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贵整合 学贵主动:语文教学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之关键

2015-04-17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琥珀文本课文

陈 虹

(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1)

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希望成为一个探索者的愿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使“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的广泛,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特别在散文、诗词、科普类课文中,它使语文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语文。倘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盲目地依靠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味地以视听效果感染冲击学生,而忽视了其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则同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多媒体教学使用的“度”,讲求合理性、有效性,才能使多媒体教学资源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沟通碰撞的纽带,使学生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例如:在教学《琥珀》这一课时,琥珀是什么东西?又有什么用途?我们今天要学到什么知识?学生对此是一脸的茫然。因此。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搜集图片,让学生了解琥珀就是松脂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化石,有的里面包着叶子、贝壳以及动物的尸体等,有的什么都没有;上课伊始,可以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简要介绍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再次利用多媒体的资源,把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知道同时包着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是极其少见的,从而认识到“这块琥珀”的稀有和珍贵。

二、延伸课本资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文本只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例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严格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仅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其文本的挖掘和教学资源的拓展。那么,学生的头脑中虽存储着大量与语文有关的知识,但一到使用时,却无法从头脑中提炼出来,无法在实际情境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鼓励和提倡学生立足文本,并能将文本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自我学习。

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这课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社会的发展、生活的需要,未来还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请你设计出来。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挖掘文本资源,引导学生把主动学习的热情、习惯、关注点延伸到课外,让知识的传播不再只停留在文本的字眼上,让孩子的思维长出翅膀来。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拓展性活动,将知识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不仅扩充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发展了思考力,丰富了感受力,更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读书思考,大胆地提出心中的疑惑,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论,敢于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积极寻找自己的答案,提出创造性的建议。在质疑问难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思考辨析中,更深层地理解了文本。

例如教学《凡卡》这篇课文,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7 岁的凡卡能给爷爷写信,你7 岁时给亲人写过信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学生个个踊跃举手,迫不及待地要发表自己的见解,纷纷提出自己心中的“问题”:这是不可能的,7 岁的孩子不会认识那么多字,这个故事不真实;凡卡从小就当童工,没进过一天学堂,怎么可能会写信;连信封都不会写,信的内容却写得那么好,这不奇怪吗?……一个个“问题”简直给我一个措手不及,这些问题看似幼稚可笑,实则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见解,是学生大胆求知的表现,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才能有方向性地给予引导。

四、发挥教师引导艺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资源,包括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自修潜能、掌握的信息量、教学习惯、教学能力等,这类资源是最直接作用于经验对象的,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资源好比是一张弓,学生就是弦上的箭,这箭能飞多远,靠的是弓给的力。如何让这枝箭飞得远一些呢?在《学记》一书中就能找到答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例如在教学《鹿和狼故事》这篇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看到、听到、学到的故事说说在自己的印象中,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读完课文后,再让他们说,现在你们对鹿和狼又有什么新的认识?从而引出课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罗斯福总统的做法错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自主探究,寻找答案。结果学生都能抓住文中的重点数字、词语、句子来阐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这一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位高明的顾问”,一位“及时的引路人”。点拨重在适度,就像一道美味的菜,咸淡适宜才是最好的。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教师的点拨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才能产生巨大作用。

五、营造和谐师生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一节课的成功,关键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而在实际教学中,它往往只流于形式,形成“少数尖子撑门面,多数学生作旁听”的局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说,效果一直不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刺激丰富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假如今天教师心情不好,在学生面前懊丧、冷漠,易迁怒于学生,冷嘲热讽,那课堂气氛一下了就紧张起来,学生个个噤若寒蝉,畏首畏尾,岂敢大胆发言,自然也不可能主动学习,只有师云亦云了。因此,当自己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时,应诚恳地向学生道歉;当学生在讲台前表演时,应找个座位坐下,耐心地观看;当学生回答精彩时,应用赞美、欣赏的语气给予评价;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应真诚、亲切地提出建议,让学生如同自己亲密的伙伴。这样有助于消除紧张、胆怯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要让他们也能真正参与,就要给他们创造参与的机会。

比如《琥珀》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环节,要求学生把松脂形成的过程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表示出来,做之前,教师可用一段赞赏的话来活跃课堂气氛:“老师知道,我们班有的同学是有名的小画家,有的同学是小诗人,有的同学长大后想成为设计师。现在,老师让你们发挥你们的才能……”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松脂球形成的过程表示出来,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发挥个人的特长与喜好,有的可能用简笔画,有的可能用示意图,有的可能用图表,有的则会抓重点词语。这样,无论优生和差生,都得到表现的机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参与的欲望更加强烈了。

总之,教师要善于融合各种教育资源,唯其如此,语文课堂才能走向开放,才能充满活力,才能走进学生的心房,使每一位受教育者在主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1]蔡金钗.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展[J].福建教育,2006(3).

[2]吴小芳.凸现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小学语文教师,2002(3).

[3]黄忠平.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J].小学语文教师,2002(5).

猜你喜欢

琥珀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能浮在水上的琥珀是天然琥珀吗
琥珀凝光
情厚重斟琥珀杯 琥珀的前世今生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琥珀诞生记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