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纸堆长出66万棵大树

2015-04-10张欣

北方人 2015年4期
关键词:复印纸东城区废纸

张欣

在北京这个超级城市里,废纸有了新的旅行故事。

故事从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开始:位于二楼的复印间里,三台打印复印机并排而立,旁边摆置着办公废纸“白纸类”投放袋。

再生资源回收员利落地抱起废纸扔进回收袋。偶有三两张报纸或复印纸包装袋“鱼目混珠”,他顺手“二次分拣”、分类投放。

印有“北京回收”字样的厢式货车将回收纸质资源运至郊外的分拣中心,经废纸打包机捆装定型,成为体积约1立方米、重约800公斤的“废纸砖”。

40吨“废纸砖”集结完毕,便被运至河北或山东的造纸企业作再生处理。

不久,重70克、每包500张的可再生复印纸下了生产线,重回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案头。

再生资源回收员是31岁的王进步,来京务工14年,做回收员已有8年。

他所供职的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天洁公司”)已在北京全城设立了470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其中居民社区、学校13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340个。

这个打造“资源再生低碳办公体系”的企业,2013年亏损400万元。

如果北京市东城区的废纸资源都被如此再利用,相当于每年少砍66万棵大树。但是因为收购废纸没有增值税发票,天天洁公司无法提供可用于抵扣进项税的凭证。

卖几斤废纸,谁会给回收员单开张发票呢?

保密文件“谁都不许看”

2014年12月19日上午10时,王进步和同事开着已有8年“工龄”的福田厢式小货车,抵达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的六层办公楼外。

“白色尼龙编织袋用来分类回收废纸、报纸、杂志、饮料瓶等,绿色帆布袋用来回收保密文件。”王进步走上楼梯,对记者解释道。

他收拢废纸时,有保洁人员想翻拣几本杂志看看,被他微笑拒绝:“绿色帆布袋中是客户要求销毁的保密文件,谁都不許看。”

王进步一边向记者展示事先复印好的“机关、单位内部文件资料回收证”,一边指导同事用带编号的黄色封条将绿色帆布袋封口。“这些保密资料当天统一送到五环外机场第二高速公路附近的分拣中心,存至专门的保密文件库房。”

在分拣中心,这些文件大约以每20吨一趟的频率运输至北京造纸七厂——北京市定点销毁单位。

东城区办公区域废纸年产生量超过3.9万吨,其中商务楼宇约3.49万吨,机关事业单位约为4306.8吨。

仅复印纸一项,全区每年消耗量就达1.05万吨。其中机关、事业单位为1896吨,办公楼宇内企业全年复印纸耗废量8676吨——这是2013年民盟北京市东城区委《办公区域废纸回收再利用情况》课题组的调查结果。

事实上,东城区的废纸资源如果得以有效合理分类回收利用,每年可节约3.9万吨标准煤,节约2340万度电,节水390万吨,节约11.7万立方米的木材,相当于少砍66万棵大树。

一年赔了400万元

3.9万吨废纸产生量,占东城区办公区域可回收固体废弃物的80%以上。“东城位于中心城区,工厂生产性废弃物产生量很少,废纸的回收及利用,是东城区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重中之重。”天天洁公司总经理刘权告诉本刊记者。

起初推广“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统一运输、专业分拣、再生利用”的办公区域资源回收利用循环模式,天天洁公司打“数字牌”——用一连串回收利用数字作为推广手段。

“客户听完反应并不积极。”刘权说,“所以我们推出了‘再生至尚环保理念及执行标准,最终演变为以参与资源分类回收为标志的再生生活方式,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资源再生低碳办公体系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但这显然是个赔本生意。

以前在金融业“一万元以下的钱都不数”的刘权自嘲,现在“一分钱都得掰成厘来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报纸回收价格是每公斤0.8元,回收一吨报纸需支付回收费800元;往返行程约70公里的情况下,回收车油耗100元;司机每月扣除节假日工资4000元,社区网点每回收一吨也要支付人工费200元;运到再利用工厂需运输费90元。

这些废旧报纸卖给工厂,还得交增值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每吨合计235元。

“一般的生产企业在出售产品时需要按照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增值税的应纳税额为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抵扣后的部分。”刘权解释说,“但是我们收购废旧商品时,往往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也就是说没有可供抵扣的进项税。”

这样算来,一吨报纸的回收成本约为1525元,卖到工厂能收到1450元。

刘权说,这些成本,还不包括公司管理层的工资,分拣中心场地、办公室租金都是每年30万元,还有设备折旧……

“2013年公司赔了400万元。”他无奈地说。

根据《办公区域废纸回收再利用情况》课题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东城区实际使用再生复印纸占办公用纸使用量比例仅5.3%,机关事业单位为5.7%,企业为5%。

而东城区政府的相关要求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这个数字在2012年底应是10%以上,2013年底是25%以上,2015年底是50%以上。

垃圾分类是“持久战”

早在2000年8月31日,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办公厅发文要求,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带头推广使用再生纸。

“当时的再生纸从功能上确实有很多缺陷”,天天洁公司市场部经理宋全平告诉记者,员工在推广再生纸时,经常被一口回绝,原因是“2000年前后用过,不好用。”

事实是,中国再生纸制造技术经过10年的改进,使用功能已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办公的需要。目前东城区和北京市的部分单位已100%使用再生复印纸两三年时间,并未发现有什么问题。

再生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前提是垃圾分类。

“不同类别的废纸混杂会影响再生产品质量,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对废纸循环利用链条形成致命打击。”宋全平说,她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耳濡目染,在家庭信息登记表中母亲职业一栏填写的是:垃圾分类。

天天洁公司把办公区域资源再生体系简化为三个动作:白色废纸单独投放;废纸、报纸、杂志分类收集暂存;定期上门回收。

但客户的配合程度并不理想。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有物业管理的居民区及楼宇以物业公司为责任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由本单位承担管理责任。可目前对于责任人的监督管理几乎是空白,既无监督,也无激励。

民盟的调查显示:居民对这部已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第一部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知晓率仅为50%。

对于垃圾分类,北京市不可谓不重视。如正在推进设立“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指导员”,即可能有7万人戴上“绿袖标”,而每人每月约600元的报酬由区县财政承担。

一些区县为推进垃圾分类还设立了“二次分拣员”,每人每月1200元薪酬,站在垃圾桶旁,意在促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抛弃。

北京市要求每80户—100户配备一个“垃圾分类指导员”。东城区“2012年为此投入500万元”,但效果并不理想——“指导员”变成“分拣工”,且普遍存在不出工或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刘权坦言,他更希望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宣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猜你喜欢

复印纸东城区废纸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用我一世轮回 换你一生苍翠 废纸再利用 节能第一步
19项造纸领域国家标准2月1 日起实施
卖废纸
宁波口岸去年进口废纸200万吨相当于少砍3400万棵树
亚太森博将在新会增投新生产线
您的责任之选
——UPM Jetset佳印®系列和Copykid欣乐®系列复印纸焕新上市
大庆市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分析与治理
警惕复印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