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家廖世承爱国思想对当代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2015-04-14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师院师范教育爱国



教育家廖世承爱国思想对当代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袁翠松,周志勇,杨湘弘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对师范生培养有独到深刻的见解。他明确提出师范生应具备“忠於为人、勇于克己”爱国品质、“化民成俗、起衰振弊”爱国教育践行原则;身体力行创办民众职教馆,推广民众教育,凸显出师院推广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重心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爱国教育思想,开拓了培养师范生爱国教育精神的实践途径。这为当代新形势下培养师范生“本土”爱国理念,塑造当代师范生“忠人、克已”的民族品质,强化服务社会的职业之路等提供了启示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廖世承;忠人、克已;化民成俗、起衰振弊;师范生“本土”爱国理念

廖世承(1892-1970)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历任中国高师院校及中学的教学和行政领导工作。解放前为国立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首任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师院(上海师范大学)院长。他办校成绩丰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师资人才。他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他对中国师范教育悉心研究,撰写了《师范学院的新精神》《师范学院的使命》和《抗战十年来中国的师范教育》等中长篇文章,形成了颇有见地的师范爱国教育思想。这对于当代面临众多挑战的师范教育,极具研究价值。

一、廖世承爱国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忠於为人、勇于克己”——明确师范生应具备的爱国品质

廖世承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中人格陶冶、信念培植的优良传统,并对古代教育职能加以批判和改进,确立了为人民大众谋福利,为社会服务的爱国精神。他指出:“牺牲小我,为民族争光;忠於为人、勇于克己。”[1]“忠於为人”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宋代朱熹提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2]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儒家代表对忠的解释虽然有所差别,但都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意思。两千多年来,“忠”一直是中华儒家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对于品质修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勇于克己”是指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能力的培养。孔子有一句名言是关于“克己”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意思是说,克制、战胜自己的私欲,复归并践行天理。

廖世承吸取儒家“忠人”“克己”的涵义,对师范生的爱国品质培养提出要求:克制、约束自己,树立坚强信念。进而指出,师范生的爱国品质“应具有一种新精神”,何谓新精神,他解释道:“第一须有积极研究的精神。凡各国的现状、社会的组织、教育的设施、自身专修的学问,都应时刻注意,继续不断的研究,以免思想偏颇或浅狭的弊病。第二须有勇于尝试的精神,教育是流动的,非一成不变的,所以须随时改进,不过改进的时候,须抱实验的态度、不可囿于或见。第三须有坚苦卓绝的精神。成败置之度外,劳怨在所不计,奋斗坚持,以贯彻一己之主张为目的”。[3]

师范生肩负着传承文明、开启民智的神圣使命,他们是否具备强烈的爱国心、高尚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以及民族后代的整体素质。所以,加强爱国品质训练对师范生来说,意义非常深远,因为爱国品质不仅可以影响中华民族的下一代,还可以改变整个社会风气。

(二)“化民成俗、起衰振弊”——师范生爱国教育应践行的原则

廖世承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入侵中国,有人悲观丧气,有人散布“亡国论”,但作为一名爱国有志之士,他提出“只有抵抗,才有出路”,廖世承对抗战胜利、富国强民抱着极大的期望;作为一名爱国教育家,在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他想到的是教师对社会对国家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1929年《教育与职业》报刊上发表了廖世承的演说词,他呼吁:“中国以农立国,农民占全国人口中最多数,农村教育的重要,差不多人人知道了。可是向来谈教育办教育的,对于农村教育,明知其重要,但往往都向城市中讨生活,很少躬亲陇亩,伏处乡村与农民子弟为伍,认定农村教育为终身职业的。惟其服务农村的廖若晨星,所以中国办学数十年,而农村教育依然不很发达,这是十分可惜的。”[4]他认为,在旧时的中国社会,国民教育偏重个人,使得青年对民族、对国家缺乏坚定深厚的信念,在抗日战争和建设新民主国家过程中,应及时改正以往教育偏向,明确“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确立富国强民为教育政策原则和重心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与原则下,加强国民个人才智能力,提升民族素质;牺牲个人自由,增进民族团结。

