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礼仪教育

2015-04-10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名片礼仪大学

王 静(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联系不断加强,人与人的交往日趋重要。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进行交往时往往存在不少差异。为了更好促进国际间的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国际关系。在当代大学生英语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变得极其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传统的听、说、读、写等大学公共英语学习中融入礼仪教育呢?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意义

(一)中外礼仪的来源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手段和过程。中国的“礼”(“”)字本义为举行仪礼,祭神求福,“”是行礼之器,它与古代祭祀仪式有关的。在古代,祭祀神灵活动不是能随意地进行的,它必须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古人谓之“礼者敬人也”。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每个进入法庭的人都会有一张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它是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quette”一词进入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

(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国际礼仪教育,首先可以提升大学生们的内在素质。作为当代大学生,不管是做好本职工作还是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之中,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的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可以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在国内交往中,员工的个人形象,就是代表组织形象,就是代表产品和服务形象。而在国际交往中,你的个人形象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道德修养、民族文化和文明程度。再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习礼仪有助于我们的人际交往。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对方,才能谈得上相互尊重,不卑不亢,维护形象。因此,在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对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结合两者充分发挥出其功能,成为今后我们高职高专学生踏入社会的得力助手。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礼仪教育现状

(一)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中礼仪教育的渴求

现今中国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中,除乘务、旅游及一些服务专业的学生开设礼仪必修课外,大多数院校都是选修课。在我校,也只有旅游、商务等少数专业开设了该课程,开设学期数也较少。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讲语言,讲文化,但学生表示很少有接触礼仪知识的渠道。比如我们中国人见面就问 “您吃了吗?您去哪儿?”这该怎么翻译呢?其实它就是一句问候用语。如果这些问题直接翻译就违背了他们的语用规则。不同国度的礼仪差异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跨文化背景,事实上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这种中外差异,学生们都非常渴求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现在,礼仪素养的重要性已经普遍被大学生认识并接受,但种种的数据显示都指向了一个事实:高校礼仪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靠多开礼仪课程来完成吗?实际上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全方位、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实施,在高校英语课堂的国际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双师型”英语教师资源的缺乏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必不可少。从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认为老师是自己的指引。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接触,就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学生们大都认为英语教师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包括了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这四种知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基本都具有所教英语学科专业知识的本体性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条件性知识,而通识性知识和实践性的掌握情况则参差不齐。高校英语教师对英语专业知识非常熟悉,我们课堂中讲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游刃有余,在适当的时候也加入了各国文化,但在跨文化交际中,较为专业的礼仪知识及其实践性知识较为缺乏;而有一定专业礼仪知识并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往往少有能承担英语教学工作的。这就造成了我们所谓“双师型”教师师资的缺乏。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礼仪教育的路径

目前,我校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根据教材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们的英语教学分为听、说、读、写、文化拓展等板块。现以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实施国际礼仪教育。

(一)读写方面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注意到了各个单元的重难点,比如语言知识面,语法结构等方面,往往忽略了其中渗透出的礼仪知识,那么我们该怎样具体实施呢?教学内容Unit5讲的是李娜,关于网球运动的。我们在引入课文时肯定会提到大满贯四大赛事,那么为什么参加温网的运动员都要穿上白色网球服?为什么运动员在进入或是离开球场时,男运动员要行鞠躬礼,女运动员要行屈膝礼呢?简而言之这是温网一百三十七年发展历程中一直坚持的传统及其英国传统的皇家礼仪。对这些内容的介绍让我们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国际礼仪知识,促进相互了解。再以Unit8 Bob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为例,该单元主要内容为肢体语言。我们根据Section B的三个小故事引出不同文化背景里不同的肢体语言,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大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圈,其他三个手指伸直或微微弯曲的手势(OK手势)。在日本人看来这是“钱”的意思;而法国人认为是“毫无价值或是零”的意思;突尼斯人则认为是“傻瓜”。再比如:我们在交谈中是否都是“点头Yes,摇头No”,目光是否应该一直注视着对方,谈话时的距离是远还是近……,因此我们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才能在国际交往中遵循国际礼仪,体现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那在实用写作教学中,我们又有哪些地方可以融入礼仪知识呢?比如Unit 2 Section C Business Card,我们需要学习名片的构成,中英文名片的区别及使用。其实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掌握名片的使用对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加有用,所以在基本掌握名片之后,跟学生们谈谈名片礼仪是非常好有必要的。比如我们应该怎样接收和递送名片,在接收和递送名片时该说什么样的客套话,递送的顺序该是怎样,接到名片后读名片时应该重读哪些部分的单词……如果将在学习英语名片的过程中同时了解这一系列的礼仪知识,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今后也会更加实用,符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原则。

(二)听说方面

在听说教学中,以第一单元说的部分“问候”为例。在课堂上,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礼貌的问候用语及其回答方式,在学习了英语语言表达之后,我们还应该给学生补充我们见面问候时会肢体语言上应注意的礼仪问题。例如我们的握手礼,时间一般应控制在3-5秒钟,特别要注意的是谁先伸出手来:如果对方是长者,领导或是女士则应该等到对方伸出手时再与之握手。除握手礼外,通常还有鞠躬礼,拱手理,吻手礼,合十礼,挥手礼及贴面礼。不同的国家习惯不同,禁忌也不同,如果违背了当地社会风俗习惯,也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三)文化拓展方面

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入文化拓展相关知识是我们学校英语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是提高高职高专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途径。按照教学计划,本期文化拓展内容包括:茶文化、中国菜系、感恩节、万圣节及圣诞节。那么在介绍茶文化本身时,如果能对比讲讲中国人喝茶与英国人喝下午茶相关的礼仪知识,相信在茶文化的教学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介绍西方节日时,如果能顺便介绍一下西方国家在过该节日时的相关礼俗和禁忌,那么我们的文化拓展就能 “拓展”得更加全面一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使用与交际能力的同时,能充分利用其教学对学生进行英语礼仪教育,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得体地跨文化交际。不断增强其英语语用能力及礼仪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使英语能够真正的成为当代大学生交际和服务社会的工具。

[1] 金正昆.国际礼仪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周思敏.你的礼仪价值百万[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3] 郑树棠,胡全生. 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名片礼仪大学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留白”是个大学问
我家的环保名片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