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专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与分析

2015-04-13刘晓琦岳立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护患本科生病人

刘晓琦,岳立萍

(1.第二军医大学;2.上海长征医院,上海 200000)

本专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与分析

刘晓琦1,岳立萍2*

(1.第二军医大学;2.上海长征医院,上海 200000)

目的:通过了解护理实习生护患人际沟通能力现状,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4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40名专科护理实习生进行现场观察测评。结果:参研护生沟通能力总得分偏低,为(18.6±3.31),且护理本科及专科两个不同学历层次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护生不同学历层次突出教学重点,采用情景模拟等寓理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

护生;护患沟通;不同学历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是护理人员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这对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对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本研究通过对刚进入某三级甲等医院,即将开始毕业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沟通能力维度考评及调查,了解不同教育层次护理实习生初入临床时的沟通能力现状,为临床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研究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3年7月进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开始临床毕业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80人,其中本科生40人,专科生40人,均为女性,年龄20-25岁,无身心疾病。

2.研究工具。利用李娟[3]编译修改的《SEUEC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中文版)》进行现场观察测评。该量表包含5个纬度,下设25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分,总分25分。得分越高,表示该学生沟通技能越好。正向条目中只要出现1次就给分,反向条目只要有1次没有做到就不给分。

3.研究方法。在学生实习前由专人对医院教学组2名总带教老师进行护患沟通能力测评的统一指导,两人同时现场观察实习护生接诊新入院患者时沟通交流的过程和内容,根据《SEUEC护患沟通技能评价表(中文版)》分别评分,取2人平均值,共测评80名护生,获得有效测评量表160份。

4.统计学方法。现场测评结束后,统一收集各测评人员资料及成绩,通过excel软件统一录入后,经过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 果

1.护生护患沟通技能成绩。沟通技能总得分(18.6±3.31),相对于理论最高值25分,得分率为74.4%,整体为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得分较低的是“信息收集”和“理解病人”2个纬度(见表1)。

表1 护生护患沟通技能各项目得分

2.本专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比较。本科护生较专科护生得分高,且在“信息启动”“信息给予”及“理解病人”3个维度得分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本专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比较(±s)

表2 本专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比较(±s)

TP条目 本科 专科沟通能力总分1.68±0.93 1.17±0.35 1.168 0.118 20.9±5.58 17.37±5.92 2.037 0.019沟通启动 3.53±0.78 2.85±0.92 1.149 0.015信息收集 6.03±0.58 5.74±0.38 1.204 0.076信息给予 2.66±0.47 2.37±0.25 1.039 0.023理解病人 2.53±0.52 2.14±0.36 1.379 0.019沟通结束

三、讨论与建议

1.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结果的分析。结果表明,护患沟通能力总分(18.6±3.31),为理论最高值25分的74.4%,在信息的收集和理解病人的维度得分较低,但整体为中等偏上的水平。(1)护生沟通启动较自如,结束能够致谢:护生在与患者沟通时能够很自如的切入话题,几乎不会出现尴尬的局面,比如:大部分护生在进行谈话前都能主动向患者作自我介绍以及此次沟通的目的,使患者能较好地接纳自己,且避免患者太过紧张,同时也给予护患双方有一定的时间相互熟悉,尽量减少陌生感。这说明护生有较好的亲和力,能主动引导患者开口交流,顺利展开沟通话题。谈话过程中能就患者当前身体状况做简单的健康宣教,并在结束时主动感谢病人的配合。(2)信息收集欠完整,信息给予不完善:护生虽在大学已经学习过系统性的问诊,但在问诊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够全面的现象,对于问及疾病对生活影响的很少,对病人的保健措施进行宣教的更少。对疾病的某一现象没有进行性的深入问诊,只是表浅的得到这个信息而已。说明该院护生沟通不够深入,不能取得完整有效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护生系统性、逻辑性的问诊。信息给予上,很少有学生对完整的信息进行核实,对病人不懂的专业术语,如等级护理,不能给予适当的解释。(3)认同度低,理解病人不周全:理解患者观点的能力得分相对较低,如病人完整的表达自我时多次打断,对病人的的患病没有表示出应有的同情和难过。剖析根本原因与护生的阅历有关,护生生活阅历单纯,还没有独立承担责任,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时多关注病情而忽略了病人,缺乏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知识,较难感同身受。而且护生多为90后,多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很难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缺乏生活体验与情感交流,不能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困恼,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临床教学中应加强对护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训。

