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环境下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析

2015-04-15李奎刚王晨艳

关键词:责任感医学院校医学生

李奎刚,王晨艳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新环境下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析

李奎刚,王晨艳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当前,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术,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社会责任感是医学生医德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影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和加强其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人人尽责,每个公民要具有强烈的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后备力量,他们应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医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承担着保障医学发展和维护人们健康的重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前复杂的医患关系上,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势在必行。

一、加强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意义

医学作为一特殊学科,它是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集中体现,对每个社会成员负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长,原先大多患者不注重维护自身权利,而现在注重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然而有些患者盲目、无知地“维护”自身的权利,致使医患关系紧张,这弱化了一些医务人员对患者、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因此,在当前医患关系处于白热化的状态下,要想正确的处理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必须医德高尚。社会责任感是医德的体现之一,因此,高尚的医务人员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重点强调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需要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被社会认可、且回归社会,这要求医务人员各个方面都要提高,尤其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意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术这是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目的,但也必须具有对社会、对病人负责的意识,仅有医术,医德低下,将不是一位合格的医生,因此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总之,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条件。

二、影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

1.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受网络的影响。当今网络的飞速发展影响着人们价值理念的形成。网络促进了医学发展,医务人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互动,探讨治病方案,共享丰富的医学资源,提高医疗水平。同时,也为患者治病带来了便利,如患者可以通过网上挂号,或患者在网上显示自己的病情,医务人员会推荐一些药物。当今的大学生离不开网络,时时刻刻受网络的影响,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博大精深的知识,因此,医学生在学习时能够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互动交流,这样会使他们增强自我学习能力,这些是网络环境给医学生价值观形成带来的有益之处。与此同时也带来不利之处,网络具有时空性和虚拟性特点,致使人们之间交往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彼此知晓对方,医生为病人看病更需要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因此,面对面的询问病情这是医患之间所必须的,若过度的依靠网络,这将不利于患者治疗、医患关系正确对待和合理处理,会使医患关系比较紧张,难以达到理想的医患关系。医学生培育社会责任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西方腐朽、贪婪网络文化的侵入对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负面影响,这样会导致医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使医学生难以树立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2.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其日益紧密相连,但也存在格局,出现了多元文化的局面。民族不同,种族不同,但文化是共同的财产,具有共享性,它们是和谐有序、共同推进的。价值观的形成受文化的影响,正是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使人们的价值观趋向日益多元,社会责任感理念的树立日趋广泛。医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多元文化紧密相连,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对医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比较复杂。文化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医学生形成正确的理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受到影响。如消费文化对我国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比较功利化;贫富差距的加大,使拜金主义日益严重,这些深深影响着大学生,同样也对医学生存在极大影响,这将影响着他们树立为社会负责的意识,阻碍社会责任感理念的确立。付出大于收获,听到抱怨,受到报复,这是医务人员可能要经历的,这样就导致不良的事件发生,如收红包、私自门诊等。这些不当的社会现象对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会导致他们社会责任感缺乏。再有一些医务人员存在利己主义,无奉献意识,职业道德匮乏,从而缺乏对社会负责的意识,也深深影响着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影响着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不仅要达到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要使其具有浓烈的、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能够使大学生对社会负责,树立了社会责任感,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网络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下,大学生自我意识提高、辨别事物能力提升,然而很多院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不注重发挥学生自身的特点,仅仅以课本为主对他们进行教育,甚至所讲内容与现实不符,这样导致受到的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在教学方法上比较传统,缺乏吸引力;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事物的风格,同样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也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然而大部分院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方式是一样的;医学院校一直在强调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然而在对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中缺乏人文性。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具有持久连续性、继承性。家庭环境会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家庭教育具有人格熏陶的作用。在美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无形的教育,将会使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原则及途径

1.以网络为载体,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当今,大学生是网络上最活跃积极的群体。网络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应切实、充分、合理地发挥其积极性,在最大的空间和范围展开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网络上信息众多,且更新比较快,这些信息中存在着不良信息,应提高大学生积极汲取有益信息的能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相应保障,利用网络加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也不例外,我国关于网络方面的法规并不多,应制定相应网络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事物不同,规范也不相同,我国应结合本国实际,制定出现代化社会下的网络法规和规范,以使网络环境积极有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达到难以置信的作用。各个高校都有校园网络,但很多高校不能很好的利用校园网络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医学院校也是如此,因此,医学院校要充分的利用和改善校园网的内容对医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使医学生通过校园网络能够切实地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大和尽职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网络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达到最佳效果。在网络上进行宣传,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而受到教育,尽而使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提升,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校园网开设“天中情”、“我的中国梦”等专栏,另外在教学中天津中医药大学设立了BB教学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在这一平台上与大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应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规范网络不当行为,使自由与责任共同发展。

2.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深培育社会主义责任感的内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途径。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使医学生树立一切为病人着想的意识,形成对社会、病人负责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意识形态的形成指明了方向,因此,应充分地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因为它是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基础。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将会使医学生受到有益的人文教育,会使他们对社会、病人更加负责。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使其形成为社会负责的意识,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这样会使医学生在人文教育中更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使其深深树立为社会负责的意识,形成社会责任感。在对医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中,要结合专业知识,使他们在无形中、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感恩意识强烈与否是衡量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医学生应加大感恩意识教育的力度,这样会使其形成奉献社会、对社会负责的意识。近些年,人们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保障医学发展,我国积极采取措施加速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时时刻刻存在感恩心理,并且以后在工作中得以体现。树立感恩意识不应仅仅只停留外在情感上,而应内化且应用于实践中,把社会责任意识作为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动力。

3.加强社会实践和构建社会责任感教育完整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成效。单单的掌握理论知识,不能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将达不到教育目的。所学知识只有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才能理解其内涵、检验其真知。因此,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意识要加强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得到锻炼,切实地形成强烈的负责意识,尽而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感,如天津中医药大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门诊、医疗康复等活动。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需要四方齐力协作,即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只有这四方齐心协力、体系完整,才能使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树立需要一定的保障,因此,应制定相关法规保障医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家庭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教育,在家庭应营造和谐美满的氛围;学校是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学校各个方面应加强建设和完善,为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外在的支持和保障,同时要让临床教学医院切实地起到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提高自身修养是医学生养成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因素,医学生应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知能力,坚持自律、自制、自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受到的教育得以应用,指导自己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总之,切实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的作用,使四者各有侧重,有机统一,应用于社会实践,使医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达到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1]何海容.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教育对策[D].安徽医科大学,2013.5.

[2]李奎刚.浅谈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教育[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22~24.

[3]李奎刚,曹源.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探索[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6):887~888.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Medical Students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Li Kuig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300193)

At present,the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not only have superb medical skill,but also have noble medical ethics.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medical ethics for medical students,therefore,this articlemain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medical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way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edical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cultivate

R05

A

1674-0416(2015)02-0033-03

[责任编辑:文 剑]

2014-11-09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研究”(编号:HE4602)和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络课程的研究——基于BB平台的使用(编号:津教委[2014]16号)的研究成果。

李奎刚,男,1978年生,河北元氏人,副教授,政治学硕士。

王晨艳,女,1975年生,河北徐水人,副教授,中共党史硕士。

猜你喜欢

责任感医学院校医学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