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青唐古拉当神山遇见冰川

2015-04-10王鑫张洁

中国西部 2015年19期
关键词:唐古拉山圣湖纳木错

文/王鑫 图/张洁

念青唐古拉当神山遇见冰川

文/王鑫 图/张洁

有人说,念青唐古拉山冰川是最神秘的冰川,因为它总是隐藏在青藏高原缭绕的云雾之后,很少有人能见到它的真容;还有人说,念青唐古拉山冰川是最宏伟的冰川,因为它盘踞在神山冈底斯的最高处,以其巨大的体量和磅礴的气势,笑傲群峰。当神山遇见冰川,这世间也就有了最伟大的景致。

高耸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倒映在纳木错湖水中,宛如冷酷仙境一般唯美动人。

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国土的中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是著名的冰川大国。相对于那些掩映在湖光山色之间的景观冰川,念青唐古拉山脉中分布的冰川群显得更为恢宏大气、气势磅礴。据统计,念青唐古拉山脉共发育有冰川7080条,总面积达10701平方公里,冰川面积在中国的几大山脉中排名第二。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的冰川属于亚大陆性冰川,而山脉东段因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多,雪线海拔低,冰川分布集中,占了整条山脉冰川总面积的5/6,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性冰川集中地区,也是地球上中低纬地区最强的冰川作用中心之一。站在山脚下远望,这片一望无际的冰川沿着山坡纵横曼延,仿佛是一条从云端跌落入人间的磅礴冰河,将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人间仙境。

卡钦冰川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南坡,冰舌末端海拔为2530米,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性冰川。

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

在西藏拉萨以北100公里处,屹立着举世闻名的念青唐古拉大雪山。这里的雪峰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莫测,自古以来就被当地藏族百姓奉为藏地三大神山之一。念青唐古拉山脉西起西藏“圣湖”纳木错南侧的穷母岗日峰,东至然乌以北的安久拉,横跨北纬29°—31°之间,从西藏中部大致沿东南方向一直伸入到藏东南,全长约740公里,将西藏划分成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区域。

念青唐古拉山主峰的西北山麓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海拔4716米,为世界上最高的大湖。伸入湖心的扎西半岛上有扎西寺,虔诚的喇嘛教徒们不辞辛劳来这里进香,向念青唐古拉神山和纳木错圣湖顶礼膜拜。主峰南麓是景色秀丽的羊八井谷地,这条谷地处在念青唐古拉山与冈底斯山中间的一条巨大地质断裂带上,地热资源十分丰富。这里除分布有常见的温泉、喷泉外,还有喷气孔、热水河、热水湖、热水沼泽等,是世界上少见的地热博物馆。

念青唐古拉山脉不仅蕴藏了丰富的地热资源,而且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最大的冰川区。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长约300公里,山势高大雄伟,包括海拔7111米的最高峰念青唐古拉峰在内的5个超过7000米的高峰均位于此段;东段仅在西部较高,向东逐渐降低至海拔5500米左右,安久拉附近局部高峰也不过6042米。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所处纬度和海拔高度在我国西部各大山系中都处于较低位置,但是由于这里正好位于雅鲁藏布大拐弯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通道上,地形的强迫抬升使这里成为青藏高原降水最多和最湿润的地区,冰川区年降水量可达3000毫米左右。因此,虽然东段海拔低于西段,但现代冰川更发育。东段冰川条数和面积分别占整个山脉相应总量的2/3和5/6,冰川最为集中,海洋性冰川特别发育,是地球上中低纬地区最强大的冰川作用中心之一,是真正的冰川王国。不仅如此,这里的冰川形态类型也非常丰富,除了平顶冰川外,悬冰川、冰斗冰川、冰斗悬冰川、冰斗山谷冰川、山谷冰川在这里基本上都有。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缥缈处一直绵延数百公里,山形尖峭,巍峨峥嵘,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幅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熠熠生辉,庄严圣洁。

