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干预实践探索
————以福州市晋安区为例

2015-04-17林素莺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辅导站辅导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干预实践探索
————以福州市晋安区为例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林素莺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的学生通常被定义为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极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故而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福州市晋安区针对目前青春期心理干预所存在的不足,通过统筹、整合、共享资源,改变青春期心理干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之前存在的弊端。

青春期;心理干预;统筹整合;共享资源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的学生通常被定义为青春期,这一时期学生因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在行为上表现出叛逆、个性、冲动等典型特点。家长和教师们也把学生的这一时期称之为“危险期”。其实,青春期的危险性不仅仅指这一时期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多样,情绪上的起伏不定,还指他们在心理上极易走向边缘,产生各类心理问题。调查发现普通中学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焦虑的发生率为58.33%。重点中学初中生情绪焦虑的发生率为44.30%。[1]除情绪问题外,人际关系、个性发展、自我认识等方面青春期学生也极易产生问题。

综上,对青春期学生问题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多数学校会利用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对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也取得了一些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的统筹、整合、共享资源,福州市晋安区(以下简称晋安区)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了系列的青春期心理干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健全机构,统筹资源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在青春期心理干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青春期心理干预的效率,晋安区在区教育局的统筹下,相继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同时,还在区教师进修校配备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研员。这些专业机构的设置,教研员的配备旨在统筹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其目的是更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晋安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是以服务全区未成年人心理问题为目的的专业机构。设置了放松室、宣泄室等八个功能室,为咨询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在辅导站的牵引下成立了一支由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利用周末、假期时间对有心理需要的未成年人进行辅导,有效的弥补了部分学校无专职心理老师、无专业指导的弊端。晋安区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是以统筹区域内优质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目的。工作室在策划区域活动、开展青春期干预活动、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每学期都为工作室的成员采购大量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图书,通过学习提升自我。专职教研员帮助、辅导了一大批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推广了青春期心理干预课程,扩大了青春期心理干预面。

二、督导转介,整合资源

晋安区通过整合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长,利用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这个平台,在区域内形成了良性的心理转介制度。周末,部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到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值班,心理健康教师们就可以把平时很难处理的个案预约转介给这方面擅长的心理健康教师,有效的处理了学校无转介渠道的难题。在心理督导方面,未成年人辅导站的所有心理健康教师会定期集中,分享案例,让有经验的专家或教师进行督导,有效的提高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

青春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又重要的时期,学生常常面临着许多危机与转机,必要的心理干预可以很好地帮助将危机化为转机。因此,督导和转介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对心理辅导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晋安区整合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资源、物资资源,统筹规划,从机构设置、开发心理课程、组织团体心理活动以及个案辅导督导、转介方面进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开展活动,共享资源

晋安区借托未成年人辅导站、心理名师工作室、进修校教研室等相关机构,有效的整合了区域内的各项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意义深远、丰富多彩的青春期心理干预系列活动,做到资源共享。

1.集体备课,共享课程实施的资源

为了更好的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资源,晋安区在心理教研员的带领下,专业心理健康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研讨出青春期心理干预的几个主题:人际关系、情绪、学习、自我认识、生命教育。针对这些主题,心理健康教师组成备课小组,分年级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通过公开课不断探索心理课堂,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断地完善了课件,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以自我认识为主题的《手的启示》《成长因担当而精彩》;以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心要让你听得见,爱要让你看得见》等,将开发的课程分享于每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让兼职心理老师也有优课可上,解决了不能全面开展青春期干预课程的难题,同时,通过集体备课,课程开发,让全区心理健康教师共享课程实施的资源。

2.参加培训,共享学习带来的收获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尽可能让工作室的成员参加各种培训,让广大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受益匪浅。近年来,我区先后邀请了福州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福州市心理健康资深骨干教师来传经送宝。还多次输送心理教师参加了省市高质量的培训,如福建省教育厅和福建省文明办联合举办的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等等。通过组织参加系列培训,不但提高了我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水平,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对于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有利于推进晋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让他们共享学习带来的收获。

3.切实关注,共享问题解决的策略

(1)切实关注青春期学生的人际适应问题。为了切实关注青春期学生的人际适应问题,我们设计开展了初小、初高衔接团体心理活动。例如:六年级学生集体到即将升入的中学进行团训,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提前让学生适应环境。还开设了《与你孩子一起上小学》等系列讲座,为一、二年级家长做了如何适应小学学习,为六年级家长做了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升初中的心理准备的专题心理讲座。

(2)切实关注青春期学生的自我认识问题。晋安区心理健康教师不但集体设计了关于学生自我认识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还设计了关于成长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同时在心理健康教研中也关注学生自我认识。晋安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探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开展了首届心理情景剧大赛,引导同学们关注自我、关心他人、培养健全人格,开发心理潜能。秉着“真实、感动”的原则,让这次大赛走进更多学生的心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以阳光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实现人际、生活、学习的和谐发展,让学生们更绚烂地走自己的人生。名师工作室与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合作,开展了后进生的团体辅导活动,活动通过游戏、分享等环节促进后进生自我成长,为校园的安定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3)切实关注青春期学生的亲子关系问题。为了更好帮助家长处理青春期学生的亲子关系,晋安区开设《为心灵解码,与快乐同行》《家庭教育中的性格培养与情绪管理》等心理讲座,从日常亲子教育、亲子沟通等方面存在的现象入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低年级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引起了家长的共鸣。此外,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和晋安区部分心理健康教师一起,与家长们就孩子的教育、生活、养成习惯等方面做现场心理咨询。百名家长争先恐后与专业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咨询互动,从中得到了许多教育孩子的专业性指导。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亲子团体心理活动,针对入学新生,开展亲子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心理活动,感受亲情,分享活动体验和感悟,达到改善亲子关系,领会亲子沟通技巧的目的。

[1]丁勇、王予东、邱娜:《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运动关系的研究》,《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4期。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辅导站辅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在晋函授教育辅导站年检合格名单
生命,在爱的奉献中更美丽
——叶连平义务兴办校外家庭辅导站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八旬老人的校外辅导站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