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中的少年——论曹文轩《根鸟》中的自由意识

2015-04-14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成长小说曹文轩



行走中的少年——论曹文轩《根鸟》中的自由意识

熊翠婵,肖佩华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曹文轩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美的作家与学者,其作品常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根鸟》是曹文轩成长小说之一,故事的主人公根鸟是一个纯真的孩子。小说讲述了根鸟西行追梦的过程,并最终到达梦中的大峡谷的故事。整部小说充满了浪漫色彩和流浪意识,有一种潜在的教育意义。浪漫色彩和流浪意识再往上一层,可称之为自由意识。自由意识弥漫在这部童话般的成长小说之中,从环境到象征,从语言到人性,从往复的空间安排到重复的思想斗争。曹文轩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自由意识可贵如他的文学理念,从心出发,是一种主观上的选择。

关键词:曹文轩;成长小说;根鸟;自由意识

曹文轩一直认为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不是主流的,也不是流行的。[1](P1)现在大多数作家的写作都在追求两个字——“深刻”,然而这些“深刻”却要挖掘人性的黑暗面,把人们平常看不到的丑陋表现出来,仿佛这样才能够达到深刻这一维度。曹文轩不在这些作家里面,他追求美,即使他要表现丑陋,他也要以一种美的方式来表现。就像根鸟,见到了人性的善,也经历了人性的恶,忍受不了诱惑,也曾堕落,可是这一切最终让根鸟成长,而且依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这样的作品,最适合的读者莫过于少年。甚至年长一些的,看了之后也能对这世界抱有多一点的希望。

曹文轩钟情于美。具有审美性是曹文轩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特点,环境的审美,人物性格的审美,乃至于语言、作品的思想,也都离不开美。对于曹文轩来说,他追求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审美,更是现代文学的一份体面。曹文轩想要的体面其实就是一种正面的能量,让人感受到美,看到希望。曹文轩深知文学的力量有多大,历史发展至今,文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轻视的。所以,他选择在文学上表现人性的善,他坚信生活并不那样不堪,他也想让别人坚信生活的美好要比想象多。基于这样的想法,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理念。可以这样说,曹文轩的思想具有自由意识,他不以主流的文学为标准,他的文学理念与文学作品都具有主观性,完全以自己的意志出发。曹文轩正是这样一个具有自由意识的代表,他的作品才会在今天众多文学流派中显得独具一格。

一、成长路上离不开自由

曹文轩的作品中让人不得不说的是他的一系列成长小说,这些成长小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具有流浪意识。说到流浪,或许很容易就会让人联想到浪漫,即使现实中流浪不一定就真的浪漫。但流浪也好,浪漫也罢,其实质不过是追求一种自由,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理性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想法,只有感性的人才会这样去做。具有自我意识的感性的人会更加注重内心的感觉,流浪不过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尊重内心的做法。[2](P40)流浪除了能带来独立自由和清醒旁观,还有就是增加了人生的历练,生命的沉淀也可由此愈加深厚。少年的流浪是沉淀的开始,更是成长的开始。

何谓成长?成长看的是经历了什么,而不是看经历了多少年岁。曹文轩笔下的成长总是伴随着自由,那些孩子自由地追求梦想,自由地追随他们想去追的东西,在这过程中一边经历苦难挫折与迷惘疼痛,一边成长。可以说,成长路上离不开自由,这自由不一定代表着流浪,但肯定要有一颗自由的敢于挑战与承受苦难的心。思想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身体四处漂泊,而灵魂找不到寄托,这只是给自己画地为牢,除了迷茫还有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慌乱。

1.追梦的少年

根鸟在十四岁那年第一次独自一人出去打猎,当时他肯定没有想到,他的这个第一次会衍生出后来的那么多个第一次。除了被人骗到鬼谷背矿石那次,其余的第一次经历无一例外都是根鸟自己的选择。路随心走,这个少年在他行走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在流浪的过程中享受自由。根鸟从未离开过菊坡。或许就因为从未离开过,当离开的念头一旦兴起,就如燎原的大火一般,只能越烧越旺。

根鸟的第一次打猎,收获的是一根布条。布条上写着:我叫紫烟。我到悬崖上采花,掉在了峡谷里。也许只有这只白色的鹰,能够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它一直就在我身边呆着。现在我让它飞上天空。我十三岁,我要回家!救救我,救救我,救救紫烟!

