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查受众人群对近期股市的看法与未来展望

2015-04-12华文倩高军晖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32期
关键词:中国经济股市心理学

华文倩 高军晖

摘 要:中国股市在2015年6月20日到7月初经历了暴涨和暴跌。该文在暴涨阶段和暴跌两个阶段,分别设计问卷进行了调查,分析这个特殊阶段中股民的心态变化。对比两次调查的数据,得出受众人群以及大部分民众的行为心态的一般规律,发现心态变化左右着股市的变动,这说明不理性人还是存在多数。该文最后进行了总结,当人们把握了各自的行动初衷与预期之后,股市预测再也不是研究高深的学术问题,而是各自经过理性思考后做出的判断。

关键词:心理学 中国经济 股市 暴跌

中图分类号:B848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b)-0197-03

当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于2014年终于开始破灭,中国经济增速疲软,甚至部分市县GDP增幅为-16%时,中国股市却逆市高歌猛进,但是自2015年6月中旬见顶以来(此前18个月上涨一倍多)持续暴跌,截至2015月7月8日已失去约30%的价值。中国股票作为一个整体蒸发了约3.2万亿美元的市值,中国股市大幅缩水。从国际金融危机史的经验来看,这种短期内暴跌的金融市场动荡,已经可以用“危机”来形容。2015年6月底,中国媒体开始用股灾来形容中国的股市暴跌。7月初,中国股灾开始登上外海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从理论上讲,牛市与熊市可以算是人们心态转变带来的后果,预测到股价的上涨就大量购进,相反预测股价的下跌就不断地抛出寻找买家。在期货交易中,人们往往在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卖出期权以做空获取套利,但聪明的投机者无论何时都能套得大量利润。因为股市的不理性的变化与理性的经济预期,人们的感性认识在股票交易中可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用在无论是近期还是长远的股票市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且最需要人们注意的。

为了救市,当局尝试各种手段,就差没有立法规定股票只能上涨不能下跌,只能买进不能卖出。其出台的措施看起来一波比一波孤注一掷。当局从久经验证的招数开始:降息(以降低持有现金的吸引力)和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使银行有更多资金可以动用)。他们用积极的言论托市,在听话顺从的报纸上发表积极评论股市的文章,大谈利好和股票的上行空间,即便这些股票的市盈率已经膨胀。他们引导养老基金进入股市,放松了针对保证金交易的限制,降低了交易费,他们甚至还把矛头指向所谓的恶意做空者。他们叫停了首次公开发行(IPO)以免稀释股市资金,还号召基金买入(但不卖出)股票。央行进行了某经济学家所称的中国特色量化宽松,给予一家向券商提供保证金融资的国有公司流动性支持。当局非但没有抑制已经在股市吹起一个危险泡沫的杠杆,反而怂恿市场参与者进一步提高杠杆率,以达到短期救市的目的。可惜,这些手段未能起到作用。

股市在2015年6月20日到7月初,经历了暴涨暴跌,人们的争锋相对以及心态变化能更为客观的反应股市的一般规律。该文对这个阶段股民的心态变化,前后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得到了一些结果。

1 调查过程及问卷设计

调查范围:江苏省无锡市。调查时间:问卷一,2015-6-20~2015-6-25,问卷二,2 2015-7-5~2015-7-12。调查途径:网络。调查对象:社会大众股民。调查方法:随机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以三类题型组成:第一类是关于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第二类是关于被调查者对个人生活情况和对近期股市的评价,如:股市态势、个人态度等。可以选择的程度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确保被调查者所选择的程度能够最大程度符合其内心真实想法。第三类是被调查人的实际操作,探究其心态与所对应的行为之间的关联。

2 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2.1 问卷一

(1)调查背景:2015年的股市至6月20为止一直处于牛气冲天的态势,人们炒股的热情空前巨大,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都加入了股市大军,此次调查真实地反映了股市与股民的现状。

(2)调查目的:为了调查人们的心理因素在股市交易中产生的影响,把脉人们未来动向。

(3)问卷发放/回收情况:该次调查问卷面向有炒股经历的广大的社会大众人士,共发放问卷600份左右,回收问卷514份,其中有效问卷508份。

(4)调研结果分析。

①股民以中老年为主。

这与实际情况相符,青少年由于金钱条件的限制无法持有大量证券,老年人由于精力有限和信息来源匮乏也无法很好的在股市获利。

②被调查者以企业员工居多。

企业员工手头自由资金盈余,有业余时间与金钱进行投资活动,公务员与自由职业者因素限制与金钱匮乏股民相对偏少。

③大多数调查者都入股市多年。

在近期牛市的影响下,有相当一部分的新股民入股市,占比27%,看得出人们对近期的股市抱有乐观的心态。但绝大多数股民占比60%都入股市几年以上,看得出人们还是趋于理性投资。(见图1)

④近五成人投资额度在10万以内。

人们对股市的高风险还是有感性的认识,大多数人在金融行业投资额度很小,虚拟经济还是有发展空间。

⑤大多数股民为投资理财。

如图2所示,69%的股民倾向于投资理财,投机炒股的占24%,将钱存入银行的仅占7%。

上述数据说明人们的思维方式较为理性,大多数人有理财意识,其中一部分人有希望通过股市暴富的心态。

2.2 问卷二

(1)调查背景。

股市在政府扶持下仍然不断跌停,股民利益受到较大打击。

(2)调查目的。

为了调查人们的心理因素在股市交易中产生的影响,把脉人们未来动向。

(3)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该次调查问卷面向有炒股经历的广大社会大众人士,共发放问卷300份左右,回收问卷294份,其中有效问卷294份。

