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大举措“三层”联动
——构建艺术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2015-04-17席阳李霄鹏

纺织服装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艺术类管理系统实验室

席阳,李霄鹏

(北京服装学院教务处,北京100029)

四大举措“三层”联动
——构建艺术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席阳,李霄鹏

(北京服装学院教务处,北京100029)

高校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艺术类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其明显的特点和管理思路。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构建以“艺工融合”为指导的跨专业、大平台艺术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拓展艺术类实验室安全管理思路。

艺术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艺工融合

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校(北京服装学院)实验室以学科性质划分为艺术类实验室和理工类实验室两大类,与传统的理工类实验室不同,艺术类实验室有其明显的特色和管理难点。艺术类实验室如服装工艺实验室、首饰及珠宝加工实验室、陶艺实验室等,经常使用焊点设备、燃气、电动机械、电路、高温设备等,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以艺术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为核心,经过我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已逐步建立艺术类实验室管理系统,将实验室安全提升到系统管理的层次,从源头上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工作理念和思路

“艺工融合”是我校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与教育理论相互作用的结晶,是指艺术和理工相互交叉渗透,汲取各自的优势,发挥双方特点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艺术类实验室普遍具有如下特点:实验要求难以量化、开放时间不固定、实验平台跨越大、人员登记和准入随意性强、实验材料的分类和管理不够细致。为解决上述问题,我校提出了以“艺工融合”教育思路为指导思想,拓宽艺术类实验室建设思维,不仅突出体现艺术类实验室的文化风格,而且将严谨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引入艺术类实验室管理[1],创造性地提出构建跨专业、大平台的综合艺术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使其严谨而又不失灵活,规范兼具包容。

二、重要举措和成效

我校提出了艺术类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四大模块建设,即实验室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网络支撑平台、实验室安全文化培养。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三层联动机制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见图1。

1.实验室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建设

我校以校、院、室三级管理层次为基础,提出目标管理,对实验室事故和实验室风险采取“零容忍”。对三级管理部门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校级以教务处实验科为主体,明确提出负责实验室管理研究,对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条例文件,以及实验室规范流程和制度设计进行调研、汇总和修改,并提出了“年年完善调整、三年大修改”的量化指标。校级下设的二级学院作为实验室第二级管理部门,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明确规定教学部门必须落实“教学副院长负责制”和“学生导师制”。教学副院长要对院系管辖的实验室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进行通报和整改,收集实验室教师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和遇到的问题,定期与教务处进行沟通,便于对规章条例或制度流程进行微调。“学生导师制”是二级学院为学生专门指定专业教师,在学生课余时间,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或者电脑演示的方法,给学生讲解艺术类实验室各个设备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范和要求,确保学生在开实验课之前已经了解实验室的章程和安全操作。最后,各个实验室落实“实验室负责人制”,实验室负责人必须签署实验室责任书,肩负起整个实验室的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实验流程执行以及实验准入检查等责任。

2.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建设

为杜绝实验室安全隐患,实施实验室预警机制,制定实验室危险情况突发紧急处置预案,我校专门针对实验室设立了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由校保卫处、后勤部门和教务处以及教学部门的实验室负责人组成校级实验室检查组,以突击检查结合常规检查的方式,对教学部门所有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填写实验室存在隐患和安全问题汇总表,发现的问题立刻反馈到教学副院长和实验室负责人,并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另外,我校定期召开实验室安全工作例会和实验室工作总结会,根据优奖劣惩的原则,定期在会议上通报实验室的问题和推广良好的经验,保证实验室之间的信息互动和沟通交流,彼此竞争、互相勉励。

3.实验室网络支撑平台建设

为提升实验室管理效率,减少“人情”因素对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影响,我校搭建了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平台和实验室网络在线沟通平台,并已在部分二级学院进行试点。实验室教学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实验室进入人员登记、信息确认、实验室负责人管理情况监督、实验室设备管理和借用、实验室使用情况汇总和分析,还可以实现学生出入实验室刷卡登记、实验过程和情况监督、实验室负责人在岗情况反馈等[2]。为实验室设立准入制和实验室人员管理规范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另外,为做到实验室与管理人员实时沟通,部分教学院系设立了艺术类实验室在线沟通QQ群、微信群、飞信群等,使得参与实验的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该群进行互动沟通,便于实验室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把控。

4.实验室安全文化培养

在所有实验室规章制度上墙的基础上,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目前已有部分二级院系将实验室安全意识和个人安全意识教育编入教学大纲,以必修课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对基本实验室安全规范和安全知识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二级教学部门配合学校教学大纲,在新生入学后的“专业教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和规范教育。同时,由学生导师带领学生在课余以参观实验室和讲解实验室安全案例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另外,学校定期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三、艺术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的特色

我校艺术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以“艺工融合”为指导思想,整合实验室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验室网络支撑平台、实验室安全文化培养四方面的实验室安全保障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和发展。

1.安全管理思路清晰、内涵明确

基于我校自身教育理念,将艺术和理工相互交叉渗透,汲取各自的优势,发挥双方特点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使之与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保持一致,提升艺术类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水平,有效解决以往存在的问题和“顽疾”,体现了自身特点,即严谨而不失灵活,规范兼具包容。

2.将本科教学与安全管理融为一体,形成安全文化氛围

我校从教学大纲、教学课程到实验课程以及“第二课堂”、专家讲座等所有教学环节都涉及到安全教育,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培养沃土,逐渐形成了我校自身的安全文化氛围。

3.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日臻完备

我校多个院系组织了由教学副院长带队,系主任、实验室主任和教学秘书参加的调研团队,走访了诸多兄弟院校,积极学习和吸取实验室管理的成功经验和优点。同时各院系认真听取实验室教师和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分析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方面的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即实验室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验室网络支撑平台、实验室安全文化培养,制定了规范的章程条例以及较为细致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流程,在实验室安全建设实际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网络和自动化办公助力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效率,注重安全管理质量

2014年,我校为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将原有实验室管理平台进行优化升级,并制定了三级管理员制度,从学校到二级院系再到实验室,形成了各级实验室管理人员全部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并对部分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保证熟练使用管理平台。

5.实验室安全监督和自我检查相结合,奖惩分明,以检促建

实施目标管理制,对校、院、室三级管理部门都制定了明确的安全目标和要求,对事故和风险采取“零容忍”。建立了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由校保卫处、后勤部门和教务处以及教学部门的实验室负责人组成校级实验室检查组,不定期检查全校实验室,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安全问题。二级学院的教学副院长对院系管辖实验室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进行通报和整改。各个实验室落实“实验室负责人制”,实验室负责人必须签署实验室责任书,定期召开实验室安全工作例会和实验室工作总结会。学校根据优奖劣惩的原则,定期在会议上通报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推广良好的经验,保证实验室之间的信息互动和沟通交流。

[1]赵彦坤,张云志.高校艺术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218-220.

[2]常薇,肖媚燕.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2):219-221.

G482

A

2095-3860(2015)01-0024-03

北京服装学院重点教学改革项目(ZDJG-1410)

席阳(1979—),男,北京人,副教授,副处长,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E-mail:801xiyang@sina.com

猜你喜欢

艺术类管理系统实验室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