从山脚下远望海拔7111米的念青唐古拉峰,只见雄伟的雪峰在云雾中直插天际,绵延的山体像伸出的臂膀把著名的“圣湖”纳木错揽在怀中,山湖相映,璀璨夺目,给人无限遐想。山水遥相呼应的念青唐古拉峰和圣湖纳木错,构成了青藏高原最壮丽、最优雅、最神秘的自然画卷。进入冰川区,无数的冰塔林、冰茸、冰桥将这座藏区神山装点成一座闪耀着幽蓝光芒的水晶世界。这里既有蓝中透绿的冰川弧拱和恢宏壮阔的冰瀑布,又有险象环生的冰陡崖和如履薄冰的冰裂隙,更有步步陷阱的冰崩雪崩区。在这里,危险与壮美同时存在,不仅能让你充分领略冰川世界的晶莹剔透、唯美壮丽,也能让你在欣赏景观的同时提心吊胆、步步惊心。行走其间,就仿佛来到了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

卡钦冰川。雪白的冰川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一顶水晶王冠。

“冰川时代”的活标本

由远及近地接近念青唐古拉冰川的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的过程。圣湖纳木错的存在,让人们得以在180°的视角范围内与冰川隔湖相望。人们既能看到蜿蜒在山脉间的冰川仿佛一条雪白的巨舌般从白雪皑皑的冰原上曼延下来,又可以在几乎能触手可及的距离内欣赏冰川末端的断崖——像是一枚巨型冰激凌的新鲜断面,层次分明,地层清晰。远观冰川之后,人们还可以徒步攀登念青唐古拉山,用行走的力量感受冰川的伟岸。

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发育的众多冰川群中,尤以卡钦冰川最富有代表性。卡钦冰川也叫做暖冰川,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南坡,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性冰川,而且是地球上同纬度最大的冰川。卡钦冰川虽然最高海拔只有6356米,在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的念青唐古拉山系中并不算突出,但这里位于山脉东段,正处于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上,其高大的山脊在气候上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这就造成了这里极为丰沛的降水。据专家估计,卡钦冰川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可达2500~3000毫米,丰沛的降水对卡钦冰川的发育起到了主导作用。卡钦冰川规模巨大,冰川长度达35.3公里,冰面积为206.7平方公里,冰储量为52.10立方公里。卡钦冰川雪线高度为4890米,在海拔4000米以上是一个较宽的条状盆地,由多条冰流组成了庞大的积累区,积蓄大量的冰雪,但积累区以下,冰川很快变为一个宽仅1000米左右、长达17公里的狭长冰舌。这条巨大的冰舌沿着山脊向下一直延伸入原始森林之中,并在冰舌的末端附近形成了一道高约600米的冰瀑布,壮观异常。远远望去,纯白色的卡钦冰川给人以一种神秘的纯洁感,随着光线的角度变化,深浅不一的蓝色从冰川内部透射出来,将整座冰川映衬得仿佛一枚镶着白边的蓝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卡钦冰川的另一大看点是海洋性冰川的特殊运动类型——跃动冰川。这是我国科学家的新发现,卡钦冰川就曾出现过跃动,并在此留下了许多冰川运动痕迹。那么,这些跃动冰川是如何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说,冰川的跃动很可能与念青唐古拉山极为陡峭的山地地形有关。念青唐古拉山的沟谷坡度很大,通常都在70°左右。近乎垂直的坡度使得这里的冰川在地质构造上类似于一种潜在的滑坡体。平时它慢慢蠕动,一旦它的应力积累达到临界点,或者受地震影响时,就会突然失稳,快速滑动跃进,从而形成跃动冰川。

在人们的印象中,银装素裹的冰川通常都是冰清玉洁的,但是一旦发生冰川跃动,其结果往往就是一场惨烈的灾难。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县发生8.6级大地震时,南迦巴瓦峰西坡的则隆弄冰川被震裂成六段沿着山谷向下跃进,最下面的一段冰川体不仅摧毁了则隆弄沟口的直白村,造成97人罹难,还冲入雅鲁藏布江,形成高达数十米的冰坝。1969年9月2日,则隆弄冰川再次发生跃动,并冲入雅鲁藏布江,令汹涌澎湃的雅鲁藏布江断流了一天。冰川跃动的巨大破坏力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冰川跃动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中国冰川消融的加速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今,国内的冰川几乎全都处于后退消融的状态,其实不光是中国的冰川在节节消退,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也大抵如此。如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冰盖,自1993年以来,其南部和东部边缘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在变薄;占世界冰储量91%的南极冰盖,自1998年以来占总面积1/7的冰体已经消失;非洲肯尼亚山冰川失去了92%;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失去了一半的冰川……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的形势下,卡钦冰川依旧保持着它冷峻巨大的体量,不得不令人赞叹。作为国内少数几个还没被污染和消融的冰川,卡钦冰川足以成为冰川时代的活标本。