从此,根鸟的心思被这根布条缠绕着,就连做梦也无法摆脱。十四岁的根鸟其实很容易理解。这样的年纪正单纯,很容易相信对自己而言神秘的东西。没有人见过白色的鹰,他见到了,还得到了一根布条。根鸟很容易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也许这就是冥冥中注定的。根鸟的父亲无法阻止根鸟,他认为这是一种天意,是天意要根鸟远行。于是根鸟在十四岁这一年,因为一根布条和一个梦而踏上了寻找大峡谷的旅途。不得不说,这种选择只有拥有自由意志的人才能做到,而最终完成,不仅需要自由的意志,还要有勇气、坚毅以及运气。

在根鸟西行的路上,有一个人对根鸟的影响很大,那就是一个同样在追梦的行者——板金先生。外在的困难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人帮助根鸟,但根鸟追梦路上最大的困难在于根鸟自身的堕落。在莺店,根鸟似乎忘记了一切,只记得赌钱、喝酒和一个叫金枝的唱戏的女孩。幸好,板金先生在这时出现了,是他对根鸟说的一番话让根鸟又重新开始了旅程,让久违了的大峡谷又出现在了根鸟的梦中。其实根鸟的梦早已深深根植在根鸟的心中,根鸟的行为潜意识里受到了这个梦的影响,只有当根鸟出发寻梦,根鸟的精神状态才会在最好的状态。根鸟已彻底忘不了梦中的大峡谷和紫烟,只有当他找到了大峡谷,他才能重新开始他的生活,与大峡谷再无关联的生活。毫无疑问,板金先生是根鸟路上遇到的对根鸟帮助最大的一个人。

2.无处不在的自由

《根鸟》中体现的自由并不是表现得赤裸裸的那种,而是犹如空气,并不明显却又无处不在。

(1)一切的美皆属自由

为什么说美的就是自由的?从美学的角度看,“美”一直没有很确切的一个定义能够被绝大多数研究“美”的人所认同。但是关于“美”,很确定的一件事就是:美是让人觉得赏心悦目的。关于美,康德提出了“趣味判断”的四个原则,其中第一个原则就是审美判断的超功利性。也就是说,我们作出一个事物是“美的”、“不美的”,或者是“令人愉快的”、“不令人愉快的”的判断,都与利益、好坏没有关系。[3](P11)这也就是说,决定一件事物是不是美的,全看我们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没有人可以强迫或利益引诱。这就是自由,内心的自由,想法的自由。我们觉得一件事物是美的,这其中本身就代表着自由,代表着我们是自由地判断这件事物的。美的东西会让人心里发出愉快的信号,而不美的东西则不会。换言之,自由才能让人心里快乐。

(2)自由的象征

从故事的一开始,当白鹰第一次出现在根鸟和我们的眼前,也许所有人的潜意识里就已经隐隐约约地明白,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这白鹰是自由的象征。它犹如神鸟般的样子,除了死亡,没有人能制止它自由自在的飞翔。而即使它死去,它身上也传递了自由的讯息。他把渴望得救,渴望自由的紫烟的讯息传递给了根鸟。根鸟也由此开始了他长达四年的追梦旅程。追梦是为了自由,根鸟是为了自己心的自由,从而要去解救紫烟,让紫烟得到身体上的自由。这只神秘的白鹰在故事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自由的象征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根鸟在青塔得到的那匹比白鹰更为神秘的白马,接替了白鹰,在故事中充当着自由的象征。

