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职业院校学生的审美教育

2015-04-10王海珺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的情感

王 宁 王海珺

(1延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高职教育教学】

试论职业院校学生的审美教育

王 宁1王海珺2

(1延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当前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忽略了其人文教育,注重他们实践能力的养成而忽略了其审美能力涵育,注重他们对加工制造物的精密度而忽略了其作为人的社会元素的构建,而他们是要作为未来社会职场中的人走入社会的。因此就必须要培养学生了解有关“物的内在尺度”,有高尚的情趣,学会欣赏创造,在审美的过程中完成自己对于社会实践的“人”的构建。

职业院校;学生;审美教育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和培育定位,培养未来职场的一线人员。即: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它是在“中国制造”迅速崛起之时,应时代发展之需,要求在短时间内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生产建设中的一线人才,就是要能在生产建设的一线中去掌控、操作、应用大的机器系统和复杂流水线作业,从而弥补一线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由此,导致了当下职业教育的基本走向是:重视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却相对忽视了它兼容性,重视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却忽略了它的通识性,重视高职教育的实用性、操作性却忽略了它作为人的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等误区。即只注重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忽略了其人文的教育,只注重他们实践能力的养成而忽略了其审美能力涵育,只注重他们对加工制造物的精密度而忽略了其作为人的社会元素的构建。以这样的方式培育出来的学生,是只有技术没有人文素养,只会与机器打交道而不懂得与人如何交往,只重视物的精密程度而不会从整体上对物有审美的把握。

一、“人”是一切教育的核心

无论什么样的教育,其根本规律无非有二,一是着眼于其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引导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迈进。社会无论进化到何等程度,人的因素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蒙昧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是人在不断追求自由和解放的过程中奋斗的结果。教育就是要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成为一个脱离蒙昧走向文明的人。审美能力的培育,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出发的。

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即“美的本质”,现在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但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美和人的情感有关、和人的劳动及社会实践有关、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是说,人在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前进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进化和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提升情感判断力,在劳动和实践中完成自己作为人的伟大目标,实现自己的人格力量。美学就是人学。

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其变化的速度和频率也就越大。当前,有人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时代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并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和蒸汽机的发明相联系的,始于18世纪晚期英国纺织业的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为标示,随着铁路的诞生和酸性炼钢的出现,带来了大的生产规模,并伴随着大量的创新发明。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为标志,使得化学工业和汽车制造迅速壮大。当前的工业革命,是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计算机的参与,使得生产效率和管理效应数十倍增长,生产成本却相应培速降低。

从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是社会发展和生产力解放的主要因素。

计算机的发明的确对人类的生产是一种解放,替代了许多人所不能为的事,完成了许多人力完不成的任务。但人毕竟是计算机的发明者和主宰者,没有人的指挥和命令,计算机不会做任何事情。

所以,不能把高职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不能把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统一地归纳为只是具有一般职业技能的人。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应该是全方位的,在现代社会体系下,任何单项的能力都不可能完成他所从事的职业任务,只有作为结构性的整体,才能发挥其作为一个职业人的作用。所以对他的教育,不能只是单一的职业技能养成,而还应该有人文的涵育和审美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才能使他真正成为一个全面的人,一个人文的人,一个脱离了自然而且是真正社会的人。

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并不是懂得知识、学会技术就能很好地完成他的人生使命和社会责任,还应该有抱什么样的审美态度和运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进行审美活动的问题,它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内涵是辨别美丑、体现本质、完善人格。以真为美是懂得自然科学规律;以善为美是要我们的教育重教化、尚伦理;以美为美则要求本色、超自然;以真为美则是是重科学、尚真诚。有了这样的教育和培养,才可以达到让每个职业人能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什么是美,从而懂得美化社会、美化生活、美化心灵的教育目的。

二、审美缘自群类情感

在西方反理性的实践探索中,康德第一次把“美”和“真”“善”剥离开来,归它于人的情感范畴。当一个对象物要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时,即当人对它产生了美感时,一定会有情感附着于其中的。所以,它是超功利的。

《心理学大辞典》解释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当我们看自己加工的一个零件、一批产品时,并认为它是“美”的时,不是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利益,不是因为它能换取多少利润,而是因为通过我的创造实现了我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它渗透着我的智慧,凝结着我的汗水。