中国冰川的绿色家园

中国是一个山地冰川特别发育的国度,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数量分布最多的国家。它们不仅用汩汩的融水哺育着万物,以不停的积累、消融和运动去平衡着地球的体温,还以千万年的执着去雕饰着大地山川,为人类贡献了一处又一处人间天堂般的美景。

在中国的冰川家族所“居住”的多条磅礴的山脉中,念青唐古拉山脉十分特殊,因为念青唐古拉山脉中的冰川群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冰川。与补给少、运动慢的大陆性冰川相比,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中的海洋性冰川在发育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质条件。它位于西南暖湿气流的通道之上,潮湿的气候使这里的降水十分丰沛,而孕育冰川自然少不了这些降水。但是若要塑造这些体量庞大的冰川,单凭丰沛的降水是不够的,此时念青唐古拉山坚硬的花岗岩山体就突出了其重要性——高峻陡峭的山体无法长期蓄积积雪和融冰,待积雪和融冰聚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会发生雪崩和冰崩,而这些也都为念青唐古拉山冰川的孕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当然,念青唐古拉山冰川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它的“亲民性”。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冰川是自然界的“王族”,它们高高在上,身披钻石水晶冠冕,姿态冷傲地俯视着山脚下的滚滚红尘。因而,这些冷峻的冰封之地也就成为了高寒、神秘和遥不可及的代名词,是登山家、探险家和科学家才能触摸到的世界,普通人只能望“冰”兴叹了。但是,与这些高不可攀的冷傲冰川相比,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川显得格外富有亲和力。这些冰川的冰舌末端大多在海拔3000米左右,沿着山坡一直延伸到高山灌木丛带。远远望去,倾泻而下的冰舌仿佛是一条从九霄云外奔腾而下的银色冰河,从云层外的冰雪王国飞流直下,顺着山势奔向山脚,与沿途的山花、树木和鸟兽嬉戏玩耍,让人仿佛来到了一座冰雪乐园。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用专业仪器在几条冰舌的不同深度测量冰川温度,得出的温度均接近零摄氏度,是典型的“暖冰川”,而冰川之上的温度更是温暖适宜,因而即便是没有登山经验的普通游客,也可以在夏天身着薄衣,自如地徜徉在这片光怪陆离的冰之世界中。

远远望去,倾泻而下的冰舌仿佛是一条从九霄云外奔腾而下的银色冰河,十分壮观。

不仅如此,相比那些动辄零下十几二十摄氏度的大陆性“冷冰川”,念青唐古拉山的暖冰川更为“温厚包容”。绵延的冰川穿越了高山灌木丛草甸带、山地暗针叶林带和针阔混交林带,前端则与高山草原相接。这些茂密的植物伴随着冰川的发育而生长自如,有的甚至还将根系扎入冰层之中汲取水分,森林中的动物和牧民们的牛羊也都能在这些冰舌上来去自如。这些顽强生长的植被、游牧生活的牧民,与这片凝固的冰河,一同孕育了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

纳木错是藏区三大圣湖之首,每年的三四月份都会有来自藏区的信徒来此转湖。

纳木错湖畔的羌塘草原是我国五大牧场之一,这里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也是一片具有丰厚历史沉淀的文化沃土。