白马总在根鸟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可以说,白马是根鸟旅途上最忠实的同伴。这一匹神奇的白马,是那么的自由自在,没有任何人能困住它。也许白马的存在是因为上天要让根鸟达成天意。把一切都归因到天意之上,这个故事的神奇也不见得有多稀奇了。因为一切都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发生再多难以置信的事也合乎情理。但是这里面无处不在的自由气息的流露,还是让读者感受到了。读着这样的作品,心也不自觉地随着情节飘荡。

二、自由意识的现实意义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这一种进展是我们必须在它的必然性中加以认识的。”[4](P16)由此可见,自由意识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有自觉的选择决定了历史的走向。而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在无数自由意识的推动下成为今天的样子。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固然重要,但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自由是什么却是更为重要的一件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自由意识的选择都会影响到未来,从而更加慎重地对待我们所能把握的自由。《根鸟》就给我们提供了颇多的启示,这部作品有很多美的地方,包括人性美、环境美等,这些美隐含着作品的自由意识及现实意义。

1.人性美

干净是美最基本的前提。[5](P33-37)或许孩子们的一个共同点,同时也是与成人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孩子的眼睛里是干净的。那种干净是很纯粹的,很容易就直击人的心灵。在根鸟第一次出去乞讨的时候,一个小女孩的目光彻底改变了他。文中这样写到:“这双眼睛在长长的睫毛下,奇异但仍然十分清纯地看着他。这双眼睛突然使根鸟想到了深夜里的紫烟同样清纯的目光。”也就是在这时候,根鸟才不再对自己乞讨的行为耿耿于怀。在那样干净、清纯的目光下,他一下子就释然了。如果当时没有遇到那样的一双眼睛,也许乞讨会成为根鸟日后的一块心病,也许,根鸟在未来的哪一天突然就放弃了自己的旅程。是那双美丽的眼睛,没有任何世俗沾染的眼睛,透着自由自在的眼睛,成全了根鸟美丽的梦。

当然,人性的光辉不仅仅在孩子的身上闪现,还有很多成年人也依然愿意在他人落难的时候拉上一把。鬼谷,这是一个散发着诡异和丝丝恐怖气息的名字。正是因为这鬼谷,根鸟差点就永远也见不到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了。幸好鬼谷里有一个独眼老人,这独眼老人还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都是因为有这老态龙钟的独眼老人的帮助,根鸟才没有对红珍珠上瘾,才能在最后逃离鬼谷。而为了帮助根鸟,独眼老人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下。虽然故事没有交代老人最终的下场,但在那一句句的“烧死那个老东西”“烧死那个老巫师”里,老人最后的结局不难想象。

那是一个走路时脚步蹒跚的老人,并且还独眼,他很清楚自己无法逃离长脚那一伙人的控制。但是这不代表着老人愿意看到别人和自己一样。当他看到根鸟时,也许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帮助这个小伙子离开鬼谷,自己无法得到的自由,那就让别人得到。在独眼老人和根鸟说的最后几句话里,其中有一句“你是一个背负着天意的人”,在故事里出现了不止一次。我们无法忽略这句话,多次的出现也许已经预示着根鸟的梦想最终会达成。但是其中的曲折过程,依然是我们想要了解的。

2.环境美

大自然始终是曹文轩审美关照的重要对象。[6](P76)曹文轩对于大自然的偏爱不仅在《根鸟》中体现出来,在他其他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相关的迹象。不仅曹文轩,钟爱大自然的作家还有很多,如沈从文的《边城》是很多人都熟悉的,里面对于环境的描写让读者对边城如痴如醉。曹文轩和沈从文在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是相同的,他们都热爱大自然。曹文轩的自由意识也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影响。他对于家乡的田野,家乡的水,感情很深。在《根鸟》的序言中他写到“看不够听不厌的田野,勾着魂,迷着心”。[1](P2)曹文轩对大自然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源于爱,于是,便生出了美。《根鸟》里环境的美是不容忽视的。除了老林般大气的美,还有平原的婉约美。

