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2015-04-10曾雪梅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101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殖民者漂流记

曾雪梅(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101)

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在1719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随后,他被誉为英国文学乃至欧洲文学之父,《鲁滨逊漂流记》更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摇篮。自出版以来,它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同的学者从多种文学批评视角解读它,并且褒贬不一。

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身份认同(identity),自我(self)和他者(other)高度相关,在殖民者构建自我的过程中,对他者的否定扮演着关键角色。“文明”的殖民者为了成为统治者(或构建自我)将被殖民者描述为原始的,需要控制的文化他者。建立和维护一个殖民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他者们稳定的殖民霸权。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由于船难不幸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的孤岛,并且将欧洲“文明”带到这个小岛上的故事。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的两个关键元素——“自我”和“他者”——为中心,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其一,鲁滨逊如何构建“自我”?其二,鲁滨逊奴仆星期五在作者笔下如何变成一个沉默的“他者”?鲁滨逊在殖民过程中通过两种方法构建自我:第一种方法是通过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将欧洲先进文化带到岛上;另一种方法是以牺牲原住民(他者)为代价,通过妖魔化他们成为同类相食的现象,鲁滨逊肯定了他的优越性。在鲁滨逊转换星期五的过程中,星期五的生活方式、语言、宗教等都被改变。然而,他却毫无反抗意识,从而成为一个永远沉默的他者。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分析,本文的结论是:鲁滨逊的自我构建是基于他的欧洲中心主义文化认同,而星期五身份认同的丢失是由于鲁滨逊的残酷转变。它为读者提供了研究经典文学作品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一、鲁滨逊身份构建:西方文化优越性的体现

正如我们所知,身份认同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待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构建、更新。与此同时,身份认同又是一种必需品,它包括定义自己以及他人对自己身份的承认。换句话说,自我构建取决于承认自己和对他者的否定。在后殖民话语中,欧洲人有一种强烈的欧洲中心论(Eurocentrism)倾向。为了定义自己是世界以及世界文化的中心,欧洲人不得不创造一个他者,这个他者通常被作为退化的(degenerate)、原始的(primitive)。在文本中,为了成为这个岛的殖民者,鲁滨逊建立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或构建自我)。所以,通过仔细阅读小说,我们可以发现,鲁滨逊努力通过两方面构建自己的身份:自我和他者。一方面,鲁滨逊通过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构建自我,以恢复他的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另一方面,他妖魔化当地人为同类相食的野蛮人,在牺牲他者过程中构建自我。

鲁滨逊首先选择通过自己本身来构建自我。首先,他在岛上采用欧洲时间的概念设定了标准时间(即使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必要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他着陆后不久,就在他第一次着陆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十字架(Defoe,50),在上面刻上他着陆的日期和削减日常级距,这样“他就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日月了。”(Defoe,50)。其次,因为他从沉船上发现了“笔、墨水和纸”(Defoe,51),他便决定开始写作。他的写作目的如下:

“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留给后人看,因为我相信,在我之后,不会有多少人上这荒岛来;我这样做,只是为了抒发胸中的心事,每日可以浏览,聊以自慰。现在,我已开始振作起来,不再灰心丧气,因此,我尽量自勉自慰。”(Defoe,51)

很明显,鲁滨逊的写作意图是在严酷情况下的自我安慰。他按照商业笔记的格式,分出“借方”和“贷方”,把“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例如,“我流落荒岛,摆脱困境已属无望。”是“不幸”,但它仍然是“幸运”,因为“唯我独生,船上同伴皆葬身海底。”( Defoe,52)。这就像孤独的两个“自我”之间的对话,使鲁滨逊不要太在意沉船和沦落孤岛的经历,更清楚他所处的客观情况。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幸”和“幸运”对比着列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在严酷情况下缓解压力的方法。因此,鲁滨逊可以将他的精力集中于建设岛屿。

