化疗过程。其中,20例EGRF基因突变患者DFS 6个月为71.2%,12个月为48.5%,18个月为34.2%,两组患者12~18个月比较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RF基因突变和患者病理种类密切相关,对比突变率,腺癌突变率高于鳞癌,吸烟突变率较高于不吸烟,从术后肺癌患者EGRF基因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比较得出,前者在12~18个月的辅助化疗DFS高于后者,其毒副作用反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和患者病理的种类密切相关,EGFR基因突变阳性组的DFS要优于基因突变阴性组,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可以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十分有益于预测治疗。因此,针对患者的EGFR基因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对肺癌的化疗疗效有很大帮助。

[1]刁定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术后化疗效果影响的临床观察[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2]李敏,樊赛军.BRCA1:一种新的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基因[J].中国肺癌杂志,2012,15(8):481-490.

[3]耿振英.244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D].天津:南开大学,2013.

[4]李大鹏,曹莉莉,冯军,等.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继发耐药后插入化疗的Ⅱ期临床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6):5-9.

[5]李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预测及监测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6]许善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再增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7]万相斌,李智,袁龙,等.血管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的改变对中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1):8-11.

[8]王文辉,雷小林,高泽莉,等.高能聚焦超声与GP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4-46.

[9]何佳,李靖,莫明聪.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8):4-5.

[10]郑永刚,安爱军,曹晶杰,等.三种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49-150.

[11]林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3.

[12]王利丽,张海燕.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肝病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21-22.

[13]张东远,丁作林.含铂的3种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19-20.

[14]吴平利.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100-101.

[15]蔡开灿.非小细胞肺癌术后EGFR基因状态对化疗、靶向治疗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16]赵辉,倪春艳.胸腔镜和传统手术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103-104.

[17]张海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突变率激酶基因突变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南宁市1 027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E19-Del、L858R突变临床特征分析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热点突变的ARMS-LNA-qPCR检测方法建立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中国大陆地区汉族15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