与神耳语的高原圣湖

鬼斧神工的冰川运动不仅能孕育出卡钦冰川这样体量巨大的冰川,而且能塑造出许许多多的冰川地质景观。在这些各具特色的冰川运动景观中,纳木错就是最有名的一个。

被誉为“天湖”的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的北面,海拔4720米,是西藏三大圣湖中海拔最高的湖。在藏语中,纳木错意为天湖。在藏民的心目中,纳木错排在玛旁雍错和羊卓雍错之前,为西藏三大圣湖之首。每年都有无数的信徒来此转湖朝拜,他们掬一捧圣水,郑重地泼洒在头上,哪怕湖水冰冷刺骨,可他们的脸上仍然挂着幸福的微笑。他们相信,这圣湖的水能洗掉人们心灵上的“五毒”:贪、嗔、痴、慢、嫉。在湖中沐浴净身,不但肌肤得到洁净,灵魂也会受到洗礼。站在湖边,整个纳木错猝不及防地跃入眼帘。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让人震撼,它那无法形容的蓝,让湛蓝的天空也失去了风采,让人好似置身于神佛的国度,仿佛侧耳倾听,就能闻见诸神的呢喃。

这充满神力的湖水,正是源自远处念青唐古拉山上的冰川融水。而纳木错这座圣湖的诞生,也与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川运动息息相关。若要细究其诞生的过程,则要将视线转回到200万年之前。在遥远的200万年以前,那时的纳木错湖面非常辽阔,湖面海拔也比现在要低得多。那时的青藏高原气候温暖湿润,丰沛的降水和适宜的气候使得纳木错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宛如一个躺在念青唐古拉山下的内陆海。后来,由于地壳的不断隆起,位于山脚下的纳木错也随之不断抬升,成为一个断陷构造湖,并且具有冰川作用的痕迹。再后来,到了距今1万年以前,原本温暖湿润的青藏高原渐渐变得干燥寒冷,降水的减少使得流入湖中的水流锐减,渐渐地,昔日水浪滔天的内陆海就变成了如今的高原湖泊。站在湖边,遥望海拔7111米的念青唐古拉峰横卧在湖畔,仿佛一柄雪白的利剑直插云霄,在西藏的烈烈寒风中彰显出一丝苍茫的神秘之美。

纳木错湖畔的羌塘草原是我国五大牧场之一,这里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也是一片具有丰厚历史沉淀的文化沃土。在这片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上,世代生息于此的牧民创造了诸多彪炳史册的游牧文化。这里不仅有远古岩画,也有数量众多的古象雄国文化遗址,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事在这里传遍了整个藏区,而雄伟的玛尼堆、飘扬的五彩经幡则为这片苍茫的大草原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公元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纳木错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始创羊年环绕纳木错之举。在藏传佛教信徒的眼里,羊年转纳木错并朝拜念青唐古拉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据信徒传说,每到羊年的时候,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纳木错湖设坛大兴法会,如果人们在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就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功德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这一活动在羊年的四月十五达到高潮。纳木错湖畔玛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这个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每年都吸引着西藏当地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教徒们迢迢千万里,完成艰辛的旅程,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度。

纳木错。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与气候演变,昔日水浪滔天的内陆海就变成了如今的高原湖泊。

纳木错旁的合掌石。相传是念青唐古拉神山和纳木错女神的化身,象征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除此之外,在藏传佛教信徒的眼中,纳木错不仅是藏区三大圣湖之首,也是一座能预卜吉凶祸福的神湖。作为圣湖,纳木错每年都吸引无数的信徒来此转湖,朝圣者来到纳木错湖畔,在这里煨桑祷告之后,便将一条表达自己心愿的洁白哈达抛入湖水中,如若哈达立即沉没,即证明你清白诚信,神佛完全接纳了你的意愿;如果哈达漂在水面,或者要沉不沉,说明你心地乏善或有不愉快的事等着你。有些游人到此,得知有此一说,也想试试,但总左顾右盼,待近旁没有熟人,才扔条哈达下去,紧张地观看着哈达的沉浮与否。也因为这些神奇的灵异现象,纳木错在过去一直都是藏传佛教进行圆光卜的场所。如今每逢夏天,仍有不少喇嘛前往纳木错朝圣,以湖中显现的灵异景象来预卜未来。(责任编辑/沈默 设计/郑怡)

猜你喜欢

唐古拉山圣湖纳木错
轻轻松松聊汉语 纳木错湖
在纳木错湖边
《自行车妙用》
雪山圣湖与气候关系的若干探讨
三条河在我桌头流淌
大地赋
纳木错湖的蓝色魅力
诺米亚暗影之病毒危机(大结局)
圣湖 信仰的延续
转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