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工艺学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2015-04-16

纺织科技进展 2015年4期
关键词:工艺学款式多元化

郑 攀

(河南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服装工艺学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郑 攀

(河南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针对本学院服装工艺学课程设置特点及教学现状,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出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阶段化,教学方式合作化,教学方法综合化,先进教具优化化,考评方法全面化”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就目前教学开展情况看,教学效果很好,利于多元化创新型高素质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

服装工艺学;教学改革;多元化;教学模式;实效

服装工艺学课程为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服装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通过对服装工艺的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对平面服装款式、结构设计的理解和设计合理化。该课程在服装专业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上承服装款式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将平面服装款式、结构设计成果立体化;下启服装品质检验课程,为服装品质检验提供素材,是一门融设计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特色课程。本学院服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虽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接轨的不断推进,服装行业对服装专业多元化创新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为顺应服装产业发展需求,本院对服装工艺学课程进行了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现状

1.1 课程设置脱节

服装工艺学是一门集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服装人体工程学等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课和验证实验课程。在本院课程设置中这些相关课程是相互独立、脱节的,课程安排采取分学期、分课程进行,或同学期同学时展开。如第2学期学习裤装结构,第3学期进行裤装工艺制作,知识之间存在长时间断层,不利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而在第4学期时男装结构设计与服装工艺学Ⅱ的男衬衫制作课程同时开始,这样在其第1节课要求男衬衫裁剪时,男装结构课的男装原型才刚讲完,男衬衫结构还未涉及到,尚无男衬衫放缝、排料、裁剪及制作。同时各课程教师之间沟通也比较少,这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囫囵吞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更为不够。

此外,课程设置与市场联系不够。服装工艺课程本是一门与市场联系紧密,向市场学习并接受市场检验的课程;但是在课程设置中并未安排市场调研,课程设置的内容往往一个款式,一套样板就能够完成一个学期的工艺学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学生与市场的脱离。同时由于学生对市场的关注度不够,不能以市场为导向做设计和工艺;设计的服装款式虽然极具创意性和艺术性,但并未考虑到设计的合理性,工艺的完成性和成衣的可穿性,所以最终导致设计失败。

1.2 教学方法单一

本学院服装工艺学课程的开展通常是由教师首先根据成衣实物或多媒体图片对服装缝制工艺流程进行讲解,然后准备材料进行上机示范,学生围拢观看老师操作,并根据老师的操作过程和方法模仿练习。同时采用多媒体对老师的操作过程进行录制和播放,供学生参考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服装制作基本工艺流程很有帮助,但由于该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只是对老师的操作过程和方法被动接受和单纯模仿,太过单一、死板。同时该过程还是单向不可逆的,故而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1.3 先进教具利用率不高

服装工艺课程的上课形式主要是由老师操作示范,学生围观学习,但是往往会因学生比较多而看不清楚,或看老师操作时清楚,自己练习时却又无从下手的情况。虽然已结合学校教学改革需要,将每个实验室都安装上多媒体和监控设备,以便通过多媒体图像化、直观化的优势,结合监控设备将老师的授课过程放大和记录,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很理想,最终导致利用率不高。首先,在老师和学生观念中多媒体只在理论课教室才用,而工艺课是实践操作课,练机器,做衣服,多媒体应用不多。其次,监控设备本身像素有限。在拍摄排料、裁剪和实物等比较大范围素材时还算比较清晰,但在拍摄缝制过程,特别是行针过程时不够清晰,无法作为素材应用。最后,通过多媒体放映的操作视频利用率不高,学生的问题只是某一点,而不是整个制作过程;但是为了找到这一疑惑点,却要观看整个视频或拖动到疑惑点,比较费时费力。相比之下,学生更愿意选择直接请教老师而非多媒体。

1.4 考评方法片面

按照学院考核要求,服装工艺学考试成绩为平时成绩和末考成绩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30%×[(平时1+平时2+平时3)/3]+末考×70%,其中平时成绩需要在整个学期给出3次,占综合成绩的30%,末考成绩为学生期末根据试卷要求完成的作品成绩,占综合成绩的70%。这种考评方式虽然兼顾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考评成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学习的上升或下降表现,但是整个考评过程均是以任课教师为主体,以其主观评价为主,不免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同时因忽略了学生的考评参与,不利于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发现问题能力的提升和检验问题眼力的训练。

2 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

2.1 教学内容阶段化

在多元化综合教学模式中服装工艺学课程分别按基础学习、拓展训练和创新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基础学习阶段为服装工艺学的入门和必经阶段,是服装创新设计的基础。虽然消费市场上服装款式随着流行趋势瞬息万变,服装制作工艺也随之不断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其如何变化、革新,也只是在经典款式和经典制作工艺上的增加或简化,所以掌握基础经典款式和工艺制作至关重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入第二阶段的拓展训练学习。由于市场上服装款式多样,各个部位的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仅仅掌握经典款式的工艺制作方法显然是不够的。但是基于学时限制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款式和工艺都为学生讲解到,这就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市场流行情况对服装制作工艺特别是重点部位的工艺方法进行调研、分解、再制作和工艺创新,从而增加知识积累为自主创新设计奠定坚实基础。创新设计阶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市场调研,自行选择学习课题[1],进行系列成衣的创新设计和制作,并通过参赛或布展来检验学习成果。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对服装工艺学知识的掌握由浅入深,由窄到宽,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所学知识与市场接轨,学有所用,为专业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2.2 教学方式合作化

