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水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2015-04-12贾宏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32期
关键词:空隙稳定性

贾宏波

摘 要:透水沥青路面是指压实后孔隙率在20%左右,能够在混合料内部形成排水通道的新型沥青混凝土面层,其实质为单一粒径碎石按照嵌挤机理形成骨架,空隙结构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它具有良好的防滑性、降噪音性、良好的降温效果、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容易铺筑等优点现在被人们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空隙 粗集料 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b)-0035-02

随着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内涝等不断的袭击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一旦发生大暴雨将会给人们的交通及生活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而且传统的城市道路一旦面临内涝会加速自身的损坏,而今的透水式沥青路面在道路中的应用减少了这一灾害的发生。

1 沥青路面概述

1.1 沥青路面的发展历史

谈及沥青路面的发展历史,约在公元600年前,巴比伦大人利用他们智慧的头脑修建了第一条沥青路面,这项技术在不久后就失传了;之后1712年继瑞士发现沥青之后,在德国和法国也相继出现了,但是法国是最先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经过专家们的研究建成的沥青路面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路面结构,其性能优于巴比伦的第一条沥青路面。在法国修建了沥青路面后美国才开始意识到沥青路面的好处并大量的从德国和法国进口沥青,但是由于美国那时正处于汽车工业兴起的阶段对路面的要求大于沥青路面本身的性能,因此美国人利用自己的原料加入到沥青中制成的沥青路面满足了汽车荷载的要求。相对于沥青的发展史,我国的沥青路面起步晚,我国是在1935年才开始沥青路段实验,但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没能给沥青路面好的发展,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沥青路面才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的质量和数量才有了明显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投入到沥青路面建设中,使用的粘合力较强的材料将各种矿物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不仅提高了原料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增加了路面使用的质量和耐久性。

1.2 透水式沥青路面的优点

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度在3%~5%左右,透水式沥青路面的孔隙度在20%左右,大孔隙度使得该沥青路面拥有以下特点:有效的防止湿滑,在出现涝灾的时候透水性沥青路面能及时的将积水排泄出去,减少路面的积水还能有效的降低路面的水在汽车飞速驶过时溅起的水分引起的水雾以及引起路面反光引起的晕眩,孔隙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达到防滑的效果;降噪音,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大孔隙在汽车过境时产生的噪音吸收掉一部分,还减少了轮胎的磨损;良好的降温效果,由于沥青路面使用的原料在混合之后就变成了黑色的,铺到路面上也显示出黑色,黑色对于光和热的吸收能力比一般材料效果都要好,在比较炎热的夏季会导致路面快速升温,透水沥青路面的特殊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缓解路面快速升温这一现象;稳定性好,在大孔隙原料下路面需要铺得比一般的沥青路面更厚一些才能更好的来承受压力,高厚度的透水材料使得该沥青路面的抗压能力也比其他的沥青路面更强一些;综合透水式沥青路面拥有的这些优点,现在我国新建的很多高速公路都采用了这项铺路技术,一方面绿色环保,另一方面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国家为了民生而重点投入的一项工程。

2 透水沥青路面材料

2.1 透水沥青材料的选择

沥青路面的材料是在多种材料的混合下相互产生的一些特定结构从而达到其效果,透水沥青路面具有高强度的抗车辙碾压性能、减少噪音、防湿滑等特点,这些都是靠沥青原料的特性而成的,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原料大致分为四种:粗集料、细集料、填料、高粘改性沥青,按照国内的使用材料的标准选择,粗集料主要是采用比较坚硬且棱角性明显的碎石,碎石主要是辉绿岩的碎石,经过测试这种碎石的高温压碎值、石斛压碎值、吸水率等都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只有石斛磨允值在国家标准值的边缘。细集料作为混合料里带有粘合性质的材料,通常选用的是碎石脚下的脚斛,这种细石料形状不规则导致它远比天然砂的粘合性能要好,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填料的选择需要慎重,透水性沥青路面的特点之一就是孔隙大,在选择和添加矿粉时都应该严格的控制用法用量,国家对于填料的要求高于其他两种原料的要求。透水性情混合原料是在基本的沥青混合疗伤进过升级改良的,从力学角度上讲这样可以提高对各种集料的约束力。

2.2 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沥青的原料之后接下来就要将其进行混合搅拌再运用到工地上进行实践了,在进行配比混合的时候根据施工地点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再结合我国规定的规范来确定配比系数。按照规定来进行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先检验原材料,将符合标准的原料留下来,不符合标准的原料是不能要的,之后就是确定最佳效果的沥青配比,在施工之前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小组经过控制变量法方法来确定最佳配比系数,在实验过程中得出在什么样的湿度以及温度下进行过搅拌得到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最高,孔隙度是否达到标准等。在搅拌的过程中还要控制交办的时间问题,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混合料性能达到最大使用限度,不能出现离析、发白等情况,若是出现这种情况则该次的沥青不合格,对于搅拌完成之后的运输过程也要严格控制,运输车辆一定要保持清洁,在运输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施工进度与运输的速度相适应,避免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等情况的出现影响铺设的连续性在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局部拖痕的出现,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补救并相应的调整工艺。

3 透水路面的设计结构

3.1 路面层结构设计

透水性沥青路面设计与普通的沥青路面设计主要的差异除了配合比的不同外,还需考虑透水基层的设计。透水基层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一定的储水及渗透能力,来吸纳及过滤进入路面结构的雨水;在合适的时间内,安排合适的渠道排出进入路面结构的雨水;有足够的强度,来承载路面结构的交通性能需求。目前,国内实践的透水沥青路面主要以透水混凝土、级配碎石等材料作为透水路面的基层材料,以实现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的透水、储水、排水需求。并且考虑避免路床因透水而产生水损坏,需在透水路面结构下设置隔水层,有效防止雨水对路基的破坏。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还应与雨水收集体系的设计相结合,在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系统考虑,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海绵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2 路面养护

沥青路面的建成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为了使该路面能够长时间的文人们服务,就需要定期的对沥青路面进行维护,以此来保护透水沥青路面的防湿滑和减少噪音等特点。透水性沥青路面的特性在于大孔隙的构造,当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之后长时间的交通使用会对其孔隙造成损伤,严重会将空隙压缩到普通的沥青路面一般,这样不仅减少了孔隙的透水率,对于减少噪音等优点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减弱,除此之外,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也会造成空隙的堵塞,造成透水能力下降,这时候利用高压水枪将阻塞孔隙的东西冲掉,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被长时间压迫的孔隙。对于冬季的道路养护主要是及时清扫路面积累的雪,当路面结冰时不宜使用大型机械进行除冰,这样会对路面造成伤害,也不能采用撒灰等方式进行除冰。

4 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投入到沥青路面的研究上,其性能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透水沥青路面的研究还应该再考虑到道路的荷载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透水性沥青路面将会成为交通发展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 董祥,何培玲,李磊.道路透水路面及其铺面材料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2):219-223.

[2] 郭汉山.大粒径透水沥青混合柔性基层施工技术[J].交通科技,2014(3):82-84.

猜你喜欢

空隙稳定性
一类k-Hessian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渐近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空隙
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横向空隙分布特性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北京楼市新政封堵防炒作空隙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浅谈合理的商品包装能够有效控制商品包装空隙率
基于空隙率的透水性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
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