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连四纸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思考

2015-04-11李友鸿刘佩芝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上饶技艺生产

李友鸿,刘佩芝

(1.上饶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上饶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关于连四纸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思考

李友鸿1,刘佩芝2

(1.上饶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上饶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江西省铅山县生产的连四纸是竹纸中的上乘产品,属于高档文化用纸,主要用于贵重古籍和碑帖的印制和书画创作,有“纸寿千年”的美誉,其手工制作工艺在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连四纸在开发和销售上面临一系列难题。要促进连四纸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开发,必须改革创新,将现代化高科技与传统工艺完美结合;注重传承人的培养,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不断研发新的中低端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利用上饶旅游文化资源优势。

连四纸; 保护与开发; 对策

在江西省铅山县,有一种流传了千年的传统手工艺生产的纸张连四纸,又叫“连泗纸”“连史纸”,是中国古法手工造纸的活化石。据《江西造纸史》记载,连四纸的制作始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天工开物》对铅山连四纸有所记载。连四纸是品质上乘的文化用纸,用连四纸印刷的古籍,清晰明朗,久看眼睛不容易疲倦。用它书写作画,着墨即晕,入纸三分,历来为国内外书画家所钟爱。连四纸纯手工制作,技艺精湛,其制作技艺是历代造纸工人智慧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内涵,由于难以完全用现代技术和机器生产来替代,因而显得十分珍贵,它比大规模机器生产的纸张有着更高的收藏价值。

一、连四纸的特点及发展和保护现状

《辞源》记载:“(连史纸)原料用竹。白,质细,经久色质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产江西、福建,尤以江西铅山县所产为佳。”[1][P3059]连四纸的原料为嫩毛竹,其产地集中在江西铅山的石塘、石垅、陈坊南部的浆源和篁碧,以及福建光泽县的司前乡,这些地区非常适合各类竹子的生长。此外,此地丰富的木柴可以作为天然的燃料,水源可以提供动力,造纸胶液的各种药材和辅助材料等都可以就地取材,为连四纸的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连四纸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共有72道之多,加工后的纸料必须置于山上数月,通过风吹日晒雨淋进行自然漂白,生产周期长达一年之久。[2](P8-17)精心制作出来的连四纸质量上乘,因其质地洁白绵密,防虫耐热,永不变色,而得“千年寿纸”的美名。元代以后,我国许多鸿篇巨著、名贵典籍采用连史纸印刷,如明代印刷的《十七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连四纸不仅畅销于北京的“荣宝斋”、上海的“裕福安”、苏州的“苏连记”,还远销日本及南洋地区,清道光年间,铅山连史纸每年外销20多万担。[3](P49-55)

俗语称,“铅山唯纸利天下”。早在明清时期,铅山就已成为江南著名手工业区,其纸业与景德镇的制瓷业齐名。连四纸是江西特产中的佼佼者,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06年,连四纸的手工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扶持连四纸的发展,江西省政府批准铅山县建立保护性示范基地。当地政府充分认识到了保护和发展连四纸的重要性,开始启动了传统产业复苏工程,2007年把连四纸等知名度高的传统产品定为政府扶持范围,重点扶持连四纸的保护与开发工程。县委、县政府将连四纸产业列为重点推进项目,专门成立项目服务领导小组,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达到年产41万刀的目标。2008年,县委、县政府建立连四纸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传习所,县政府拨付专门资金用于连四纸的保护传承,并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拔给传习所,聘请专家对项目建设给予指导。

铅山县委、县政府对有的连四纸生产企业进行了重点扶持。有的企业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良好的生产能力,并修建连四纸制作技艺展示中心,展览图片、文字、造纸工具以及造纸过程中每道工序纸料产生变化的实物标本,通过声像、视频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连四纸制作技艺的全过程,使参观者了解它的起源、发展、传承,了解连四纸在传播中华文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的企业还收购散落在民间的连四纸生产工具,如青麻石纸槽、纸碓、纸榨等,以对之进行保护。

