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2015-04-16阮建雯唐秀英顾丽春杨文彩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分课程设计工业

阮建雯,唐秀英,商 茹,果 霖,顾丽春,杨文彩

(云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0 引言

工业工程学科于20 世纪初在美国诞生,并在全世界范围得到较快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强国都受益于工业工程的发展,特别是在战后经济恢复期, 德国、日本等国均在工业企业中大力推广工业工程的应用,并培养工业工程专门人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我国大陆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工业工程,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已由最初的传统制造业,扩展到金融、运输、服务等多个行业。但是,国内工业工程专业教育体系从20 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

云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系成立于2003年,设置在工程技术学院(现为机电工程学院),依托于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及管理工程学科的基础整合而成。从2003年7月开始招收本科学生,至今有8 届本科学生毕业,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吸收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和实践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云南农业大学于2010年启动了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1 云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云南农业大学要求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 “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 的办学理念,按照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培养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多样化” 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必须掌握几个基本原则:

(1)凝练专业特色,准确定位专业目标。各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定位,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2)强化专业和实践教学。各专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适当增加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分,强化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实践、突出专业特色。要保证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 (理、工、农类专业)。

(3)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在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培养框架。科学合理地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验课、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比例。

(4)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改革公共课程,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云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自2003年成立并招生以来,高度重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研究工作。2010年,根据学校 《云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施意见》,工业工程系在2007 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广泛收集资料,学习和参照国内外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要求,反复讨论并充分征求本专业教师及学生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订工作。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2.1 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应用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在各级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决策、运营、评价、优化等工作;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基础、管理工程基础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与控制;接受应用工业工程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规划、开发、设计、运营和评价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能力。

2.2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本国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系统掌握机械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熟悉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4)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5)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协作精神。

2.3 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

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机械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其主干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学、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等。

2.4 工业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工业工程专业要完成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服务)系统实习、工业工程专业综合训练、运筹学课程设计、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2.5 工业工程专业的修业年限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有条件的学生在按要求修满规定学分的前提下可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对不能在4年内按要求修完规定学分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后可以延期毕业,但修业年限最高不得超过6年。

2.6 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

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毕业时应修学分为176 个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模块35 学分,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类课程选修12 学分,学科公共课模块20 学分,专业基础课模块25 学分,专业课模块21 学分,专业选修课30 学分,实践教学33 学分。工业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工业工程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既有鲜明的工程属性,也有明显的管理特征。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对各种类型的系统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能够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解决和阐释,使系统优化,系统效率明显提高,并因此具备领导跨学科团队的能力[2]。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研究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工业工程学科的课程体系, 协调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与工程专业、管理专业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云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课程体系是平台式和模块式相结合的复合型结构。课程纵向设置包括公共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横向设置以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形成纵横交错的复合结构。

工业工程学科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数理统计、工程技术、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其研究领域从制造业扩展到商业、运输业、服务业及政府部门[3]。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其课程体系必须包括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大平台。

3.1 素质教育平台

包括公共必修课模块(35 学分)和公共任意选修课模块(不低于12 学分),这部分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也是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公共体育基础课、政治理论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

3.2 专业教育平台

(1)学科共同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I、高等数学II、线性代数与概率论、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学实验等5门课程20 学分。

(2)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机械制图、管理学、机械制造基础、运筹学、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基础工业工程、工程经济学等8 门课程25 学分。

(3)专业课模块。包括人因工程学、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控制欲质量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项目管理、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等9 门课21 学分。

(4)专业选修课模块。提供CAD 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微机原理与运用、市场营销学、应用统计学、控制工程原理、产品开发技术与管理、专业英语、供应链管理、工业工程专业系列讲座等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30 学分。

3.3 实践教育平台

(1)公共实践模块。包括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军事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毕业论文 (设计)等,共计11 学分等内容。

(2)专业实验课模块。包括普通物理学课程试验、工程力学课程试验、电工与电子学课程实验、数据库技术课程实验、运筹学课程实验、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实验、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等,共计12 学分。

(3)实习实践模块。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 (服务) 系统实习、工业工程专业综合训练、毕业实习以及本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等,共计22 学分。

4 问题及建议

工业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培养,培育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4]。虽然我们对云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修订和研究,力求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云南省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云南地处西南边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工业工程专业的认知程度有限,制造企业中几乎不设工业工程部门和工业工程师岗位,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对口就业困难。

(2)区域内缺少以集中化管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为工业工程教学提供高新技术教育训练平台的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学生少有机会接受工业工程专业先进技术培训和实践的机会。

(3)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由于教学经费的限制,学校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课程建设的需求,教学过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理论性、系统性、专业性、知识性,结合实际的案例式教学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训练不足。

要解决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①工业工程是系统的综合优化技术,是解决系统优化,提高系统效率的学科专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5]。要加强工业工程专业的宣传,让社会充分认识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②切实加强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业工程作为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学科,其生命在于实践。学校的实验室是学生实践的第一课堂。③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和部门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使该专业的学生广泛参与各种生产、管理和服务系统的运行过程,有机会运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获得系统优化并提供系统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和专业能力。

[1] 蔡虹,等.工业工程课程体系优化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5,1.

[2] 刘捷.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2014,2.

[3] 宋李俊.面向需求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4] 胡开顺,李帅,赵少勇,等.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

猜你喜欢

学分课程设计工业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学分美食
工业人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