此外,鲁滨逊构建自我最有效的方式是日记。通过这样一个主观的日志,使鲁滨逊逐渐恢复他的欧洲中心主义意识。他放弃了“看到一艘船”的希望, 在解决家里日常用品后,开始写日记。因为缺少墨水,鲁滨逊必须“声称自己使用它更少,只写下我生命的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没有继续每日备忘录其他事情”(Defoe,76),直到墨水“后来淡得写在纸上看不出字迹了”(Defoe,97)。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岛屿应该是根据鲁滨逊的意志而存在的。这正是鲁滨逊恢复他的欧洲中心主义意识以构建自我的一个重要证据。所以记录的作用,包括制定标准时间和写日记。很明显,记录让他更相信他是一个文明的欧洲人,这为他提供了一个拥有对这个岛上一切的幻想的绝对权威。

二、对星期五的他者化重构

赛义德(Said)认为,东方主义(Orientalism)源于以欧洲为中心的设想基础,其他文化都是下等的。欧洲中心主义者使用欧洲文化为标准,认为自己是世界和世界文化的中心,一方面,他们坚信自己优于殖民地人;另一方面,认为其他所有文化都是劣质的(Said,2)。欧洲殖民者总是通过原始主义,同类相食这样的话语将殖民地人贬为他者,作为建立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二元分离的方法。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就是一个这样的他者。因此,这也是鲁滨逊以牺牲他者为代价构建自我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作为小说中土著人的代表,星期五是他者的具体实例。正如上面提到的,欧洲人有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他们对他者的印象都是不好的。星期五从来没有说话的权利,这在后面很多情况都适用。当鲁滨逊和星期五第一次见面,首先,鲁滨逊对星期五的外表描述是消极的:

“他的头发又黑又长,但不像羊毛似地卷着;他的前额又高又大,目光锐利而又活泼。他的皮肤不怎么黑,略带棕色......鼻子却很小,但又不像一般黑人的鼻子那样扁;他的嘴形长得也很好看,嘴唇薄薄的,牙齿又平又白,白得如同象牙。”(Defoe,148-149)。

第二,在对本土文化完全无知的情况下,鲁滨逊理所当然地认为星期五愿意做他的仆人,终生为他服务:“最后,他又把头放在地上,靠近我的脚边,然后又像上次那样,把我的另一只脚放到他的头上,这样做之后,又向我作出各种姿势,表示顺从降服,愿终身做我的奴隶,为我效劳。他的这些意思我都明白了。我告诉他,我对他非常满意。不久,我就开始和他谈话,并教他和我谈话。”(Defoe,149)。

第三,鲁滨逊给这个土著人命名“星期五”并直接告诉他自己的名字是“主人”(master),这表明星期五之前的生活已经丧失。为了使星期五成为一个“文明人”,忠诚和能干的仆人,鲁滨逊不留余力的教育他,教他说英语,向他灌输基督教思想。他从教育星期五中得到快乐,不是因为“启发”(enlighten)了星期五,而是因为他的指令“启发”了自己。通过星期五,鲁滨逊开始确认他的身份认同,不再是一个因为船难而流落孤岛的可怜人,而是一个殖民者,一个主人。他作为一个老师教育星期五的能力明显地证明了他处理岛上复杂情况的能力,这反映了早期殖民者在新世界重新确认他们的身份欲望。

三、星期五身份的失落

一旦“星期五”和“主人”命名好之后,鲁滨逊开始将星期五转换成一个文明人。我们还应该记住,转换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最终目的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鲁滨逊改变星期五的目的并不是把星期五变成一个“文明人”(civilized man),他的真正目的是让星期五完全服从他。因此,鲁滨逊对星期五实施战略转型,其中包括改变星期五的原始的生活方式,教他说英语和灌输基督教教义等等。

星期五的原始生活方式变成了“文明的”。首先,鲁滨逊告诉他,吃人肉是不人道的,残酷的,星期五便不吃;第二,当他第一次出现时,像其他本地人,星期五是完全赤裸的,这与欧洲文明不符。因此鲁滨逊的另一项任务是使他穿上“一条麻纱短裤”、“一件羊皮背心”和“一顶兔皮帽子”,“他看到自己和主人几乎穿得一样好,心里十分高兴。”(Defoe,150);鲁滨逊改变星期五生活方式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教他工作和使用先进的工具和武器,作为回报,星期五成为鲁滨逊的能干的仆人:

