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浩治疗儿科疾病“扶阳”思想浅析

2015-04-16高军指导孙浩仪征市中医院江苏仪征211400

江西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孙老扶阳调理

★ 高军 指导:孙浩 (仪征市中医院 江苏 仪征211400)

“臣”字门中医儿科始创于清代中期的18世纪末,太平天国时期。二代传人朱冠臣以北宋“儿科之圣”钱乙的临证要诀为指导,从五脏补虚泻实出发,注意柔润清养,补运兼施,攻不伤正,化裁古方,以达切合临床应用之功。五代传人孙浩,2008年、2012年被评为第四、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笔者有幸成为孙老的第一批师承弟子,老师涉病多广,临证治法得当,用药独特,每多奇效,医术精湛,尤于儿科独擅其长,与北之刘弼臣遥相呼应,二者同出师门,又各有特点。“臣”字门中医儿科学术思想比较丰富,在临证时将“扶阳”视为第一要义,值得探讨。

1 “扶阳”的涵义

扶阳思想源于内经,《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中的“气”即指的是“正气”,是“阳气”的具体体现。《经籍篡诂》解释“扶”为护也、助也、治也,有保护、帮助、调理之义。《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寒者热之”以及“虚则补之”等论,“扶阳”思想即肇于此。历代医家对“扶阳”有不同理解。多数医家常常因为阳气易伤而把扶阳片面理解为温阳,这是对扶阳法的片面看法。张氏以“扶阳不忘补阴”治疗阳气虚弱、虚寒病证等,在方证用药上明显体现扶阳,同时补阴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认为气虚、阳虚、火衰都属扶阳方法的范畴[1]。《伤寒论》中“扶阳”还包含预防思想。所以“扶阳”思想包含病时“温阳”“补气”,未病时预防养生及病后的调摄。可见扶助阳气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发生及调摄养生[2]。

2 “扶阳”思想在“臣”字门儿科中的体现

孙浩老师长期躬身医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孙老认为“扶阳”在儿科疾病治疗中主要表现为对脏腑“阳气”“正气”的补充与调理,还包括疾病后期的饮食调理以及未病时的药物调理。

2.1 治疗脾胃疾病 孙老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胃之阴阳亦很薄弱,在治疗小儿脾胃气虚时,应先扶(扶:指扶助脾胃之气,即小补、清补之谓)后补。在治疗小儿食积、呕吐之类的满证时,孙老认为,小儿胃气较弱如残薪之火(意指火力不足,即消化功能较差),只宜温养而不宜散发,尚待添薪助火以增强熟腐之力。在治疗小儿阴虚证时,必须阴中潜化,毋遏脾胃之阳。保护脾胃之气,促进生化之源[3]。

2.2 治疗肺系疾病 孙老认为小儿肺系疾病(肺炎喘嗽、乳蛾、哮喘等)临床表现虽各有异,但总不越乎肺气的病理变化;善治者只需了解特点,辨清证候,不外调其气机、适其寒温、理其虚实而已;惟小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寒热虚实易于转化,遣方用药必须灵活应变,防患未然,并始终注意维护正气。尤其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提出“宣肺而不耗气,通腑而不伤正”,缓解期哮喘属肺虚者,补肺不若健脾,虚则补其母,在健脾的同时适当补肾,补肾又重在温肾,以求补火生土,土旺生金效果更佳[3]。

2.3 麻疹后期的治疗 麻疹历经初热、出疹、回没三个阶段,内伤脏腑,外损肌腠,对儿体的元气、阴津都有不同程度的损耗,补气益血,重在健脾败毒……小儿为稚阳稚阴之体,麻疹大症之后,元气更加不足,往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白自汗,虚热频生。孙老认为麻疹既易伤阴,气血亦同时受耗,补益气血应着重补脾胃之气,脾胃健旺则生化有权,气血自能和顺,而阴阳亦复交泰[3]。

2.4 治疗五迟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疾病。《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孙老认为治疗此病宜先天之肾气和后天之脾气同补,补后天意在资养先天。

2.5 治疗慢性紫癜 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之“汗血”(亦名“肌衄”)“虚斑”“阴斑”一类疾病(如伴有鼻腔、齿龈出血,亦可统称“衄血”)相类似,其病因医家多从“阴虚”立论。而孙浩老师根据“脾统血”“脾常不足”的理论指出本病反复出血不止,营卫、脏腑损伤,加之小儿饮食失调,化源匮乏,以致气虚不摄,血溢于脾主部位(四肢肌肉)而为斑。伴有鼻衄、齿衄者,虽与肺、胃有关,但大多是母病及子,当从脾(补益脾气为主)治之。