当地政府和企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将连四纸的生产建设成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把连四纸打造成中国纸文化中一张耀眼的名片。这种努力得到了回报。2009年12月,连四纸得到了杭州西泠印社认可,铅山成为杭州西泠印社连四纸定点生产基地。2011年4月,文化部非遗司专家组专程来铅山考察千寿纸坊,给予高度评价,返京后即将之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示名录。2011年8月,江西省文化厅将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推荐为全省唯一通过国家向联合国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2012年9月,国家图书馆对连四纸进行层层检测,又请专家进行试用,最终指定连四纸为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修复用纸,并向铅山县订购了12万张连四纸用来修复古籍善本。铅山连四纸还先后参展上海世博会、中博会、印博会、中国首届国家级非遗博览会、世界非遗博览会等会展,并获文化部颁发的首届国家级非遗博览会展品奖铜奖和非遗技艺展演集体一等奖。

二、连四纸的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精工细作的传统手工产品连四纸显得极其珍贵,但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连四纸的手工制作方法,及其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它的发展,由于产品工艺复杂,生产时间长,产量低利润薄,产品销售渠道有限,连四纸的传统制作工艺曾失传19年,被迫停产。近几年来,由于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连四纸传统制作工艺不断被挖掘,并逐步恢复,但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四纸在产品开发与保护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连四纸在产品开发与保护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资金问题。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连四纸的文化传承,对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和保护工作。但是,绝大部分的企业规模太小,相当多的企业只是家庭作坊,连四纸制造工艺水平参差不齐,生产的纸张质量低数量少,目前的生产规模制约了新技术的创新和产品开发。由于经历了很长的消沉期,连四纸目前的社会影响还不大,因此也缺乏国内外大公司前来投资。

第二是技艺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连四纸作为手工纸,技工师父纯人工操作生产,工艺繁琐复杂,制作过程繁重,技术要求高,收入低,造成年轻人缺乏对连四纸的热爱和学习动力。比如,抄纸工一年四季都得站在纸槽边,手拿半成品不时浸泡水中,冬天冰冷刺骨;烘纸工从早到晚在火炉边操作,烟熏火燎,汗流浃背,夏天十分受罪。年轻人缺乏传承连四纸传统工艺和知识的动力,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从事这门古老的手工制作。目前,掌握连四纸制作技艺的人数极少,人才断层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此外,由于连四纸的制作工序精密复杂,不利于现代化机械大规模发展,传统工艺即使能够得到维持,也不容易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很难产生经济效益,所以技术革新迫在眉睫。目前,很多家庭作坊里还保留着很多珍贵的老式机床,由于资金和技术原因,设备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维修,有的已经破败不堪,一旦无法使用,可能会彻底失去连四纸的技术。

第三是公众意识的缺乏。连四纸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高科技通信手段,纸的使用量越来越少。此外,从现代史范畴来看,传统的书法绘画技艺受到了西方书法绘画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国内外交流越来越密切,绝大部分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书法绘画失去了兴趣,学习这一门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对于连四纸使用也就逐渐减少。现代人对连四纸的认识度偏低,连四纸基本缺少大众知名度。目前使用连四纸的客户主要为少数书法爱好者、鉴赏家、收藏家和极少数古籍出版商,目标客户限制了连四纸的大规模出产。

第四是品质保障和利益追逐之间的矛盾问题。现代化机器制纸从原料到成品只需7天时间就全部完成,大批量生产成本低,利润高。而传统工艺的生产周期要一年多时间,生产成本太高,跟机器生产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但是,传统手工制作的纸张,由于经过长时间的天然漂白,其耐久性和洁白度更高。因此,在利用现代技术生产的同时保持甚至提高纸的品质,显得十分重要。此外,有的厂家使用储存两三年的毛竹,直接影响纸品的细腻度,以次充好;有的公司为了减少生产时间,用化学漂白,劣质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直接影响了连四纸的声誉和销售。政府和企业必须保护连四纸的品质,保护正品纸张的生产和销售,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最后是市场开发问题。由于连四纸的市场受众非常有限,价格昂贵,利润薄,产量低,知名度低,市场份额很小,因而如何开发连四纸市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尚未见对连四纸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发展方向的研究。连四纸生产企业也缺乏市场开发的良好理念和运作,缺乏系统的广告投放,甚至没有企业官方网站,媒体支持和媒体曝光率低。政府对连四纸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力度还需加强。

连四纸要获得良好的发展,政府和企业必须直面和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造纸业的一席之地。

