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剂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施

2015-04-13黄越燕丁宝月傅应华朱琦峰计燕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药剂学平时成绩考核

黄越燕,丁宝月,傅应华,朱琦峰,计燕萍,黄 嬛

(嘉兴学院医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药剂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施

黄越燕,丁宝月,傅应华,朱琦峰,计燕萍,黄 嬛

(嘉兴学院医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药剂学实验对药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传统考核方式存在弊端,难以全面系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复合评价体系,设计了一系列评价标准,分析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对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药剂学;实验考核;形成性评价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实践性很强。如何使药剂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适应课程教学要求,对药学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一、药剂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弊端

1.教学模式陈旧,实验内容局限。传统实验教学环节单纯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实验教学模式相对僵化,验证性实验占多数,实验处方及工艺相对成熟,实验过程以“教师讲解实验教材,学生操作及完成实验报告”为主,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处方和操作步骤,按部就班完成操作。操作技能被以“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的机会,却增加了惰性和依赖性;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创造性与操作能力较差。

2.考核评价体系科学性和客观性缺乏。各高校对药剂学实验课的考核方法、内容及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1]。以操作考为主的考核形式较普遍,但药剂实验内容多,耗时长,仅液体、软膏及栓剂等少数剂型可以在1-1.5h完成全部操作,同时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过低也不足以引起学生重视。以“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操作考试”的考核形式,虽改变了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若评价指标不够精确,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评价粗糙随意,印象分过重,则不能客观公正反映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程度[2]。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合理不科学,不能真正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团队精神,也扼杀了创新思维、职业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被动,轻视实验,眼高手低,遇到复杂实际问题束手无策,或投机取巧,流于形式地偏重实验报告的书写[3]。

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应用原则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又称过程性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全过程的持续性观察、记录、思考而作出的发展性的综合评价[4]。它是动态、系统的评价,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等或鉴定,而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师生共同来监控、反思和调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应遵循一定原则进行,以达到良好的评价效果[5]:(1)主体性、开放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清楚了解评价标准、操作方法和评价作用,积极配合自评互评。(2)科学性、可行性。评价力求公平公正、民主透明,标准的制定应科学客观、便于参与。(3)多元性、发展性。评价强调对基本技能、职业素养、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考察,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4)导向性、反馈性。建立及时和充分的信息反馈方式,可促进师生互动和完善评估体系。

三、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1.教学内容优化与更新。考虑实验课时的限制与教学内容更新的冲突,我们首先增加实验课时,使其与理论学时比例>1:1,突出了药剂学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同时开设药剂学开放性实验供学生选修,以满足个性化培养目标。并开设特色课程药学综合技能实训,包括生药、天药化、药化、药剂、药分、药理等专业实验内容,但跳出“一门课、一项技能、一种知识”的范畴,形成“药物设计与合成→剂型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检验→药物合理应用”一条龙的综合性实验,形成跨学科、多技能的综合技能训练。

2.形成性评价体系组成。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由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三部分组成。每个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总结的过程是学生反思学习的有效方式。自我评价不计入平时成绩,而是在学生成就感的形成、积极性的调动、个性化的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每个小组需对其他小组的具体表现、合作交流、成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小组评价成绩汇总,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指导教师对学生每个实验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包括平时成绩、操作考成绩等,按比例汇总,作为实验成绩的主要计算依据。

3.形成性评价指标。形成性考核评价指标应提前公示并解释,让学生清晰了解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效,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6]。(1)教师评价指标。平时成绩由各次实验项目成绩组成,每次成绩包括预习提问、操作过程、成品质量、合作态度、实验报告等五方面(见表1)。指导教师对每次实验的评价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实验操作考可选6-8个适宜处方,抽签确定考试内容,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处方制备及实验试卷。考试处方应满足三点:①难易适中,包含一定基本操作要点;②时间适宜,能在1-1.5h内完成主要工序;③评价容易,成品质量不易受外界影响,能显著反映操作技能质量。实验试卷可简化实验目的、原理等常规内容,重点考核处方分析、制法及注意要点等方面;还可设计少量问答题,考核平时实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等。评分项目包括: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试卷(见表2)。教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给分,注明扣分的具体操作表现。不同教师判断评分标准及扣分程度上应事先沟通,保持一致。(2)小组评价指标。小组评价在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中显得更加重要(见表3)。(3)个人评价指标。学生自评应记录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了解与学习目标的差距,反思和调整学习策略(见表4)。

表2 药剂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表(监考教师使用)

表3 药剂学实验小组评分表(第______组学生使用)

表4 药剂学实验个人评分表(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四、形成性考核评价的实践效果

我校药剂学实验课在实施形成性评价考核以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形成性评价体系贯穿全部实验内容,每次实验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阶段性成果,增加了学习成就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师生评价信息的反馈使学生能够自我审视和反思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了对自己学习责任的意识。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有其明显优势,但实施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形成性评价较终结性评价更耗时耗力,教师工作量明显增加。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志、积极性的评价,较难精确量化。不同教师实施评价时可能存在差异性,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带有主观因素。当我们正视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形成性评价一定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其促进教与学的作用。

[1]赵钟祥,熊天琴,于 洋,等.药学类专业本科实验考核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医教育,2010,29(4):28-30.

[2]曾向昌.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施[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2):54-57.

[3]赵翡翠,姜 林,聂继红.中药药剂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3,31(3):68-69.

[4]王水秀,刘海兰.护理本科生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12):43-44.

[5]苏文秀.实施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2(3):99-101.

[6]张晓松,卢 艳,刘红梅.论形成性评价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10(1):111.

G40-058.1

A

1002-1701(2015)06-0027-02

2014-05

黄越燕,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剂学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嘉兴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85151208);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4SCG398);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SCG060);嘉兴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实验技术专项) (70113009BW)。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6.014

猜你喜欢

药剂学平时成绩考核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内部考核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针对药剂专业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药剂学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