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优华占在邵武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5-04-17吴辉忠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邵武市秧龄晚稻

吴辉忠

(福建省邵武市吴家塘镇农技站,福建邵武 354000)

天优华占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用天丰A×华占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8020)。2014年在邵武市吴家塘镇通过福建省发改委“五新”项目开展千亩示范片稻区推广种植,主要表现为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产量高、适应性广、成熟期适中、后期转色好、米质较优等特点。现将天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地理特征及气候环境

邵武市吴家塘镇位于东经 117°29′~ 117°45′,北纬26°85′~27°05′。地处邵武市东南部,东与下沙镇接壤,西南与大竹镇接壤,北与晒口街道接壤。境内属中低丘陵地貌,地势略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地面高度一般在海拔220~260 m。最高点位于杨家圩的赤脚山海拔735 m,最低点位于毛厝巷富屯溪河床海拔160 m。境内沟谷纵横,水系发达,地形复杂多样。

邵武市吴家塘镇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短暂,夏季漫长,春早、秋迟,雨季明显,潮湿多雾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7.7℃,1月平均气温6℃,极端最低气温-7.9℃(1956年1月4日);7月平均气温26.8℃,极端最高温度41.2℃(2010年7月23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0.8℃。生长期年平均290 d,无霜期年平均280 d,最长316 d,最短235 d。年平均日照时数3 285 h。年平均降水量1 750 mm,年平均降雨日数136 d。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7月,尤以5月、6月为多。极端年最大降雨量2 600 mm(1998年),极端年最少降雨量950 mm(2010年)。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在邵武市吴家塘镇铁罗村作晚稻种植,6月6日播种(上午播干谷),6月28日前移栽结束,秧龄18~20 d,9月7日齐穗,播种至齐穗历时92 d;成熟期10月8日,全生育期为124 d,表明该品种生育期适中,在吴家塘镇适合于作晚稻种植。

2.2 农艺性状及产量

天优华占在吴家塘镇种植,表现群体整齐、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后期转色好。平均有效穗 21.6万/667m2,成穗率73.5%,株高112.5 cm,穗长23.2 cm,每穗实粒数146.2粒,结实率72.6%,千粒重27.3 g。示范片经过实际田间测产,平均干谷658.4 kg/667m2。

2.3 抗病虫性

天优华占叶瘟抗性平均为0级,穗瘟抗性平均为0.9级、最高3.0级;白叶枯病平均4.6级,最高7.0级;褐稻虱平均5.0级。

2.4 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天优华占整精米率69.9%,长宽比3.4,垩白粒率3%,垩白度0.3%,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20.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 级[1]。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

在邵武市吴家塘镇水稻种植区,天优华占作晚稻栽培,应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播种,秧龄控制在30 d左右,若是机插则秧龄严格控制在18 d左右,分蘖数在3个以上;作连作晚稻栽培应掌握在6月中下旬播种,秧龄控制在30 d以内,保证每粒谷有3个以上的分蘖。

3.2 培育壮秧

采用湿润育秧方法育秧,应适当稀播,大田用种量控制在0.75 kg/667m2以内。秧苗1叶1心至2叶期时施尿素3 kg/667m2作断奶肥;3~4叶时看苗施分蘖肥,若叶色不褪则不施,若叶色褪淡可施尿素3 kg/667m2;移栽前3~5 d施尿素5 kg/667m2作送嫁肥。同时秧田期还要注意秧苗的病虫害防治,做到移栽前喷药1次。

3.3 合理插植

作晚稻栽培,移栽密度以30 cm×20 cm为宜,每穴插1~2粒谷苗,插足3万~5万/667m2,要求能达到25万~28万/667m2最高苗,15万~17万/667m2有效穗;作连作晚稻栽培,移栽密度以30 cm×17 cm为好,每穴插1~2粒谷苗,插足4.5万~6.5万/667m2,要求能达到30万/667m2最高苗,18万~19万/667m2有效穗。

3.4 科学施肥

按土壤肥力状况决定施肥量,有条件应多施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N、P、K肥的施用比例以1∶0.5∶0.8为宜。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每667m2总施肥量控制在纯N 12~14 kg,P2O56~7 kg,K2O 10 kg。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60%,分蘖肥占25%~35%,穗肥占15%。用500~600 kg/667m2绿肥或土杂肥作底肥,用20 kg/667m2复合肥作面肥;于移栽后5~7 d结合化学除草施尿素10 kg/667m2作分蘖肥;看稻株生长情况酌情施穗肥,可施尿素3~5 kg/667m2加氯化钾5 kg/667m2。

3.5 合理灌溉

为减少败苗,在移栽后立即灌3 cm的水层护苗;返青后应浅水灌溉,促进分蘖;中期看水稻群体穗数及时排水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孕穗期到抽穗扬花期间是植株需水的敏感时期,确保维持田间有水层;后期保持田块干干湿湿,收割前5~7 d断水干田,切忌断水过早,降低稻米品质。

3.6 综合防治病虫害

孕穗破口期是防治的主要时期,此时应根据植保部门提供的预测预报多观察监测田间稻株群体,以防治穗颈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害为主,适时、适量选用无公害农药。

[1]钱秋平,陈晓阳,王伟平,等.优质杂交水稻天优华占在金华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方式探讨[J].杂交水稻,2010,25(4):58-60.

猜你喜欢

邵武市秧龄晚稻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邵武市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
旱育秧秧龄与产量关系试验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及产量影响
邵武 邵武市金坑村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传统村落名单
邵武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经营管理对策
邵武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与对策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