1938年,廖世承只身赴湖南省蓝田创办国立师范学院。在国立师院的第一次纪念周上,廖世承对师生谈到:“住在都市里的人们,时常喊‘深入民间',他们能到这样的火车铺上‘深入'一下,才了解民间的生活。在后方跑,最使我感觉不安的,就是知识阶级与民众的生活隔得太远。享受愈富厚,隔离愈疏远,几成公例。我们所享受的,是他们的血汗,但是他们享受到我们什么呢?”“教育界人士应该深深地忏梅,以前学校的门关得太紧了,以致对于民力的伟大,民生的痛苦,没有深切的了解。关了门办学,不能称为‘学校',只能称为‘修道院’。我们要的是学校,不是修道院。我们要把全国修道院的门打开了,变成民众的学校。”[5]显现了廖世承为民族培养人才的坚强决心,也是廖世承对于师范生爱国教育思想的践行原则。

二、廖世承身体力行的重要途径及社会成效

实际上,廖世承办师范教育,始终强调师范教育应以民族本位为核心,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激发师范生的爱国热忱,鼓励他们在教育及其它普通职业岗位上敬业乐业,以一已之力增添国家一份强盛。而国家要强盛,民族要进步,必须加强师范教育的社会服务这一职能。

(一)创办民众职教馆,推广民众教育

抗战后,在社会教育上所作工作最早的是湖南国立师院,师院最初组织了院里二十多个工警,每天晚上教这些工警识字与计算等基本工作生活常识。后来考虑到当地群众基础教育较落后,大量儿童失学,廖世承便倡导师院全体教职工捐助,办起一所上下午二部制的民教馆,施以识字、生计及卫生教育,前来就学者逐渐增加到二三百人,约有一半以上的师生在课余都积极投身其中,这样既将教学转化成了社会服务,又将教育应用于实践,民众与师生都便与参与,乐于参与。1940年,搬迁到湖南蓝田的国立师院还成立了“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作为院长的廖世承亲自兼任主席,聘请师院内孟宪承、任诚和汪德耀等一批当时著名学者来担任委员会委员,以蓝田镇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并逐渐辐射推广到周围二十里外的乡镇。此后,“师院在当地的社教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茶,民教馆增至六所,按层次对象分为妇女、儿童、青年各班,学生也扩充到近千人,并发行《民教月刊》开展宣传,还另设有民众图书馆免费开放,‘阅览者颇多,星期日尤形拥挤’。”[6]

(二)开展社教工作,提高当地生产科技水平

为加快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国立师院师生还向他们传授制造粉条、豆腐及畜牧等技术,在师生们不遗余力的帮助下,当地农副业生产得到了极快发展。当地民众文化生活较贫乏,对国内外新闻无从知晓,国立师院便派师生把接收到的重要消息编成简报,并且在各大街巷以壁报、画报等多种形式对前线抗战时事广而告之。1944年,长沙失陷,国立师院被迫迁往湖南溆浦。由于“规制颇大,以独立预算,民教馆拟暂结束。”[7]溆浦办学条件简陋,地方狭小,经费拮据,没有条件再办民教馆。但在廖世承的带领下,国立师院一如既往协助地方教育,院内孟宪承、储安平,周邦武等知名学者定期开设讲座,向当地民众讲解抗战形势和时事新闻。每逢重要节日或重大事件,发行特刊和举办讲演会,当地民众深受教育和感染。

(三)办学影响扩大,社会成效显著

国立师院的社教工作规模宏大,体系完备,社教事业繁多,对当地教育、文化、生产和卫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影响也日益显著。社教工作凸显出师院推广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重心地位,它在物力、人力和智力等方面的付出是全方位的;在抗战时期,师院进行的这项工作不仅深受地方政府的支持、当地民众欢迎,也得到了当时教育部的高度肯定。当时,溆浦县教育科长戴孟文在《讲习会会刊》上刊登文章,称赞国立师院在溆浦“溆民受其感化之处,不胜枚举,而尤以此次国民教育师资讲习会的讲习,裨益于溆浦教育文化者至巨。”[8]这种社会与高校共存发展的办学思路与理念不仅让成千上万的民众受到良好的训练,也培养了大批弘扬民族文化、热心社会服务的师范生。这也正是廖世承赋予师范爱国理念以实践涵义的体现。

