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品设计大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2015-04-17荆妙蕾

纺织服装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针织纱线面料

荆妙蕾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300387)

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品设计大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荆妙蕾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300387)

结合“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面料设计暨纱线设计大赛”等赛事,在符合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探讨实践教学环节与设计大赛的结合方法和实施过程,以促进学生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对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纺织工程专业;产品设计大赛;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反映纺织产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应用的最新发展,以及信息、管理科学的教学与实践,紧紧围绕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以参加产品设计竞赛的方式促进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赛事内容适合学生培养的要求

我国纺织行业对产品创意设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培养和挖掘设计类专业人才,为行业发展贡献创新设计力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纺织生产链的实际举办了多项赛事,全国各纺织类高校积极参与,并将教学实践与赛事相结合,对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这类重要赛事主要有三项:一是“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这是我国纺织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纺织产品创意设计专业赛事,面向全国纺织企业和纺织类高校,已经举办了十余届;二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已经举办了六届;三是“全国大学生面料设计暨纱线设计大赛”,已经举办了五届。后两项是专门面向全国纺织服装类院校的专业赛事。参赛学生提交的作品涉及纱线结构设计、机织和针织服用面料设计、家纺装饰面料设计、产业用产品设计、面料二次设计和纺织品色彩图案设计等纺织面料应用的多个领域。赛事在培育纺织行业创意设计新生力量,打造纺织工程专业教学与学术交流平台,展示我国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引导并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促进纺织高等教育与纺织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大赛相适应

1.纺织工程各专业方向学生适合参加大赛

在纺织工程专业设置的培养方向中,纺织科学与技术方向、纺织品设计与应用方向、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的学生均适合参加产品设计大赛。纺织科学与技术方向侧重于纺织工艺原理、加工技术与设备的教学和研究,注重现代纺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教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纺织工艺技术方面的应用,该方向的学生可以参加纱线设计大赛和面料设计大赛。纺织品设计与应用方向是在传统的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上,通过融入纺织品艺术设计的理论和技能发展而成的专业方向,特别强调综合运用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色彩、图案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技法进行纺织品的创新设计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该方向的学生适于参加机织面料设计、服用和装饰织物花型纹样设计大赛。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研究针织工艺原理和针织服装设计原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纺织新材料及新工艺技术进行针织面料及针织服装的设计能力,该方向的学生适于参加纱线和针织面料设计大赛。

2.与大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

纺织工程专业几个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课外实践几部分。从教学内容和大赛要求以及时间安排上看,其中实习实训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均与产品设计大赛相一致。

各大赛的启动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5月,多数学校安排学生在第六学期末的3~4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和第七学期的前4周(8月底至9月底)内进行产品工艺上机环节和纺织品设计与实践环节,与大赛的时间要求相符。第六学期末学生基本上已经学完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包括原材料的创新、纱线设计、面料设计和图案设计。学生在市场调研、网络调研、了解产品在国内国际流行趋势的基础上,搜集选择新的原料资源,设计开发新型结构纱线,完成纱线结构的创新、产品结构的创新、色彩花型的创新、功能性设计、风格和性能设计等。学生结合产品创新设计要求和思路或生产中的某类型产品设计内容,自己构思方案、完成设计过程。通过这个阶段的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锻炼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因此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与各大赛的宗旨不谋而合,可以将这6~8周的实践环节与各大赛紧密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环节与大赛的结合方法及实施

1.教师全面辅导,全体学生参与

在上述实践教学环节中,指导教师可以结合各赛事的具体要求和作品提交时间,分阶段针对纺织品设计与应用、纺织科学与技术、针织与针织服装等专业方向的全体学生,要求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并提交设计作品。指导教师按照设计项目组织教学,将学生分组,一般2~3人一组,完成几件(根据要求而定)作品。

(1)结合纱线设计大赛,教师指导学生首先选择纤维原料,如功能纤维、环保纤维、低碳纤维、保健纤维等;其次设计纱线结构,如花式纱结构等;最后指导学生利用实验室或企业的小型数字化纺纱设备纺制纱线,完成纱线功能设计、纱线结构设计、纱线花式设计等,同时注重纱线设计加工难度与实际生产应用价值。

(2)结合面料设计大赛,学生可以利用自行设计的纱线设计机织、针织面料,也可以直接采用近年开发的新型纱线设计新型面料。作品的面料包括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经过小样织机完成织造后,进行后整理工艺处理得到成品面料。设计过程中,学生在进行产品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设计思路,根据选择的纱线利用CAD软件设计纱线色彩、组织结构,模拟成品外观效果,确定满意的设计方案。然后在小样织机上织造及后整理,撰写创新设计简介和工艺说明,内容包括设计思路和创作意图、灵感来源、创新点,原料成分、纱线结构、织物经纬密度、组织结构和面密度等基本规格参数,纺织染整生产工艺流程,说明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分析织物风格、性能、功能特点和产品用途、适用区域和消费者对象等。最后完成作品,并提供应用的效果图。

