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自有后来人》创作始末

2015-04-17齐长春张海波

奋斗 2015年2期
关键词:红灯记长影农场

齐长春 张海波

(作者齐长春系黑龙江垦区850农场武装部部长,张海波系850农场宣传部部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部电影《自有后来人》,在全国放映后好评如潮,后来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灯记》唱遍全国。然而,直到现在还有人不知道《红灯记》的原作者是谁?而当年每次演出都说是“集体创作”。随着历史的烟尘渐渐散去,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在渐渐浮出水面。

上世纪50年代末,铁道兵农垦局所属850农场接纳了包括吴祖光、艾青、沈默君等文化名人。沈默君是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著名的电影剧作家,他的电影作品《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和《海魂》早已被广大观众所熟悉。1957年,沈默君下放到850农场,正巧和罗国士在同一学校任教,因为有着共同的写作爱好,两人很快成为要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谈论有关文学、话剧、电影剧本的话题。这时罗国士已经开始创作小说《吾土吾民》,这部小说的构思和文中主人公的设计就是当年罗国士在担任驻场记者采访铁路修建情况时,安置屯的老人和老铁兵及一部分群众讲的抗日时期与鬼子斗争较量的故事,其中有一对抗日夫妻被日伪军抓走后,其子在村子好心大娘的关爱下成长起来,帮助大人做些事情,后来演绎成一位铁路员工与他的师娘及一位烈士的女儿祖孙三代英勇抗日的故事。沈默君得知罗国士还有与人合写过电影脚本的经历时说,“我们可以根据你的小说题材创作一部剧本”,罗国士说:“可以”。于是,罗国士开始动笔,沈默君则在幕后边策划边指导,两人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把剧本写成,起名为《自有后来人》。

罗国士先生回忆说:50年代末,我和沈默君在850农场子弟校把《自有后来人》剧本写出来后,受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关注,打算拍成电影。1962年5月,沈默君去长影修改《自有后来人》剧本,由于他对剧情还不是很熟悉,没过多久沈默君来信要我也来长影,几番周折我带上小说《吾土吾民》的草稿来到长影。于是我俩不分昼夜开始共同创作并修改电影剧本,修改思路没有变,继续以原创的主人公和故事脉络进行。后来根据剧情需要我加进了密电码,加重了对敌斗争的复杂性,在修改过程中我发现全剧中缺少主线把一家三代人的关系穿起来,融为一体,把十八年的故事缩短到了几天来完成。随着创作难度的加大,一晃几天过去,再没有任何进展。我有晨练的习惯,每天都起得很早,有一天我照常起床外出散步,行至一处铁道附近时,清脆的汽笛声将我的目光引向远方,尽管在迷茫的雾气中,但铁路上空的红色信号灯依然清晰可见,闪闪发光。我怔怔地站在那里陷入思考,何不用红灯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既有铁路的职业特点,又具有红色的革命内涵。我想到这里顾不得散步,连忙赶回住所,将正在睡梦中的沈默君叫醒,讲述了自己的想法。沈默君听后连声叫好,立即敲定,在再次修改剧本时,便加进了铁梅手中拿着的那盏号志灯,使整个剧情发生了质的变化,剧情更加合理巧妙,人物更加突出鲜活。

1963年影片《自有后来人》上映获得成功,各文艺团体纷纷进行了移植,哈尔滨京剧院等院团将其改编为现代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又后来名称变为《红灯记》。不管任何改编和移植,始终没有原创作者罗国士和沈默君的名字,都说是“集体编剧”。

猜你喜欢

红灯记长影农场
京剧《红灯记》
农场假期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长影集团基于“长影”品牌的产业拓展研究
京剧中的思政:样板戏《红灯记》之重逢
农场
长影世纪城
成龙受聘出任长影集团总导演
浅谈《红灯记》成败得失
一号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