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及其实现

2015-04-10邱跃华钟和平

关键词:群众政治思想

○邱跃华 钟和平

(贵阳医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及其实现

○邱跃华 钟和平

(贵阳医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柔性社会管理方式,具有育人、导向、调控、激励以及凝聚等社会管理功能,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引导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活力、动员社会力量。面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亟需通过构建“大思政”格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扩大工作覆盖面等路径来实现其社会管理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管理; 功能; 实现

习近平同志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价值,并进一步强调,“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治理转型的历史转型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导致社会管理领域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对提高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

一、思想政治工作社会管理功能的价值诉求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国社会管理的“生命线”、“中心环节”和“传统优势”,不断利用自身独特的工作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发挥着引导、规范、协调、激励等作用。它不仅是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而且是一种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提升我国社会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典型柔性社会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会管理价值。

(一)是展现社会管理柔性化的题中之义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体现在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1]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阶层逐渐分化,思想观念和利益需求日益多元。我国的社会管理方式必将逐步由人治转向法治、由施压转向合作、由被动式管理转向主动服务、从单向监管改为相互约束、由以刚性管理为主改为重视柔性管理。作为一种典型柔性社会管理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向具体的社会个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其形成国家、社会所期望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并产生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行为,进而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和调控。这种典型的柔性管理方式对文化传播网络化、思想观念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的现代社会的独特管理作用,是任何其他社会管理方式无法替代的。

(二)是彰显社会管理艺术性的重要途径

社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谓社会管理艺术,指的是社会管理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在社会管理中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管理技能和技巧的总和。社会管理方式有刚性与柔性之分,当前,由于转型期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发生了改变,仅靠刚性管理难以实现社会和谐,且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柔性管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这就要求主体能掌握和运用“刚柔相济”的社会管理艺术,从偏重管制向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调转变,更多地运用民主方式、服务方式、疏导方式,以及对话协商、思想政治工作等方式。其中,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软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既可以通过准确通俗、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与管理对象之间的距离,形成社会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可以帮助社会管理主体及时捕捉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管理对象的诉求,抓住时机、找准突破口、明确共鸣点,[2]进而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水平。

(三)是构建社会管理新体制的必然选择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首先,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党委领导”体制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介入。社会管理必须发挥好党委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社会管理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还是思想领导,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否则必然会削弱党的领导。可见,加强党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次,实现社会的多中心治理,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往往意味着利益主体乃至利益主张的多元化,而社会管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善治”,即公共利益最大化。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管理中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导致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发生概率升高,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优势,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社会管理合力。最后,思想政治工作是法治方式的重要补充。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强调在依法治理的同时“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而道德约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管理中,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社会管理功能的具体定位

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社会管理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加强和创新管理的中心环节和重要政治优势。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属于其功能和作用的条件性因素,是由它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同时也体现于它的诸多功能和作用之中。由此可见,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也是由其社会管理功能决定的,这些功能可具体界定为:

(一)教育功能,促进人的发展

育人功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被称作“思想政治教育”。“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旨趣,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强调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其最终价值目标也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存在于社会管理领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它们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个渐进的教化过程。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可以从其教育内容中体现出来,具体在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等等,通过开展以上教育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自觉地统一到社会管理工作要求上来。

(二)导向功能,引领社会价值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4]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面对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相互交织,部分人对社会价值缺乏分析、批判和选择能力,造成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干部群众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正确和谬误,[5]它能通过价值导向培养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增强个体对社会变革的认识力和耐受力,从而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针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因此,当前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人们对它的价值认同,从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社会管理的主流社会价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到社会管理之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调控功能,维护社会稳定

在体制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必然会因利益引发矛盾和对立,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法和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调节功能,即通过民主的、说服教育的、相互沟通的方式,对人的情绪进行调控、对人际关系进行有效调整,从而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6],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控制功能,它可以在主体思想意识和外部行为状态发生以前,对主体进行有效控制,把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消除在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控功能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前瞻性和主动性,能够通过调控降低社会管理的组织内耗和管理成本,从而保持社会和谐有序,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震荡和风险。