我们时常感叹德国人技术的精密。精密不仅仅是因为它把每个细节都处理妥当了,同时还应该有“内在尺度”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讨论。古希腊人创立的“黄金分割法”,其实就是讲的“内在尺度”问题。这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问题。我们的产品视觉上粗糙,使用起来难受,产品寿命短,看起来是技术的问题,其实和使用这些技术的人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

人与人组成社会,大家虽然彼此分工不同,但社会把大家团结成一个整体,社会中的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你加工的零件我看着也是美的,是因为你所加工的产品代表着人类的共同情感,你是社会群类的典型,你的产品有着群类人的共同情感。

如果我们培养的人只懂技术,只会生产,而他本人却又是极个性极自我的一个人,不善也不愿与他人沟通的人,那么他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一定为其他人所接受。如果他是搞艺术创作倒也罢了,可如果他是在生产产品,这产品的销路就可想而知了。一个产品看似是一个设计师的设计,但却体现着群类意识,凝结着群类情感,符合所有人或者说是一类人的审美取向。

在一个车间里,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配合,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我行我素,特立独行,那他就可能很快地被别人所遗弃,他所领导的人和领导他的人,都会离他而远去。这样的人即使懂技术有能力,也不过是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一个“次品”而已。

因此,职业能力不仅包括本职业或本产品流程所需要的生产能力、设计能力、施工能力等技术能力,还应该包括其他方面的能力构建,如一个人的意志力、亲和力、组织力、创新力、改进力等,在科学愈发达,社会愈进步的今天,人与人的协调、合作要求也愈加紧密,因此对人的德性养成也就愈加苛刻。

虽然在大机器大流水线的时代,人的分工越来越明显,而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少,但生产一线的职业人,一个蓝领,必然要进行上传下达,必然要有超群的组织能力和相当的亲和力。他总要对当前的产品有一个认识和判断,总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标准和评判。这就体现在了他的审美判断上,全责在他的审美情感上。所谓审美情感,是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是人类的高级情感,它贯穿于审美过程始终,是审美活动的条件和动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把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把握基础性发展目标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和学科学习目标,多角度、全方位、多元化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发展的人,职业的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三、职业学生的审美教育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对职业院校的学生,除了做好科学知识的输送、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之外,还须进行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养成。

美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并懂得“物的内在尺度”,提升情感的境界,在不断的鉴赏、体验、感受中升华自己对生活、人生、劳动和社会实践感知,从而认识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人的本质力量。技术是人劳动实践和精神活动的产物,期间必然凝聚着人的情感因素,蕴含着人的美的感知和情感判断。

美既然是研究人的感情领域,既然和人的情感有关,它包括的范围就应该是很广泛的,有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艺术的、心理的各种因素。基于此,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从历史的方面感知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感知人的产生是在劳动实践的结果;从文化的方面了解人类的智慧积淀和情感沉积;从宗教方面人类思想的发展脉络;从艺术的欣赏上认知“物的内在尺度”;从心理上对人的意识、潜意识、原意识作根本了解。因此,在对职业学生的教育中,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同时也要以健康的情感培养人,以积极的态度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远大的理想铸造人。一句话,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人文的、艺术的、哲学的人类文化积累,让学生真正懂得美的尺度并以此升华自己的情感高度,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在的美学理论虽然把美与真、善作了剥离,但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则必然要是一个真善美相结合的人,必然是懂得规律,积极向上,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崇高的情感境界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生活,关心他人,会鉴赏、能创造,是一个情趣高雅的人。如果职业教育能以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则会在未来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 高尔泰.论美[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8.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88.

A Brief Analysis on Aesthetic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WANGNing,WANGHai-jun
(1.School of Marxism,Yanan University;2.Ya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716000,Yanan,Shaanxi,China)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focus too much on students′ skill cultivation but ignore their humanity education,giving prior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ractical competency yet neglect connotation of aesthetic nourishment,while they will enter society as talents in social professional figures. Hence we must raise students in acknowledgement of ′inner rule of substances′,with noble interest,learn to appreciate creation,accomplishing construction of ′man′ in social practice.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s;Aesthetic Education

2015-7-20

王宁(1977-),女,陕西三原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方向。 王海珺(1962-)陕西延安人,西安翻译学院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G712

A

1674-2885(2015)04-24-04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美的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情感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