合作化教学并不局限于服装工艺课与服装设计、结构、材料等课程教师的共同研究及教授与工艺相关的知识[2-3],而且更强调的是包括其他课程教师的参与和合作教学。如服装工艺学Ⅱ课程与服装结构设计、款式设计和服装材料学等课程的合作教学,是将服装工艺学Ⅱ课程安排在男装结构设计课程讲完男衬衫结构后开始,并由男装结构设计课教师在学生掌握男衬衫结构设计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一款成熟经典款式的1∶1结构图绘制,同时完成样板制作。工艺课开始即可依此样板进行放缝、排料和裁剪。这样经过结构课老师参与指导的样板能够保证样板的正确性,乃至成衣的可穿性、合理性,确保工艺课基础阶段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学生又能通过成衣的完成来验证和加深理解男装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

在男衬衫基础工艺方法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市场、品牌、大赛调研,以市场为导向,以服装品牌或大赛为设计制作对象进行系列服装款式、工艺的创新设计。同时在此过程中邀请服装材料学、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品质检验等课程老师全程参与,为学生提供指导,确保创新成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信心。

2.3 教学方法综合化

针对阶段化教学内容,结合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要求,在课程教学方法运用上,采用模块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多样教学方法。在基础学习阶段的教学方法上采用模块教学法,即将课程所学内容模块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在拓展训练阶段采用任务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市场或企业成衣款式、工艺调研,掌握更多工艺方法;建立服装各部位款式、工艺设计宝贵素材库,为进一步的成衣创新设计提供条件。创新设计阶段采用项目教学法[4],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某一服装品牌或设计大赛为对象,进行市场调研及资料搜集,确定创新学习项目,并完成系列服装的设计。在这一阶段学习中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为学生设计过程提供指导。

2.4 先进教具优化化

针对本学院先进多媒体教具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结合学院实训教室软件和硬件条件,对其使用进行优化,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首先,在教师使用上,一方面教师可根据理论授课内容制作可视化PPT教案,将传统板书融入到多媒体教案中,不仅节约板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同时图像化、色彩化、可视化理论内容更能吸引学生学习和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可对实践操作过程进行清晰录制,并对录制的学习素材进行剪辑整理,配以字幕解释。同时将这些优质的学习素材放置于学院网络学习平台,资源共享供学生下载学习。

其次,在学生使用上,特别是在拓展学习阶段和创新设计阶段,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自己的调研结果和设计想法生动形象地展现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实现学习资料和创新思想共享的同时还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创意,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2.5 考评方法全面化

对于服装工艺学课程的考评,考虑到考评结果的过程化、全面化、客观化,采用了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相结合、专业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任课教师和合作教师集体考评、市场考评相结合的全面综合考评方法。

服装工艺学课程是一门动手实践、操作课程,过程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对课程学习的考评单看结课作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相结合,对学生各个阶段学习的过程也进行考评,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在考评主体上由任课教师单一评价转化为多元化考评主体的参与。即考评时由学生通过多媒体和实物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并进行自评;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看法作出互评[5],给出中肯的考评成绩;任课教师和不少于两位相关课程教师对其进行集体考评。此外,对于创新设计阶段的学习成果,需要与市场接轨,接受市场的检验,如参加企业项目并接受企业验收,或通过布展形式进入学校小市场,由学生、其他教师和学校生活人员等消费者进行考评。

3 结语

针对我院服装工艺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不足,建立了多元化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模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渐进过渡到主动创新学习,使教学模式由单一的教与学转化为多元化“教→学→教”的循环可逆模式。就目前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主动联系市场,具备发现问题的眼光,并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教学效果很好。相信如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定能完成多元化、自主学习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 朱新荣,何 泉,杨 柳.基于“整体性学习”的研究生生态建筑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4):107-111.

[2] 何利利.试论如何在教学中将服装结构与工艺进行融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224-225.

[3] 王海阳.高校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方法与改革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5):102-103.

[4] 李晓燕.项目教学法在“服装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纺织服装教育,2014,(1):59-61.

[5] 吴永红.服装设计专业立体裁剪技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3,36:79-81.

Practice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on Costume Techniques

ZHENG Pa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China)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of market-oriented,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ontent phased, co-operativ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integrated, advance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ai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was proposed for the features and teaching situation of costume techniques.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goo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 favor of a diversified and innovativ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stume techniques; teaching reform;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effect

2015-04-16;

2015-04-23

河南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PUYB40)

郑 攀(1985-),女,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E-mail:zhengpa913@163.com。

G710

B

1673-0356(2015)04-0089-03

猜你喜欢

工艺学款式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Dream Bag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藏族工艺学的历史渊源及其相关藏文伏藏文献概述
最火的单品款式
高职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