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12例临床分析

2015-04-15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7期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肝素

刘 宇)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401220)



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12例临床分析

刘 宇)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401220)

肺癌;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分析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来自深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学特征,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据美国统计,每年有30万至60万人发病,病死率高达30%,死亡人数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1]。PTE的病因复杂多样,以深静脉血栓形成、肿瘤、手术、骨折外伤等常见,本文就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明确诊断的肺癌合并PTE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56~82岁;肺腺癌8例,肺鳞癌3例,非小细胞癌肺癌1例(具体分型未定);Ⅱb期1例,Ⅲb期5例,Ⅳ期6例。诊断PTE前已明确肺癌9例,针对肺癌的治疗,其中1例行手术,1例行靶向治疗,2例行化疗,5例保守治疗。PTE与肺癌同时发现有2例,以PTE为首发表现后诊断肺癌1例。

1.2 诊断依据 肺癌诊断均有病理学依据,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2009年制订的TNM分期标准。PTE的诊断均符合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制订的《急性肺栓塞诊断与管理指南》标准[2]。

1.3 临床特点

1.3.1 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者9例,咳嗽、咳痰者4例,胸痛者3例,晕厥者1例,咯血者1例。体征血压下降者(<90/60 mm Hg)1例,口唇发绀者4例,颈静脉充盈者3例,肺部干湿啰音者4例,心房纤颤者2例,下肢不对称水肿者3例。

1.3.2 合并疾病 高血压6例,深静脉血栓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冠心病3例,心房纤颤2例,糖尿病2例。

1.3.3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心脏超声、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胸部增强CT或CT肺动脉造影。12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均高于正常值(大于500 μg/L)。血气分析PO2<80 mm Hg 10例,PO2<60 mm Hg 2例,PCO2<35 mm Hg 3例。心电图心房纤颤2例,窦性心动过速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ST-T改变4例。心脏超声正常2例,右房增大3例,左室增大1例,右室增大1例,肺动脉高压5例,其中轻度4例,重度1例。下肢血管超声发现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患者胸部增强CT或CT肺动脉造影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肺段动脉阻塞或充盈缺损。

2 治疗与转归

本组病例中,1例血压下降患者考虑为大面积肺栓塞,进行了溶栓治疗,方法为尿激酶20 000 U/k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2 h滴完,其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但因并发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死亡。3例患者选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监测血浆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为2~3,单用华法林维持,其中2例出现眼结膜出血、鼻出血、皮下淤斑等现象,停用华法林后好转,以后改为低分子肝素单独抗凝治疗,仅出现注射部位小面积淤斑。8例患者单独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总体好转11例,死亡1例。

3 讨 论

PTE是肺癌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2%~3.83%[3],严重影响了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肿瘤作为PTE的高危因素已得到广泛认同。任何可以导致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流淤滞的因素都可能使患者发生PTE[4-5]。本组资料中,肺腺癌8例,占66.67%,其次为肺鳞癌3例,占25.00%,这与既往报道大致相同[6],提示腺癌更容易合并PTE,原因考虑与其分泌黏液素有关。同时从本组资料可见11例(91.67%)患者处于Ⅲb~Ⅳ期,提示晚期肿瘤更易发生PTE,这在多数研究中已得到证实[3]。(3)治疗干预相关危险因素。肿瘤治疗的多样化在给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亦增加了PTE发生的风险。手术治疗,由于麻醉导致血流缓慢,手术直接破坏血管,术后制动、止血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有研究显示肿瘤患者术后30 d内的首位死亡原因是静脉血栓栓塞症,而非出血[7]。化疗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凝血抑制物的减少促发PTE的发生[8]。晚期肿瘤患者静脉置管等有创操作的增多亦增加了血栓发生的风险。

在本组资料中有1例患者是以PTE为首发表现,之后才诊断肺癌,这提醒医生PTE不仅是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有时可能为隐匿性肿瘤的一个信号。肺癌合并PTE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多样,与肺癌及其并发症多有重叠,临床上容易漏诊及误诊。本组病例中患者多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典型的肺栓塞三联征(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在本组病例中没有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本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以晕厥为主要表现,考虑为较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导致循环压力突然下降,产生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所致,这也提醒医生,对于晕厥的患者除考虑心源性、脑源性晕厥外,还需考虑PTE的可能。

PTE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积极的溶栓及抗凝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溶栓可以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降低PTE的病死率,但溶栓治疗引起出血风险较大,本组资料中1例患者因考虑大面积肺栓塞进行了溶栓治疗,但最终因并发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死亡,这提醒医生溶栓需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小心、谨慎进行。最近,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第9版的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栓治疗指南中建议急性PTE患者合并低血压,可采用溶栓治疗,否则不推荐溶栓治疗[9]。大量研究表明,抗凝治疗PTE较为安全。非肿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建议使用华法林,优于低分子肝素,但对于肺癌合并PTE患者因华法林需频繁监测INR,与很多药物有相互作用,出血风险更大,侵入性操作前需停用等因素限制了其在肿瘤患者中的使用。本组病例中2例患者因为使用华法林后出现出血风险而停用,可见华法林在肺癌患者的抗凝治疗中相对受限。另外,有研究证明,低分子肝素可能具有调节肿瘤增殖、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等抗癌作用,较华法林能够更好地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复发机会,出血风险并未增加[10],与肝素相比又能够避免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故临床上常选低分子肝素作为肺癌合并PTE的抗凝药物,这也和ACCP的最新观点一致[9],疗程3~6个月,若肿瘤进展或持续存在高危因素,可考虑长期抗凝治疗。

综上所述,肺癌合并PTE的患者在高危因素、治疗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临床医师需加以注意,在临床工作中若遇肺癌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等情况,需警惕合并PTE并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一旦明确诊断,需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溶栓、抗凝方案。

[1]刘蕾,马壮.住院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0年诊治情况变迁[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567-1568.

[2]Konstantinides SV,Torbicki A,Agnelli G,et al.2014 ESC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Eur Heart J,2014,35(43):3033-3069.

[3]谢灵敏,韩锋锋.肺癌与血栓栓塞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4):430-432.

[4]姜艳,沙吉达·阿不都热依木,热娜古丽·艾则孜,等.不同复杂性疾病的血栓前状态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6):822-824.

[5]刘贤兵,徐小华,陈晓萍,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和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64.

[6]杨玲,王颖,王赫,等.肺癌与血栓栓塞性疾病[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0):4419-4422.

[7]李圣青.肿瘤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5):400-404.

[8]崔志刚,孔棣.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1):97-99.

[9]Kearon C,Akl EA,Comerota AJ,et al.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TE disease: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9th ed: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Chest,2012,141(2 Suppl):419-494.

[10]许小毛,王辰.肿瘤与静脉血栓栓塞症[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5):344-347.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7.067

B

1672-9455(2015)07-1025-02

2014-10-15

2015-01-12)

猜你喜欢

华法林抗凝肝素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华法林导致皮肤坏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