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计量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作用机理研究

2015-04-10张文忠

山西农经 2015年9期
关键词:公允管理层契约

□张文忠 王 红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公允价值计量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作用机理研究

□张文忠 王 红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自2007年以来,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及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内容的反复修订,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伴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其在衡量企业业绩方面的作用日趋凸显。与此相适应,以企业业绩为基础的管理层薪酬契约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有何关系?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在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管理层薪酬契约有效性如何,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管理层薪酬契约;作用机理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会计理论的不断进步和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具备了和许多国家一样初步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2007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适度、谨慎的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14年1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其相关内容又进行了单独规定,从而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伴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其在衡量企业业绩方面的作用日趋凸显。

根据准则规定,“企业必须在其定期发布的财务报告中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信息,从内容方面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公司持有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大于或小于持有成本的差额,出售或转换时才能够计入损益,实质上是一种未实现收益或损失。”作为上市公司报表的新增利润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此相适应,以企业业绩为基础制定的管理层薪酬契约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越来越显著。

管理层薪酬契约是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重要契约,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可能会引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发生变化。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可能会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原有资产、利润等状况产生广泛影响,从而影响业绩和管理层薪酬的衡量,这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影响。

2 公允价值与管理层薪酬契约

2.1 公允价值

对于公允价值这一概念的界定,最有代表性的提法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但是,观察FASB不同历史时期在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表述,也会看到有所差异。如2000年FASB在SFACNo.7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自愿各方之间进行的现行交易(即非被迫或清算交易)中,购买(或发生)或出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在2006年颁布的SFAS157中的定义为“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所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所付出的价格”。IASB在其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从这些表述中,IASB与FASB的相同之处是两者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均确认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事前计量与事后验证。

与海外各方会计准则相比,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1998年 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第一次将公允价值引入到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当中,但是,我国在2001年对会计准则修订时,又取消了大多数涉及公允价值的内容。此后,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策略发生了改变,即“以国际化为主导,兼顾中国特色并逐步向国家化演进。”2006年,最新一版成体系颁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成就了我国会计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和里程碑。在这一版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2014年,财政部修订并再一次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移转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综上可见,各方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虽有所不同,但并无实质上的差异。

2.2 管理层薪酬契约

所谓管理层薪酬契约,指的是公司的所有者与代理人(高层管理者)之间签订的与薪酬待遇有关长期工作合约,该契约规定了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责任,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权利、义务和薪酬结构,该契约包括显性薪酬契约和隐性薪酬契约两大部分,显性薪酬契约通过货币薪酬及股权激励等方式来实现,隐性薪酬契约则通过在职消费等薪酬方式来实现。其中,管理层获得报酬的最基本形式是货币薪酬,又包括基本薪酬、短期薪酬等。基本薪酬属于固定性报酬,是所有者对管理层工作付出的最基本回报,他不受公司业绩的影响,只与企业基本面如所处的地区、行业、规模等有关;短期薪酬是以奖金等方式对管理层出色的工作业绩所进行的奖励性报酬,与管理层特定时期的工作表现和业绩相关。短期薪酬是一种短期激励方式;股权收益则是一种长期激励方式,是根据管理层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使其通过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所获得的一定比例的剩余收益。

3 公允价值计量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作用机理

3.1 会计业绩影响管理层薪酬

通常情况下,确定管理层薪酬结构与薪酬水平时,常用的做法是根据获得的业绩指标来确定。为此,就需要明确企业绩效的衡量与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系两个问题。企业绩效可用来衡量管理层的努力程度,进而依据企业业绩来制定管理层薪酬契约,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利益冲突这种冲突表现为企业管理者的短期利益与所有者长期利益的矛盾。因此,企业业绩目标的量化就成为制定管理层薪酬契约的最核心内容。

在实践中,管理层的薪酬往往与企业会计业绩挂钩,为避免管理层的短期行为,企业所有者设计了股权激励方案。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虽未普遍实施,但使用趋势明显。

3.2 公允价值计量引入对会计业绩的影响

中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对上市公司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有利于证券市场资源的配置优化,提高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质量,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压缩上市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的空间,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有利于投资者根据所掌握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但在短期内,公允价值计量很可能导致管理层的短期行为,造成企业业绩的波动,进而引发资本市场的动荡。因此,必须正视因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的债务重组等行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3.3 公允价值计量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影响

管理层追求业绩目标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经营风险增大时,管理层为实现业绩目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增加时,管理层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态度往往不言而喻,这一点正是上一问题的结论引发的。

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层薪酬契约,一方面要实现对管理层的有效激励,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对管理层道德风险以及怠惰行为的有效约束。

结束语

在公允价值计量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基础上,根据证券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就有了理论依据,作为本项研究的后续部分,实证研究部分将随后提出。

[1]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12):1-4.

[2]葛家澍.关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J].会计研究,2001(1):4-8.

[3]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J].经济研究,2000(3):32-39.

[4]曾义.薪酬粘性、管理层变更与公司价值[J].上海管理科学,2009(4):70-73.

[5]徐经长,曾雪云.公允价值计量与管理层薪酬契约[J].会计研究,2010(3):12-19.

1004-7026(2015)09-0089-02

F272.92;F275;F233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5.09.60

张文忠(1963-),男,吉林伊通人,副教授,从事会计、财务管理方向的研究王红(1963-),女,河北张家口人,研究生,从事会计、财务管理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公允管理层契约
一纸契约保权益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