(四)激励功能,增强社会活力

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而加强社会管理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这里的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以及人的发展活力等等。就整个社会的活力而言,它来自于每个个体的活力,个体的活力依靠人的积极性的发挥,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是为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根据这一特点,通过掌握人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地提高他们的认识来开展激励工作。激励与人的需求有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存、尊重、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的需要,相应地激励也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的实质,就在于通过有效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使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转化,尤其是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情感激励等精神激励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对引发其积极行为具有强大的力量。

(五)凝聚功能,动员社会力量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民族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而“集中”的前提是思想的统一,这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充分发挥凝聚功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凝心聚力。具体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靠党的领导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二是依靠核心价值观凝聚力量。在社会形态发展的各个阶段,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通过科学理论、共同理想、民族精神等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三是依靠服务群众凝聚力量。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也是社会管理服务的直接体验者,必须重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凝聚人心。

三、思想政治工作社会管理功能的实现路径

面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要任务寻求工作的突破和创新,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管理服务。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构建“大思政”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管理都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管理的系统原理,在复杂系统中,当要素间的联系失序时,将产生内耗,即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由于所属范畴、工作着眼点和实践过程、实施方法等存在差异,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工作格局和社会管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难以实现完全衔接,造成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必须树立“大思政”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强劲动力。社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强化协作,需要多方联动、全员参与。尤其是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只有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构建“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党员带头、上下联动”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管理的工作格局和体制机制的有效对接,才能有效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工作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增强社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全面覆盖。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7]因此,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必须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驱动战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管理的“协同创新”。

具体而言,一是要创新理念,增强针对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树立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管理中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和人的感受,构建社会管理的人本模式;其次要树立服务理念,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服务融入社会管理之中,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二是要创新内容,增强时代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设计要紧密联系当前人们的思想实际,针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进行。三是要创新方法,增强实效性。要改变传统说教式、灌输式的工作方法,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对话、疏导、教育等方法,注重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四是要创新手段,增强吸引力。要根据社会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建设QQ群、社区BBS、微博、微信等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努力实现社会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三)贯彻落实群众路线

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是群众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也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因此,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就必须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把做好群众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依靠群众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

首先,要重视群众实际问题的解决。群众满意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转型时期群众明显增多的思想和实际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群众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所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十分注意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8]一方面我们要切实了解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诉求,掌握群众思想和情绪变化并予以正确引导;另一方面,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次,重视群众诉求的有效表达。既要教育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社会管理领域的问题,正确对待自身利益,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也要建立健全群众意见的表达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使群众意愿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再次,扩大群众的政治参与。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因此,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民众参与意识,积极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在良性互动中寻求社会管理的“善治”。

(四)实现思政全覆盖

随着社会管理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管理边界不断向基层社区和虚拟社会延伸,相应地,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同时向这些领域渗透和覆盖,在工作重心上实现一致。一方面,必须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力量和源泉也在基层,因此,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着力点应该放在基层。一是要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结合起来,以社区文化建设、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深化社会道德建设,使参与、融入社会管理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二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夯实社区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必须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息化环境中,互联网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而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首先,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加强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提高自律意识。其次,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报道弘扬主旋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社会管理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1]高国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4,(3):17-18.

[2]杨双,汪明松.社会管理创新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问[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1):61-64.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4]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3-6.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2.

[6]李英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资料通讯,2005,(6):13-17.

[7]江泽民.适应新形势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N].人民日报,2000-06-29.

[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20.

Social Management Function and Re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Work

QIU Yue-hua, ZHONG He-p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University of Guiyang Medical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

Ideological political work is a flexible social management mode. It has the social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education, guidance, regulation, encouragement and cohesion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dvantageous to promote the people development, guide social values,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strengthen social activity and mobilize social forces. Facing the topic in new era of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ng social management, ideological political work needs to realize its social management function by means of constructing the “big ideological political” pattern, implementing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carrying out the mass line, expanding the coverage of work and so on.

ideological political work; social management; function; realization

2015-06-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IA140092);贵阳中医学院博士基金课题(GZY140011)

邱跃华(1974—),男,湖南怀化人,贵阳中医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钟和平(1984—),男,湖南怀化人,长沙市芙蓉区朝阳街道办事处干部,法学博士。

D64

A

1672—1012(2015)04—0045—05

猜你喜欢

群众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