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探索

2015-04-17张小荣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教学

张小荣

(顺昌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顺昌 353200)

音乐欣赏教学最终目标在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新课标对小学生音乐欣赏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听几首名曲或者是了解乐曲的内容上,还要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路径

(一)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学阶段音乐欣赏课上教师教学内容的设定必须适应欣赏者的年龄特点,这是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的基本。现阶段,我们可以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二是学习技能的升华;三是情感的体验;四是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以及创造意识的增强。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的运用全新、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训练。首先,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体验、实践中去。具体训练的活动有很多,比如歌唱表现、识读乐谱、欣赏鉴别以及即兴表演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要措施。此外,它还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以及创造潜能,最终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以及所感;其次,要采取可行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感受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收看经典的影视歌曲,观看大型的演唱会,组织重大节日的庆祝等,通过听觉和视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具有鲜明个性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类型的音乐体裁以及题材,有的人喜欢古典派,有的人喜欢浪漫派,有的则偏向于通俗音乐。为此,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主地去欣赏音乐的内容,科学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比如教师在讲授《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歌曲时,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1.先让学生欣赏学过的歌曲《我爱我的家乡》,进而提问歌中的家乡是指什么地方?这首歌具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让学生列举能够抒发此类情感的歌曲,比如《娃哈哈》中的“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让学生具体地描述一下我们的祖国是怎么样的呢;3.学习新歌。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学习这首歌的意义和目标,让学生明确只有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的美丽、繁荣、富强。

(三)小学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欣赏者的联想之下,音乐作品的内容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就学生而言,听到的各种声音也需要不断地修补。针对这一问题,美学的解释是: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可能表现得完美、生动、全面、具体,它总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不断的发挥其想象力,将那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变成确定,再将作品中存在的空白变得充实,这些都是当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贯彻的内容。比如教师在讲授《雪绒花》这首歌曲时,就可以让学生们想象雪花的颜色以及雪花纷飞的场景,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雪绒花代表的是什么吗?”“歌曲对雪花的赞美,主要是想表达什么呢?”对歌曲的种种分析以及艺术处理,都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渴望幸福、安宁生活的情感,曲作者所抒发的对祖国的热爱。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练习、互帮互助的去探究这首歌的演奏方法,让学生深入的了解歌曲。

(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自身奇思妙想的发挥

相对来说,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音乐学习有着自身的特征,比如不确定性、模糊性与创造性等,这些使得音乐能够不断的拓宽人类的想象空间,能够打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如一次校内公开课,一位音乐教师在上《森林狂想曲》欣赏课时,很多孩子都跃跃欲试,脸上的表情显得很丰富。于是第一段音乐欣赏一遍后,这位教师就让孩子们表演了,不过她很快发现孩子们的表演有许多相似,于是就放慢了活动的进度。又请孩子们带着问题仔细地欣赏了一遍音乐,请孩子们想象森林中的动物会做些什么?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通过提问,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思路开阔了许多,再一次表演时动作就丰富了,有游泳的、吃草的、蹦蹦跳跳的、散步的、爬树的等等。这节课告诉我们,受生活环境、认知水平等影响,学生会存在各种差异。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更是如此,面对同一音乐,不同的学生,会形成不同的看法。为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差距,不断地引导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奇思妙想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增强学生个性的培养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普及,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通过有效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以及影视的特点,制作精彩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让学生欣赏《龟兔赛跑》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构建龟兔赛跑的情境,将学生带入龟兔赛跑的音乐欣赏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龟兔的角色进行模拟,甚至还可以带动学生对其他各种小动物的扮演。通过这种情景教学的构建,能够让孩子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激烈的比赛氛围,对《龟兔赛跑》充满着神奇的幻想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对音乐评头论足

小学生依赖性较强、认知能力较差,往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的理解、感知和欣赏多数都是跟随教师,自己缺乏主观感。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评头论足,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学习的观点和看法,尽量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试着放飞学生的思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音乐评头论足,在学生欣赏音乐后,不给予评论,不直接引导和叙述,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轻易用正、误对学生的感受进行点评,要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例如,在欣赏到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一课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对整首乐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可以先让学生将这首乐曲整体听一遍,再向学生提问:这首乐曲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在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一幅什么样的情景。这时学生思维活跃,纷纷举手回答自己仿佛看到的情景。这样由于每个学生所看到的情景不同,他们就会十分热情、积极、争先恐后的讲述自己心中的故事,通过这种评头论足的方式,让学生感悟音乐的美,使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中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奇思妙想,从中增强良好个性的培养。

[1]李晶.小学个性化音乐教学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孙怀现.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J].中小学电教(下),2011(7).

[3]祁艳玲.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发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八卷)[C].2014年.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音乐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