2.本专科护生沟通能力的差异。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信息启动、给予信息及理解病人本科生均高于专科生,得分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本科生更善于引导和控制谈话节奏:与患者初次接触后,本科生较专科生能更快地让患者开始主动陈述身体之不适,且交谈过程中更易注意到病人情感的流露,读懂病人言语的暗示。比如患者谈到伤心处时,本科护生会主动上前拍拍患者肩膀以示理解,并配合语言上的安慰。这说明本科生较专科生来说运用技巧更加熟练。临床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对专科护生首先要强化护患沟通技巧教育与训练,从如何引导病人开口、把控谈话节奏开始,逐渐提升到如何根据病人主诉、临床症状等进行针对性疾病防护的健康教育,知识与技巧相结合同步进行提高专科生的自信心。带教本科护生,老师可以在进行专科疾病护理防护要点讲解时,带领护生一起到病人床旁结合病情进行沟通示范,使其通过面对面的观察,形象深入体会护患沟通的过程,强化将沟通理论知识通过在临床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与指导,内化为行为展现,从而有效提高本科护生沟通能力。(2)本科生沟通的有效性更强:存在统计学意义一方面是因为实习护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另外,她们还缺乏表达的技巧。据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不能换位思考,沟通不力就成了医患矛盾的导火索[4]。比如专科护生在与患者沟通时眼神游离缺乏专注,会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或是在谈话过程中抓耳挠腮习等等习惯性动作,这些都会给患者强烈的不重视感和距离感。而最重要的是她们不能根据不同社会背景的病人及其病情的不同,采取灵活的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知识层面和沟通技巧方面虽本科生相对较成熟,但护患沟通是双方深层次信息的有效互动过程,人是护士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有灵魂和思想的,这就要求无论是专科护生还是本科护生都需要有能够感知和理解病人情绪并干预调控的能力,来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健康信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这不仅需要实习护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带教老师要针对性地引导本专科护生补充临床知识的同时要将临床知识融会贯通,巧妙运用沟通技巧,在对的沟通时间给予病人心理及精神上极大的安慰。

3.护生人文关怀的欠缺。医学的不足在于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逐渐远离人文主义[5]。在人文关怀方面虽然本科生能力得分高于专科生,但是本科护生该纬度得分率也低于总得分率74.4%。深入分析了解得出,实习护生由于刚刚步入临床,护理经验及信心不足,只能局限性地解决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单一而不具人文性质。比如长时间的问诊过程中很少有护生问及病人“是否需要休息缓解一下,长时间谈话是否口干,要不要喝水”等等此类关心,因为护生未能把病人及其疾病合为一体去理解同情患者,极少数能做到换位思考,让患者感觉到他们不是孤立的人生的病,而是患有临床病症的人。建议加大有关人文关怀课程方面模块的培训,坚持经常,贯穿始终。适当了解并关注患者家庭状况、社会关系、兴趣爱好等病症以外的社会生活信息,使得护生能够感知自己护理的是“病”与“人”的完整结合体。而且将人文关怀作为临床操作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促使护生将人文关怀逐渐内化为无意识行为。

综上所述,本专科护生临床带教应因材施教。加强本专科护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强化护生的人文素养,将沟通理论和技巧的相结合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增强自信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1]张 阳,曲 波,张宝志.住院医师人际沟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评价[J].医学与哲学,2011,32(9):37-39.

[2]薛 平,刘亚芬,于淑梅,等.360度考核法对临床护生评价的效用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1(22):53-55.

[3]李 娟.用SEGUE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评价的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8.

[4]中调网.态度与行为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理论、应用、反省.中国人力资源调研网(http://www.chinacaehr.com/Display.asp?id= 6066)/2006-12-18.

[5]袁伟伟,旋妮玲,陈志红.我国医患沟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3,26(6):26-28.

G40-052.2

A

1002-1701(2015)08-0025-02

2014-07

刘晓琦,女,学士,研究方向:护生护患沟通。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8.013

猜你喜欢

护患本科生病人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谁是病人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病人膏育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