2.6 病后调理 “稚阳稚阴、易虚易实”是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治疗得当“易趋康复”。小儿脏腑娇嫩,脾胃之阴阳亦很薄弱。根据以上特点孙老注意恙后调理脾胃,而“食补”多以“清补”为主。《内经》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的观点,平温性的食物可以起到补充阳气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谓:“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现代营养学提倡“清淡饮食”,清淡体现的是阳的一面,是有利于人体阳气的饮食方式[4]。

3 典型病例

张某,男,4岁,两秋发疟数次,疟止后,口馋贪食,食时精神抖擞,食后呆如木鸡,半月来怠惰不嬉,大便量多,状如腐渣。刻见面色黄浮,手足欠温,腹胀大,晨起稍消,舌淡苔白,脉象濡细。证属疟久伤脾,脾弱而胃强,能纳不能运,宜升发脾阳,健补中州,拟补中益气汤主之。

一诊:潞党参、茯苓各9g,炙黄芪、炒白术、炙升麻、柴胡、煨白芍各6g,广皮、炙甘草各2.4g,焦山楂9g。3剂。嘱节制饮食,吃松软易消化食物。

二诊:药后脾阳已苏,手足转温,神疲较振,腹胀稍松,大便黄濡,苔、脉如前,原方去升、柴,加炮姜3g,肉桂1.5g焗服,白芍加至9g。继服3剂。

三诊:大便成形,腹胀已消,精神恢复正常。停服中药,嘱早、晚各进红枣姜糖汤1次(取鲜姜1片,纸裹浸湿,置火上烤熟入煎,亦可食枣数枚),以善其后。

按语:患儿久疟伤脾。脾气虚,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可见面色黄浮,肢倦乏力,喜静懒动;脾阳不振,中州失于温养,不能腐熟水谷,可见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量多,状如腐渣;清阳不能温熏四肢可见手足欠温;口馋贪食,食时精神抖擞,食后呆如木鸡乃是胃强脾弱之征。舌淡苔白,脉象濡细,乃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故治疗宜升发脾阳,补益中气。首用补中益气汤,先复中州之运化。运化既复,脾阳渐苏,加用炮姜、肉桂以振奋脾阳,升、柴性辛易散阳气故去之。加重白芍用量一以柔肝、平肝以防肝木侮土,二合甘草酸甘化阴,阴阳并补。后期枣、姜、糖属于食疗清补之品,遵“辛甘化阳”之旨,长期服用缓缓温补中阳,以善其后。该病例从药物的治疗到后期的食疗都体现出“扶阳”的思想。

4 讨论

扶阳思想始于《黄帝内经》。《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平衡阴阳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寒者热之”以及“虚则补之”等论,“扶阳”思想即肇于此。《经籍篡诂》释“扶”为护也、助也、治也,有保护、帮助、调理之义。历代医籍中论述扶阳气并非局限于温阳。《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学说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均是因为“正气不足”,而“正气”,正是“阳气”的具体体现。张氏以“扶阳不忘补阴”治疗阳气虚弱、虚寒病证,是阴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在方证用药上明显体现扶阳,认为气虚、阳虚、火衰都属扶阳方法的范畴。《伤寒论》中扶阳首先重视保护人体阳气的充盛,同时还包含预防思想。《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可见扶阳可以帮助人们预防、治疗疾病及调摄养生。

孙浩老师长期躬身医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汲取经典中“扶阳”思想的精髓,结合儿童“稚阳稚阴,易虚易实”这一生理、病理特点,认为“扶阳”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主要表现为对脏腑“阳气”“正气”的补充与调理,还包括疾病后期的饮食调理。他灵活运用此理论治疗小儿多种疾病取得较好效果。

[1]沈元良.景岳扶阳重阴中求阳[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8):551.

[2]邹澍宣,罗洋.《黄帝内经》之扶阳思想阐微[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1):6.

[3]孙浩.医学存心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4]羊长青,胡雯.浅谈扶阳思想在营养学气味学说中的应用[J].山西中医,2008,24(10):50.

猜你喜欢

孙老扶阳调理
长寿老人的“快乐大餐”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过劳肥”的中医调理
流翔高钙系列肥 我能土壤调理剂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松鼠爷爷”的趣味生活
六旬老人的追影梦
百岁老人的“养生大餐”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谈扶阳派唐农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从共振原理看扶阳理论的治病机理及其对血管性痴呆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