“第二天,我叫他去打谷,并把谷筛出来。筛谷的办法我前面已提到过了,我让他照着我的办法做。不久,他打谷筛谷就做得和我一样好,尤其是当他懂得这项工作的意义后,干得更卖力。因为我等他打完谷之后,就让他看看我做面包、另一个重要方式,另一个重要方式,烤面包。这时,他就明白,打谷是为了做面包用的。没多久,他也能做面包、烤面包了,而且做得和我一样好。”(Defoe,154)

我们可以发现,星期五学习新的东西特别快。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反映出,星期五原始的生活方式完全改变并满足了鲁滨逊的要求。

由于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殖民者坚信,他们的语言是优于其他种族的。因此,教原住民说他们国家的语言是在殖民地的使命之一。从这个角度上讲,鲁滨逊采取各种手段迫使原住民星期五学习他们的语言,禁止使用当地语言。在小说中,语言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命名(Naming)上。当鲁滨逊和星期五第一次见面时,由于缺乏“语言”交流,原住民“星期五”必须依靠各种肢体语言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鲁滨逊没有问他的名字或其他东西,立即给他取名“星期五”,这是因为他想起他是那天救了星期五。甚至告诉星期五,他的名字是“主人”,从而确定他们的主仆关系。换句话说,这表明鲁滨逊认为自己优越于星期五。为了让他成为一个有用的、文明的奴隶,鲁滨逊开始用英语教星期五很多事情。有了共同的语言——英语,他们可以很容易地使对方理解。通过教星期五英语这个过程,鲁滨逊更容易灌输他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给星期五,加速星期五意识上的转换。

在转换过程中,星期五没有任何抵制或破坏鲁滨逊的权威的迹象。星期五放弃他最初的语言和宗教信仰,成为一个忠实的仆人。

四、结语

为了构建自我,自认为“文明人”的殖民者理所当然的认为原住民是“原始、退化、劣质的”,甚至是“食人者”,所以他们被所谓的“自我”认为是“他者”。在小说中,这一点是通过鲁滨逊因为加勒比海人的同类相食进而将其定义他者实现的;其次,殖民者认为这是他们的文明使命甚至义务去改变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语言,宗教,等等。最后,当地人被训练成所谓的“文明人”。例如,星期五变成了一个忠实的仆人,沉默的他者。通过分析鲁滨逊在自我和其他方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鲁滨逊的自我建构是基于欧洲中心论,星期五自我文化身份的丧失是由于鲁滨逊残酷的转换。

小说中,鲁滨逊在殖民过程中通过他自己和他者构建自我。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构建自我的方式是记录。他有三种形式的记录:在岛上设置时间的标准,以“债务人和债权人”形式规定“幸运”和“不幸”,保持写日志。这样一种方式使他坚信他是一个文明的欧洲人并恢复了他的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另一方面,鲁滨逊以牺牲原住民为代价,通过妖魔化他们为同类相食,构建自我。至于具体的他者星期五,鲁滨逊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语言和宗教等等。但星期五毫无反抗意识。最后,星期五从一个“食人族”变成一个令人满意的“文明人”,一个沉默和顺从的他者。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对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进行解析。这次解析与后殖民理论的两个关键元素——“自我”和“他者”——紧密联系。因此本文主要关注两个事实,鲁滨逊的“自我”构建以及星期五如何失去了文化身份,变成一个沉默和顺从的他者。

[1] Defoe,Daniel. Robinson Crusoe[M]. Montana: Kessinger Publishing,2010.

[2] Said, E. W. Orientalism [M]. London: Penguin Books,1978.

[3] Zhugang.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 范美玉.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D].宁波:宁波大学,2010.

[5] 刘冰洁.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6] 赵维红.后殖民角度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J].前沿,2014(24).

猜你喜欢

鲁滨逊漂流记殖民者漂流记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漂流记
论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中的殖民者形象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的艺术特色浅析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
漂流记
英殖民者对察隅等地的侵略及国民政府的应对——兼论军统巴安组在藏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