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俭节约思想:从毛泽东到习近平

2015-04-15刘海霞饶旭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央文献出版社江泽民浪费

刘海霞,饶旭鹏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勤俭节约思想:从毛泽东到习近平

刘海霞,饶旭鹏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共产党的历代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担负的历史使命,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精神,提倡勤俭为民、勤俭建国。本文梳理了毛泽东等历代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勤俭节约思想,以期为新时期继续坚持和弘扬勤俭节约提供重要借鉴。

勤俭节约;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始终坚持、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提倡勤俭为民、勤俭建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发展史。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和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

一、毛泽东的勤俭节约思想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战略家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场景中,留下了大量手稿、重要指示和讲话,其中饱含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思想。

1.节约开支,支持革命,反对贪污浪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军费紧张,财政困难,毛泽东主张节约开支,支持革命,反对贪污浪费。他指出:“一切可节省的开支,如客饭,办公费,灯油杂费,都尽量减少。”[1]2139“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2]134毛泽东非常痛恨生产生活方面的铺张浪费和贪污腐化行为,他说:“若干干部起了霉,要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才能恢复健康。……轻者批评,重者处罚,决不可对他们纵容。”[3]690-691“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2]13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了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工作作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告诫全党:“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1438-1439

2.增产节约,发展生产,建设新兴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发展生产,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毛泽东提倡勤俭节约,发展生产。他说:“反对任何人对生产生活资料浪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4]1316毛泽东意识到,进行大规模的建设,需要长期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他主张“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5]447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要使中国走上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勤俭办一切事情,要执行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5]447毛泽东认为,勤俭建国,需要全民总动员,他说:“我们六亿人都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6]240不仅如此,毛泽东一直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坚持节约,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五六十年代,他提出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俭口号,他的一件睡衣上密密麻麻地打着73个补丁,既是他注重勤俭节约的历史见证,更映衬出他身体力行、艰苦朴素、勤俭治国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的勤俭节约思想为后来者的接力传承和发扬光大找到了正确方向,积累了历史经验。

二、邓小平的勤俭节约思想

青年时期的邓小平就特别注重勤俭节约,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他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依然秉承和发扬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1.节减开支,建设工业

邓小平在青年时期就是勤俭节约的典范,他旅欧勤工俭学,萌发了勤俭建国的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后,他一直坚持、发扬并践行勤俭节约思想,并赋予其时代内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积累资金,进行工业建设。邓小平认为,勤俭节约在积累资金和工业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勤俭节约下来的资金就是一块“好钢”,一定要把它用在“刀刃上”。他“要求财政工作人员要善于节约,善于把钱用到主要方面去。”[7]200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工业建设,而要“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7]197,积累工业化资金。积累工业化资金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节减国家机关经费,精简国家行政机构。”[8]272邓小平还认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仍然需要坚持和弘扬勤俭节约精神。他看到,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工业发展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依然贫穷落后,“在贫穷的基础上不懂得勤俭建国,这个国是建不好的。”[7]262-263

2.秉承勤俭,实现四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在他的正确倡导下,我国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他秉承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主张发扬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实现四化。他坚决反对党的领导干部铺张浪费和损公肥私,不与群众同甘共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行为。他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相当大的目标,要相当长的时间”[9]769,不允许我们铺张浪费。要真正实现四个现代化,“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目标不能达到。”[9]785邓小平认为,勤俭节约是是实现民富国强的强大动力。他指出:“下个世纪中叶,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将要发展到一个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勤俭办一切事情,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10]2-3邓小平还主张通过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号召人们树立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牢固意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他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11]306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勤俭节约思想的基础上,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为我国实现温饱的战略目标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江泽民的勤俭节约思想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在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了对“三步走战略”的接力传承和继续追逐,明确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接力勤俭传统,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也有了较大改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有限,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生产再多的社会财富在庞大的人口面前都显得微乎其微。要完成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没有全党全国人民长期的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即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仍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好传统。”[12]216全面解决温饱、建设小康社会仍然需要坚持勤俭建国的方针。

2.弘扬勤俭朴素,反对挥霍浪费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党员和干部淡忘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江泽民忧心忡忡地指出:“一些人沉溺于物质享受,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令人触目惊心。”[13]238江泽民担心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可能会成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绊脚石,可能会把我们的国家引入绝境,陷入不可解脱的危机,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末,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12]215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为此,江泽民指出,“没有任何理由铺张浪费、挥霍国家和人民的钱财。”[14]617-618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续保持并发扬,“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15]621-622

3.节约开发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然而,“发展=经济增长=GDP增长”观念指导下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资源的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江泽民对此表示深深的忧虑。他认为,要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的互利共赢与多元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15]464为此,他指出,“经济发展要注重优化结构,要坚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15]533我国有十二亿多人口,资源能能源非常有限,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如果人口失控,再加上过度开发自然,生态环境必然会遭到破坏,“这样的发展不能持久,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难题。”[15]461江泽民在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追求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进程中,始终追寻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的足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成为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