比如第一章菊坡里写到根鸟第一次一个人去打猎,对那座老林是这样描述的:

太阳在林子的上空,耀眼无比地悬挂着。阳光穿过树叶的空隙照下来时,犹如利箭,一支一支地直刺阴晦的空间,又仿佛是巨大的天河,千疮百孔,一股股金白色的流水正直泻而下。

……本来就很高大的杉树,此时显得格外高大,一柱柱的,仿佛一直长到天庭里去了。阳光随着树叶在风中摇晃,像无数飘动的金箔,在闪闪烁烁。

这样的用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寂静、空荡,又磅礴大气的老林。这样的老林让人叹服,无处不是风景。曹文轩把这样的风景牢牢刻在了脑海里,不然无法用如此精准的词语来让我们看到一个似乎归于沉寂,却又无处不透漏出自己独特的生命迹象的老林。在这样的老林里,每个人都仿佛变小了,而大自然以巨人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曹文轩心中的美通过文字表现了出来,而他的自由意识也通过美表现了出来。

有学者认为:价值自由意识状态在实践活动中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层次。[7](P14)这三种不同的层次分别是自发状态、自为状态和自主状态。根鸟的表现正好符合了从自为状态过渡到自主状态。根鸟在出发之前,他对于大峡谷的种种想法,属于自为状态。那时候的根鸟已经意识到了外界与自己之间有着一种联系,但他没有采取行动,他仅仅是意识到了。但根鸟后来西行的行为则代表着根鸟的价值自由意识选择是自主的状态。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观性地位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自由度的标准。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的自由,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7](P16)人一生的追求可用“自由”两个字概括起来。自由地笑,自由地哭,自由地买想要的东西等等。但世界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得到想要的自由,上天不可能给每一个人都送来一匹辅助追梦的白马。于是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拥有完全的自由。也正好是因为不能,所以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有追求就有竞争,这世界才能按照历史的轨迹继续向前走。

行走中的少年,这少年指的是根鸟,却又不仅仅是根鸟。根鸟只是众多行走在追梦路上的少年中的一个,是恰好被曹文轩展现在我们眼前,被我们所了解的一个。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不管遇到挫折还是诱惑,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的路,让内心得到自由,这就是根鸟以行动告诉我们的事情。曹文轩也是这样一个行走中的少年。称曹文轩为少年,是因为他有仿若少年般的赤子之心。年纪已长,但思想却还是秉承自己的内心,崇尚美、追求美、描绘美,将美以文学的形式传播,努力让自己的行动出自自己的真心,这便是曹文轩。说到自由,曹文轩的自由意识才是真正的刻在了骨子里,融化在血液中,所以他的《根鸟》才能通篇不见自由二字,却无处不是自由。

参考文献:

[1]曹文轩.根鸟[M].北京:天天出版社,2011.

[2]李艳,张黎明.漂泊与自由——论林语堂的流浪意识[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2).

[3]牛宏宝.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金延.历史:自由精神展现自身的舞台——黑格尔对历史本质的解读及对后世批评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1).

[5]杨丽珍.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唯美世界解析[J].昆明学院学报,2009(2).

[6]罗丹.流逝的是永恒的——试论曹文轩小说创作的美学特征[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1).

[7]吴珍然.澄清理论视角下价值自由意识选择的再认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

责任编辑:熊江鹏

通讯作者:肖佩华(1962-),男,江西井冈山人,文学博士,教授,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简介]熊翠婵(1991-),女,广东云浮人,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4-12-10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37(2015)01-0029-04

猜你喜欢

成长小说曹文轩
亲近厚实大地,疗愈澄澈童心
两袖清风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曹文轩的影视作品
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生存教育探析
《女勇士》中鬼的意象分析
浅谈儿童文学的本质
皮尔?托马斯和《卑劣街区》
曹文轩的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