三、 保护和发展连四纸的对策

从当前连四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方面分析,要想做大做强连四纸产业,保护和开发好连四纸技艺,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整合现有力量,做大做强。整合铅山县的连四纸生产企业,增强技术力量,增加资金投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创造适应大众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增加市场销售宣传,争取成为造纸业驰名品牌。

其次,注重人才培养,做好保护与传承。政府和企业要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要注重工艺技术的提升,也要加强知识文化的教育。现有的企业员工主要以周边农户为主,大部分是初中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生非常少,这对于创造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是很不利的。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技术接班人的培养。如今愿意从事连四纸技艺的年轻人很少,传统的手工艺很难找到优秀传人,老一辈连四纸的技工师傅平均年龄在60-80岁之间,连四纸技艺面临巨大的传承问题。建议政府和企业拨付资金专门用于人才的培养,联合当地的专业技术学校或设有相关专业的大学联合定向培养企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通过提供奖学金和未来就业安排等优厚条件,吸引优秀青年加入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第三,加强创新,实现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现有的连四纸制作技术必须改革创新,从技术层面上加大力度,提升科技含量,并结合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实现大规模生产。传统的连四纸技艺口传心授,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材料生产出的纸品质量都不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复旦大学的科研机构、上饶师范学院连四纸课题组正在联手铅山的连四纸企业进行研究,对其生产进行定量分析,以使连四纸生产纳入标准化科学化轨道。若要连四纸像宣纸一样家喻户晓广为人知,必须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之路。只有上规模上档次,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当然,在扩大产品生产规模的同时,要保持连四纸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要引进国内外新设备,对陈旧的设备进行翻新和系统改造。增加产品种类,拉开产品的档次和等级。利用机器生产中低档纸张,投放大众市场,扩大市场受众。

第四,充分利用现有机遇,借势发展。政府和企业已经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大大提升了连四纸在现代社会中的知名度,但目前来看,宣传工作仍需加强。建议聘请专业团队制作连四纸宣传片,投放电视、网络等媒体,扩大宣传和影响。政府和企业应尽快建立官方网站,介绍连四纸历史和工艺特点,开通网上购买方式,扩大购买渠道。

第五,运用旅游资源,进行产品推介。上饶有三清山、圭峰等世界著名自然遗产旅游胜地,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企业可以将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一条自然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独特旅游线路。联合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可以供游客参观体验的连四纸工艺展厅和连四纸制作体验区,让游客在经验丰富的技工师傅的帮助下尝试自己制作这一传奇的纸品。游客体验区不仅能让游客更加了解产品的特性,还可以寓教于乐地提高游客们对传统技艺的重视和保护。可喜的是,铅山千寿纸坊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建立了一个古连四纸制作工艺展示区,吸引了古籍出版、造纸、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的关注和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令人欣喜的是,连四纸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我们相信,通过采取科学对策,连四纸将会拥有一个灿烂的未来,将会对中国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吴泽炎(主编).辞源(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 方晓阳,吴丹彤,鄢中华,等.江西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调查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6):8-17.

[3] 石礼雄.传承中的思考——传统连四纸制作技艺浅析[J].华东纸业,2011,(5):46-51.

[责任编辑 邱忠善]

A Strategic Reflec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ansi Paper

LI You-hong1, LIU Pei-zhi2

(1.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1, China;2. School of History, Geography and Tourism,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1,China)

Liansi Paper produced in Yanshan is a kind of bamboo paper of high quality. It is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high-grade culture paper and it's mainly used for printing precious ancient books and stone inscriptions and creating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This kind of paper has a reputation of “paper of a thousand years”, so its hand-made process was awarded by the China State Council the first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2006. However, currently, Liansi Paper enterprises have encountered a series of problems with the sales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ansi Paper’s hand-made process, people should forge ahead reform and innovation, well combine the modern technology and the traditional craft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raining of inheritors, improve enterprise staff’s skills, keep on developing new middle-and-low products, gain more market shares, and make the best of th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of Shangrao.

Liansi Paper; prot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5-04-15

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招标专项项目(010035)

李友鸿(1956-),江西铅山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文化。

G124

A

1004-2237(2015)04-0008-04

10.3969/j.issn.1004-2237.2015.04.002

猜你喜欢

上饶技艺生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用旧的生产新的!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