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2015-04-16刘建红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内心病情病人

吴 香 刘建红 龚 萍

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吴 香①刘建红①龚 萍①

目的 分析研究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 1月—2015 年6月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126 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达97.5%。结论 有针对性的优质心理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恶性肿瘤 心理护理 心理特征 效果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新增癌症病人约有1 300万人,2008年全球约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到2030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预计将达到1 150万人,其中中国癌症病人死亡人数将达到360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33%[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寿命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晚期肿瘤患者病情重、病期晚、进展快、预后不良,躯体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同样在心理上也易产生抑郁、悲观、消极、绝望等问题,所以观察分析研究每个病人的心理特征,从而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在躯体治疗外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实施个体化优质护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使他们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为他们创造一个融洽、轻松、舒适的住院环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将我院2014年 1月—2015 年6月对126 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及实施优质心理护理的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6例中男性72例,女性54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56.6岁。全部病例均在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上确诊为恶性肿瘤。纳入研究病人均神智正常,意识清楚,既往无心理疾病及精神疾病史。治疗方式:化疗89例,放疗37例。肿瘤类型:肝癌28例,肺癌26例,胃癌32例,乳腺癌16例,直肠癌10例,结肠癌14例。所有纳入实验研究的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2 结果 通过对126例病人的心理特征分析,并给予相应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95.5%的病人在心理、生理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生存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26个月,平均13.1个月,比预计有明显的延长。护理满意度达97.5%。

2 心理特征

2.1 怀疑恐惧心理 在恶性肿瘤确诊之时,患者往往带有难以接受心理,不相信自己会患肿瘤,有时还会对医生的诊断产生怀疑,难以接受和面对现实。甚至有些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感,治疗的依从性也相应降低,很多患者得知自己已经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内心易产生极度恐惧心理。加之肿瘤治疗时间长、疗效差,患者长期处于害怕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担心治疗无效,害怕面对死亡,从而出现焦虑、失眠、烦躁、食欲下降等负面情况,对晚期肿瘤患者来说,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患者身心的恢复,影响治疗效果。

2.2 抑郁焦虑心理 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医生是否直接告知患者本人病情还是由患者家属转告,一直困扰着医生和家属。赵欣欣[2]等对12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进行对照研究,发现不知病情组与告知病情组相比,焦虑抑郁情绪更严重。所以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我们建议家属尽早告知患者病情,稳定患者情绪,提高姑息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2.3 悲观失望心理 病人在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后,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甚至有些病人在得知病情晚期,极易出现绝望,心情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治疗效果差的病人,治疗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放弃治疗,直接面对死亡的心理;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内心脆弱的病人甚至会萌生自杀的想法。

2.4 依赖抗药心理 病人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自己的病情慢慢了解,内心也开始慢慢接受自己患病的现实,心情相对逐渐趋于平稳,对治疗也充满了信心。然而有些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内心缺乏安全感,盲目依赖药物治疗,产生要求过多使用提高免疫辅助用药,错误产生用药越多,疗效越好的想法,未能认识到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3]。

3 心理护理

3.1 抑郁焦虑愤怒心理的护理 病人在得知自己被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之后,内心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不能面对和接受现实,内心压抑,情绪低落,甚至有些内心焦虑急躁,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公平,情绪无处发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将会把愤怒的情绪无故发泄到其他人的身上。在这个时期[4],医护人员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宽容和理解,使患者情绪稳定,通过语言沟通或肢体拥抱的方式,给予病人足够的安慰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并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交代患者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积极辅助性的心理安慰、疏导,及时排解不良心理,稳定患者情绪。

3.2 悲观怀疑恐惧的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情重、病期晚、预后差等情况后,内心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悲观失望心理,甚至有些病人对疾病感到恐惧。在这个阶段医务人员一定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耐心地倾听病人的内心想法,了解病人的感受,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考虑,让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重视和关心,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为医患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通道。此外,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医生应向患者充分介绍病情,使患者充分认知和理解,医患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感,提高治疗效果。

3.3 晚期疼痛的心理护理 有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多发转移,甚至有些存在骨转移,患者将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此时,医务人员应该首先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待疼痛缓解后,应给予病人足够的心理安慰和疏导,向病人系统讲解必要的疼痛知识,及疼痛产生的原因,出现疼痛后需要做哪些必要的措施,除服用药物止痛外,给予患者几种常见的心理护理措施:(1)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肌肉训练,保持内心情绪稳定,消除不良的情绪,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2)采取肢体接触性的护理方式,使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充分的亲密感,通过肢体接触,从而使患者的肌肉得到放松,从而减轻疼痛感;(3)通过与患者的沟通谈心之机,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患者对自身疼痛症状的关注度,从而减轻疼痛感。

3.4 疾病晚期的心理护理 随着病情的进展,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疼痛、衰弱,疲乏的躯体症状逐渐明显,厌食、营养不良、恶病质、不能活动产生的褥疮等并发症不断出现,孤独、寂寞、不安、恐惧等的心理反应不断加重,患者容易产生一种无助和茫然感。该阶段我们应该给予患者的足够温暖的心理关怀,鼓励患者尽可能地进行一些适量的活动,保持一定的机体功能,同时亲人应给予患者力量、关心和安慰。对于终末期患者,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选择,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给予患者应有的尊严,尽量缓解其疼痛感,鼓励家属亲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伴患者,让患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享受人间的真情,从亲友、同事的问候中,使患者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综上所述,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是一个内心极度脆弱的群体,医务人员在同患者沟通和交流之时,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内心变化,应该记录并分析研究每个病人的心理特征,并给予相应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有耐心和有责任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绝望的心理,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病痛,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使患者在疾病晚期心理、生理等护理方面得到满足。

1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ly,prevalence 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 worldwild in 2008[EB/OL].[2013-11-20].http://globocan . iarc.fr.2013-11-20.

2 赵欣欣, 刘祖望, 郭静波,等. 病情告知对肿瘤晚期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影响的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 2013, 21(12):2815-2817.

3 孙风仙, 曹延平. 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前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07,(31):749-751.

4 郭春明, 邓小芹. 浅谈心理护理与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关系[J]. 中医药导报, 2007, 13(2):64.

·本文编校 曹家和·

2015-08-16)

①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南京市 210009

猜你喜欢

内心病情病人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谁是病人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