三、对当代师范生培养的启示与思考

廖世承的爱国思想与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探索,对于当代师范爱国教育有诸多的价值与启示。

(一)明确当代师范生爱国思想的价值导向

廖世承师范教育办学是处于近代古今更替、中西交汇的大转折时期的背景下,他坚定不移牢记中华民族的使命,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起真正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师范生爱国培养理念。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把广大人民的人心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大力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各种思想相互交融、相互碰撞,这对各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产生巨大冲击,使我国的民族爱国精神弘扬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前进行师范教育,只有在坚定和鲜明的主导价值观旗帜引导下,才能实现预期目标,爱国精神才能得以弘扬。必须明确当代师范生爱国思想的价值导向,结合人们的思想状况以及时代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我国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贯穿于师范教育的全过程。注重收集和传播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挖掘当代更深层次爱国精神内容,并注入新鲜内容和时代气息。

(二)塑造当代师范生“忠人、克已”的民族品质

在培养师范生爱国品质上,廖世承要求以克制、约束为主,树立“忠於为人、勇于克己”的核心品质。他进一步指出,治教育者的爱国品质“应具有一种新精神”,须有勇于尝试和坚苦卓绝的精神。

借鉴廖世承爱国品质培养理念,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爱国品质培养要求师范生克制、约束自已,树立坚强信念;弘扬和培育不计劳怨,坚强奋斗、勇于奉献的中华民族人格品质,有助于当代师范生消除消极心理,正视挫折,树立起健康向上的教师道德情操和职业品质;有助于坚定他们教育理想信念,形成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与执着追求。

爱国品质培养是师范院校重要任务,但是对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因为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得颇具意义,培养合格、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的目标,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素质教育的第一课更为彰显出其深刻的时代价值。

(三)认清当代历史使命,强化师范生服务社会的职业之路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不是无目标、无内容、无方向的空口号。爱国主义仅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柱。师范爱国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师范生融入社会的问题。廖世承带领湖南国立师院师生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根据具体工作情况,以师范生为主体,对学业与社教工作业绩优异的同学给予奖励,这即加强了师范生社会适应性,同时提升他们的教师职业素质。作为当代师范院校的职能之一,社会服务是社会对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国立师院在廖世承的带领下,坚持以民族本位为指导思想,大力兼办社会教育活动,履行了社会服务职能。也为师范院校的民族、社会服务职能增添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

当代师范生是建设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主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师范生应增强爱国主义的责任感与义务感,把爱国主义思想转化为具体实际行动。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继续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以廖世承为榜样,在探索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职能方面,学习其培养师范生实践教育中,社教工作和当地农村、民众紧密结合的思想和活动经验,从中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前免费师范生教育改革的趋势,积极面向农村,努力拓展办学功能,将师范生培养紧紧融入广大农村的发展进程之中。通过在广大农村学校中的学习和工作,培养他们的爱国品质与民族意识;加强师范生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联系,提高师范生服务社会,提升地方文化素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廖世承.师范教育与抗战建国[J].国师季刊,1939(1): 5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3]廖世承.今后中学教育的问题[J].教育杂志,1925,17 (6).//汤才伯.廖世承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209.

[4]廖世承.关于农村教育[J].教育与职业,1929,(103).//汤才伯.廖世承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34.

[5]廖世承.师范教育与抗战建国[J].国师季刊,1939,(1): 60.//汤才伯.廖世承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438.

[6]薛炽涛.本院兼办社会教育工作报告.国立师范学院旬刊,1940(7):5.

[7]颜克述.本院迁移纪略[J].国立师范学院(旬刊), 1944(119):12.

[8]黄孝旸戴孟文.国师在溆浦[J].上海师范大学教育与管理, 1992(3):73.

责任编辑:熊江鹏

[作者简介]袁翠松(1978-)女,江西分宜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收稿日期]2015-2-20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37(2015)02-0082-04

猜你喜欢

师院师范教育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师院学人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精彩兴师院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商丘师院教授风采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