(3)结合纺织品花型纹样创意设计作品的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流行趋势和设计主题,学生进行构思、素材提取、绘画、上色、计算机修图、应用效果图设计等。作品适于数码印花和大提花织物中,可用于服用面料和装饰面料。因为图案设计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设计功底,所以该赛事通常针对纺织品设计专业方向学生。

2.教师个别辅导,部分学生参与

在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班级中,选拔优秀生参赛,或者学生自愿报名参赛。针对参赛学生,结合大赛要求对实践内容进行微调,同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按照不同赛事特点来完成作品。这种方式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教师是个别辅导,所以学生设计的作品针对性强,质量较高。在历年的参赛作品中经常会发现有个别学生平时成绩一般,但是具有较好的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他们设计的作品水平较高。但是,在这种组织形式下,由于部分学生不了解竞赛作品设计的要求,可能会造成他们的创新设计能力被忽视,不能很好地发掘这些学生的潜能。另一种组织形式是结合大学生创新计划和本科生导师制,将这部分学生正在进行的相关课题来参加大赛。由于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较长,花费精力较多,一般1名教师仅指导1~2名学生,所以他们设计的产品质量也较高。但有时学生的课题研究和大赛的要求有差异,使得他们参赛的兴趣不高。

上述两种组织形式都不能将学生的收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将两种组织形式结合起来,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和参赛。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针对有潜力的作品增加指导力度,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个别辅导,这样既锻炼了所有学生的实践能力,又保证了作品的质量。

四、取得的成果

1.设计作品质量显著提高

结合纺织科技发展动态,以及产品生态环保性、功能性、舒适性等要求,同时根据课堂理论教学和综合实践训练,学生递交的实物作品设计质量不断提高。

面料设计大赛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纱线作品常常选用新型功能原料,具有优良的外观、性能和创新的花式效果,从而开发出了独特风格的机织、针织面料。小样面料实物作品在纱线原料、色彩和结构的选择、简单或复杂组织结构设计、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分析、面料的功能体现和外观、手感风格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花型纹样创意作品的色彩图案绘制,以及在技术加工手段、文化艺术内涵、服装和装饰织物的应用效果及流行时尚的把握等方面体现出了良好的创意设计思维。此外,设计的作品在小型生产的可行性和市场应用、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生态环保性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体现。作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反映出高校教学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密切关注和对市场流行趋势的准确把握。

2.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不断提升

大赛提供了许多国内外流行资讯和行业信息,学生通过参赛及时掌握纺织科技发展动态及纺织科技前沿知识,了解国内外纺织产品的特点,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起点,对纺织品设计有了更高层次的了解。学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不怕吃苦,加班加点,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为了提供一件好的作品参赛,学生在设计和纺纱织造过程中认真操作,发现错误及时修正,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往返于实验室和计算机房之间,不断地设计、修改、实践,培养了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态度,激发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进行面料创新设计的能力,夯实并拓展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养成了团队协作、共同攻关的习惯[1]。

3.促进学生就业,满足企业需求

产品设计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仅能够吸引众多高校学生参赛,而且能够聚集各类纺织企业与高校学生、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历年的参赛作品为企业的技术改进和产品创新提供了参考,使新原料、新产品、新花色、新工艺得以更加有效地推广。赛事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专业水平和学习成果的机会,对学生就业很有帮助。许多企业在招聘时非常看重学生的获奖作品和获奖情况,每年有众多的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被纺织类、设计类和家纺类企业吸纳。

五、结语

根据赛事的宗旨、主题、具体要求、评选标准等信息及时捕捉产品开发新规律和设计流行趋势,为教师打造了纺织产品设计、生产、开发的教学、实践与学术交流平台;教师在实践教学和指导参赛过程中与学生随时互动,从系统讲解产品设计要求、设计步骤,到具体操作程序和作品分析、效果图选择与设计、装裱等,不断提出建设性意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2],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在组织竞赛的过程中,促进了各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建立了一个学校之间的交流平台;在企业的参与下,学校与企业结合,促使学生和高校直面市场需求,缩短了高校与市场的人才对接距离,提高了产、学、研对接效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平台。

[1]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81-84.

[2]韩华,王岩.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8):7-9.

G642.0

A

2095-3860(2015)01-0050-03

荆妙蕾(1969—),女,山西临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E-mail:jingmiaolei@126.com

猜你喜欢

针织纱线面料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女装流行面料
针织与纱线
热销面料及辅料
女装流行面料
纱线与针织
热销面料
纱线与针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