(4)调研结果分析。

①多数股民未具备专业投资知识。多数股民对股市的了解建立在多年经验的基础上,行动源于经验,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手段以规避风险。

②理想投资额度为个人资产的10%~30%多数人实际投资额度占个人资产比15%。

总结:股民实际股票投资额趋于保守,由此可见股民对股市信心不足。而理想额度大于实际额度,也反映出资本还留有空间,对未来股市又所期待。

③从图3可以看出,人们大多在选择股票时考虑大趋势,资金,宏观经济与盈利前景,而证券交易控制,周边外部环境,心理与技术分析考虑的较少。技术分析占比较少,人们偏向于累积经验对股市进行了解再做判断。而过多关注盈利,缺乏对公司长期业务的分析也是导致人们在牛市或熊市非理性交易行为的诱因,因杠杆而套牢于股市的人就是缺乏理性分析的例子。人们在股市交易中对心理承受能力的把握也考虑较少,心理本就是与手头持有的资金数量相互关联。一般来说,股民首先确定可动用的资金,在确定自己的操作是短线,还是中长线操作,能降低非正常股市带来的风险。所以笔者认为,股民应在专业分析与理性思考方面施加更多考虑,而他们在大趋势,盈利前景上的丰富经验与对个股的判断结合,做出长短适宜,可以长线保护短线,然后可以考虑买卖的操作计划,并根据操作的时间长短付诸行动。长期的时间,不断地总结,才可以精通股市操作。

④股民在情形不佳的股市中大多采取清仓或补仓的行动以降低损失。可以看出,愿意及时行动购入股票与全盘抛出的人数相当,反应了股民的矛盾心态。(见图4)

牛市之后的熊市,股民的心态由乐观转为一般或不容乐观,这也是正常的心理,与之相对应的不理性行为恰恰反映了心理在股市交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股市在专家手中是完全的市场操作,市场变化带动股民行动。研究心理就是研究股市未来的动态,只有掌握了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才能分析未来。

(4)两次问卷比较。

下面分析调查问卷,在第一份问卷中可以看出,股市的良好态势的确吸引了很多投机者,但这种想要捞一把的心理并没有太明显的表现出来。首先,大多数调查群众投入股市资金较少且以自由资金为多,人们对投机的自信匮乏,大多持保守态度,这与股价一路上涨的态势有些不大相同。这就说明大多数人偏向于稳健型投资,这与经济平稳增长有着联系,社会的安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导致人们对投资的态度从投机赚钱变成了维持资金的长期价值。其次,良好的股市迎合了人们对未来股市乐观的心态,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持有的股票增值,因此,更多的人购进更多的股票,期货交易变得更为频繁。股价的快速上涨正是泡沫破裂的预兆,很多人产生了这种怀疑,因为历史上不寻常的繁荣总是伴随着经济衰退,于是股票被大量抛售,赚足了差额的人离开,股价随之降低,更多的人恐慌抛出股票,这就造成了似乎是理性却又由不理性的股市情形。

而第二份问卷调查的是在牛市之后的熊市,股民心态的转变与行为的转换。股民的心态由乐观转为一般或不容乐观,这也是正常的心理,与之相对应的不理性行为恰恰反映了心理在股市交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股市在专家手中是完全的市场操作,市场变化带动股民行动。

对前后两次的调查分析,深厚地体会到心态变化左右着股市变动,这说明不理性人还是存在多数。中国股民中大多数由业余人员组成,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进入股市,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得心应手。但在技术方面我国还缺乏有效的人才能够做到完全市场化。股市大跌后人们信心萎靡,对将来大多比较悲观,这造成了先前短期内牛市人们的预期反差,这说明人们更多关注眼前利益,对未来股市的预测与把握并不完全。当然,长期股市普通人无法预测,哪怕用精确的数学工具都会因变量而产生误差,所以人们通过积累于股市的经验判断未来动态。价格的变动是影响判断的主要因素,但价格不是股市的风向标,人们在买卖股票时大多考虑公司收益,大趋势等因素而忽视了导致变动的根本原因,如:社会经济动态、政治走向、大众心理等等。因此,牛市与熊市带来的收益或亏损,在大环境下,不是好运或霉运这些人们主观上的态度与认知,而是指导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的原因与由此而导致的后果。

3 结语

在这一次的股市跳水风波渐平缓的背后,能看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才使得人们欣喜于再次到手的流失的资产。而在更多的市场化运作的股市里,很少看到政府的身影,这是就需要股民有清晰的头脑和强硬的技术手段来分析股市未来的发展。无论是近期还是以后,股市无论是否有规可循,由于市场的变化永远在人们之前,人们只有抱着乐观的心态,在股市与预期谋和的情形下感到庆幸。心理学正是研究人们的感性因素在股市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很明显,正是这种感性,才使得人们对股市抱有又爱又恨的态度。

当人们把握了各自的行动初衷与预期之后,股市预测再也不是研究高深的学术问题,而是各自经过理性思考后做出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Lars Tvede,The Psychology of Finance: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al Dynamics of Markets,Revised Edition,Wiley Trading,March[Z].2002.

[2]Benjamin Graham,The Intelligent Investor:The Definitive Book on Value Investing,Collins Business,July[Z].2003.

[3]Avinash K. Dixit and Barry J. Nalebuff,The Art of Strategy:A Game Theorists Guide to Success in Business and Life,W.W.Norton & Co.February[Z].2010.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股市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股市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