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农工作亮点解读

2015-04-11

山西农经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现代农业住房

一、农业既要规模化 也要绿色产业化

会议提出:要加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

专家解读:未来农业主要问题是质量和效益

党的十八大就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而长期以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未来,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补齐四化的“短板”,需要农业生产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

姚景源:农业要由传统农业走到现代农业。现在的问题主要不是产量的问题。是质量和效益问题。就是怎样使农业的产出能在稳定数量的前提下更好地提高质量和效益,进而使农民进一步增收,也就是说,使农产品有更多的附加值和增加值。这又涉及农业的生产方式问题和诸多科技问题。应当说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的根本发展方向,确实应下大气力解决这个问题。

二、让农民进城买房:农民消费潜力不容小觑

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专家解读:政府应想办法帮农民进城买房

能就业的地方,买不起房子;买得起房子的地方,又缺少就业机会。这是城镇化过程中一对现实的矛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指出,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政府出面,探索提高进城农民工购买力的途径。

叶兴庆:政府在这中间能起到什么作用?一是尽可能地把进城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的保障范围。可以用住房公积金、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帮助一部分对未来有稳定预期、愿意在城镇生活的农民,让他们有购房的能力。第二,农民配置农村的宅基地、农房,在城市买商品房时能够相应地扣减土地置放金,这样就能够降低农民在城里购房的成本。上海、重庆很多地方也在做,这是政府帮助、提高进城农民房屋购买率的很重要的创新性做法。我想这方面应该有这个潜力。中国著名房地产专家、清华北大MBA总裁班教授陈俊认为,帮农民进城买房,这是把市民和农民一视同仁的表现。

陈俊:政府帮农村居民在城市定居的举动,表明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当作刻不容缓的大事,已经把农村居民在城市定居和平等对待农村、城市居民当作一项基本国策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十年来,农村居民日益成为庞大的消费群体。特别是新生代农村居民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帮农村居民在城市定居可以大大增强城市活力,可以增强各个城市的差异化。

三、精准扶贫+社保兜底:7000万人可脱贫

会议提出:要保障民生,兜住底线。要扩大有效供给,打好扶贫攻坚战。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

专家解读:可以精准帮扶和社保兜底

今年的中央扶贫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县“脱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精准帮扶,兜住底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指出,通过精准扶贫和社保兜底,七千万人如期脱贫应该不是问题。

李国祥:首先一定要把这部分人准确界定下来,给每个家庭建立档案,根据贫困户家里的资源条件,对其进行扶贫,这就叫做精准扶贫。从全国来看,应该有5000万人可以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让贫困家庭能够脱贫。还有2000万人口,他们的家庭没有劳动力,或者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管再怎么扶贫,也很可能仍然达不到脱贫的标准。这部分的人口就要靠社会保障来兜底了,可以通过提高最低保障标准,提高养老金发放的标准,还可以相应的增加资产收益的补偿、补贴标准,让实惠保障的功能,保障这2000万人口如期脱贫。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现代农业住房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走街串巷找住房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