四、胡锦涛的勤俭节约思想

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提高,但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仍然需要我们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1.发扬勤俭作风,反对铺张浪费

应当肯定,与20多年前相比,我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事实没有变,仍然需要继续保持勤俭建国方针。这并不意味着要人们过“苦行僧”似的生活,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我们提倡勤俭节约,“要保持那么一种革命精神、那么一种勤俭作风。”[16]627因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仍然不能丢。”[17]875为此,胡锦涛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不能忘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2.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为实现这一发展,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环境压力加大,环境污染严重。如果资源能源继续被肆意消耗,被恶化的生态环境不能尽快得以改善,那么我们的资源能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难以承受,科学发展观将难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为此,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非常及时地做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胡锦涛说:“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现代化战略的突出位置。”[18]24为此,他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19]48-49不仅如此,我国于2004年发出了《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从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坚持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胡锦涛对勤俭节约、节能环保的倡导,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和重视。

五、习近平对勤俭节约思想的倡导和践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如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两词高频出现并得以反复强调,这透射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加强烈的勤俭自觉。2013年1 月22 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引发了全国人民对勤俭节约这一固有美德的强烈共鸣、深切关注、热烈讨论和衷心拥护。

1.弘扬勤俭新风,建设节约型社会

自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成就巨大,但也出现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生产生活中浪费尤其是“舌尖上的浪费”惊人。统计显示,我国每年餐桌浪费多达2000多亿元,浪费的粮食可养活2亿人。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社会上不仅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奢靡之风、奢华之风也很甚。市场上有卖到39000元一条的香烟,15万元一斤的大闸蟹,几万、十几万元一桌的宴席,160万元一筒的普洱茶,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元的名车名表等,很多人趋之若鹜。此外,一些地方,兴建豪华楼堂馆所、迎来送往、前呼后拥、筹光交错等奢华、奢靡之风频频上演。习近平指出:“我国餐饮浪费包括其他方面的浪费现象和奢靡之风令人痛心!”[20]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适当享受一下无可厚非,但是过犹不及,弄到奢靡、浪费、泛滥的地步就会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而且还会有亡党亡国的风险。古人说的好,“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俭节者昌,淫佚则亡”。这些古训共同指向一个焦点,即崇尚勤俭节约还是奢侈浪费关乎民族的兴亡,决不可视为生活小事而掉以轻心。

2.整治贪污浪费,真抓实干重成效

不良社会风气和工作作风是贪污腐败和铺张浪费现象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如果任其发展,恐其造成亡党亡国决不是危言耸听。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对“四风”等重要讲话与中央领导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遥相呼应、一脉相承,是对贪污腐败和铺张浪费现象等不良社会风气和工作作风的强烈回击。习近平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对“四风”,真抓实干,注重成效,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首先,宣传引导是前提。在全党全社会,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价值观,使勤俭成为一种自觉、一种文化,成为人们的实际行动,成为一种社会正气。习近平指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其次,抓紧、抓实、常抓。整治贪污腐败和铺张浪费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关键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勇气抓紧、抓实、常抓不懈。“要来真格的。不痛不痒,四平八稳,落不到实处,不如不做。”[21]因此,要“坚决防止走过场。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等于白抓。”[21]最后,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是关键。制度是激励或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制度,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习近平认为整治贪污腐败和铺张浪费,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点,以完善公务接待、财务预算和审计、考核问责、监督保障等制度为抓手,努力建立健全立体式、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21]

3.净化政治生态,倡导勤俭为民

紧紧围绕“人民利益”开展一切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然而,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奢侈浪费之风,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利用公款东拉西扯、胡吃海喝,铺张浪费、纸醉金迷,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也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习近平主张净化政治生态,勤俭为民。他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0]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时刻想到人民的冷暖安危,“多想想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多做一些急人之困的工作。”[20]同时,“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力戒奢靡之风,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1]

千百年来,勤俭节约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它以其内在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人们所推崇,一直被视为持家之宝、兴业之基、治国之道。纵观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们党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17]81勤俭节约思想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中,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顽强进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法宝,深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可弃传家宝。

[1]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9]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3-01-23(01).

[21]光明网.习近平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EB/OL].http://www.gmw.cn/xueshu/2013-08/09/content_8563055.htm2013-08-09/2014-06-01.

[责任编辑:陈如松]

2015-03-0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及其防控机制研究”(11CZZ027);“西北民族地区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机制研究”(12CSH008);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2014A-040)

刘海霞(1977-),女,甘肃陇南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理论、政治学研究;饶旭鹏(1976-),男,甘肃庆阳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D232

A

1007-9882(2015)02-0022-03

猜你喜欢

中央文献出版社江泽民浪费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不浪费
主题类图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浪费等于扔钱
江泽民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书讯
书讯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