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孙子兵法》看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2015-04-09肖生禄

生产力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孙子管理者

肖生禄

(中共白银市委党校,甘肃 白银 730900)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孙子兵法》与中国其他先秦学派在理路上有内在的一致性,即是教人如何“成人”的学问。只不过它不像儒学是教人成为君子、圣人的学问,不像道家是教人成为真人、神仙的学问,它是教人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的学问。优秀的指挥员是什么?是高尖端的管理人才。

《孙子兵法》可以说汲取了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精髓,融合了天地自然的规律,因此使它在世界历史上一直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当代世界越来越受到重视。透过《孙子兵法》,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管理上的启示。

一、透过《孙子兵法》,可以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以审慎的态度对待管理

《孙子兵法》开篇就讲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带兵打仗是一项高尖端的管理活动,孙子把它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密联系起来。为什么呢?因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孙子兵法·火攻篇》),让一个灭亡的国家再恢复,让一个死去的人再复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另外,用兵打仗涉及到大量的费用,“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孙子兵法·作战篇》)。根据一般作战常规,要动用大量兵马粮草,出动战车千乘,运输车千辆,统兵十万,沿途千里转运粮草,内外的日常开支,使者往来的费用,修缮武器用的胶漆、战车所需的膏油、修甲所需的金革等等,每日须耗费千金,作好了这些准备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啊!所以孙子要求以异常审慎的态度对待用兵打仗,“不可不察也”。

现实中的许多管理成败的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何尝又不是如此呢?管理从小的方面来讲,关系到了一个团队及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命运,如一个企业,管理不当就可能导致破产,工人失业;从大的方面来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如三鹿企业、2008年的金融危机。只有以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来对待管理,我们才可能避免给国家、人民、团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透过《孙子兵法》,可以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管理者必然具备非常高的素养

一要具有“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的品质。孙子在始计篇讲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始计篇》),即为将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方面的品质。曹操称此为“五德”,注曰“将宜五德备也”。为什么呢?有道是,智者人附,信者人归,仁者爱人,勇者服人,严者明人。可以说拥有大智慧、大谋略的人会在其旗下汇聚很多优秀的人才,为其所用;拥有诚信品格,或言必行,行必果的人会使百姓纷纷来归服,同时能达到如论语所讲,“民莫敢不用情”的效果;具有仁爱精神的人同样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勇敢的人,或临危不惧的人,具有强烈担当意识的人,不仅会使人信服,而且还会形成一种不可被战胜的态势;法令制度严明的人会使人心存不二,一心为团队的目标努力工作。具有智、信、仁、勇、严五方面的品质的人最终会达到“贤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的效果。

二要有大气魄、大胸怀,同时还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大气魄、大胸怀首先表现在“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孙子兵法·兵势篇》)。即总是指望通过造成有利态势去夺取胜利,而不去苛求部众。

孙子所讲的“势”,是指由一方向另一方发起军事挑战或进攻,由此形成的使双方或多方面临的军事“战势”。把它引用到企业经营中,企业谋划的某一重大经营战略行动决策或是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所展现的某种(如科技进步、新产品开发、营销策划等)竞争态势,由此会形成各种使经营者面临的“商势”。当然,做人做事“势”同样重要,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你会获得多大的外界支持,决定你的人气指数。

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就要善于识势,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以便做到未雨绸缪;其次要善于任势,借助国家政策、借助形势发展需要,或借助一些有较强影响的人或事,以促进自己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再次要造势,要善于通过媒体,通过合适场所,通过自身形象的推销,通过投资办学,做一些慈善事业,使自己所带的团队给人一种良好发展“势态”的印象。避免一味地苛责部下,弄得众叛亲离。

大气魄、大胸怀其次表现在“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孙子兵法·地形篇》)。意即身为将帅,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得失,退位让贤,并不是为了逃避罪责,一切都是基于国家、人民的利益。

管理者站位不同于普通员工。他要求是站在团队利益之上,要超越于小我,心中要有大我,把大我作为自己价值选择的出发点,如此才能赢得人心,得到人们的拥戴。

同时管理者要虚怀若谷,要做到像汉高祖刘邦一样,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性,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史记·高祖本纪》)。如此才可避免“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孙子兵法·谋攻篇》),才可避免“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兵法·谋攻篇》)局面的发生。

由此可见,领导人不一定样样都行,样样才干过人,但他必须善于识人、选人和用人。否则,任何雄才大略难以实施,任何宏图伟业都不能成功。

三、透过《孙子兵法》,可以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管理的前提在于筹划,也即“庙算”

孙子讲了,“上兵伐谋”(《孙子兵法·谋攻篇》),即第一流的统帅总是要用计谋去占胜对手,而不是逞匹夫之勇,单凭武力那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另外也讲了,“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始计篇》)。战前,凡是“庙算”获胜的,是由于所得算筹较多的缘故;“庙算”不胜的,则是由于所得算筹较少的缘故。所得算筹多的就胜利,少的就不能胜利,何况得不到算筹呢。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来进行考察,谁胜谁负就显而易见了。可见“庙算”的重要性,对于管理何尝又不是如此?那么“庙算”要达到怎么样的目标——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不仅要掌握对方情况,而且要对自身也要有个客观评价。只有做到了“知彼知己”,才能做到“百战不殆”(《谋攻篇》)。具体就要通过“五事(道、天、地、将、法)”和“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孙子兵法·始计篇》)来进行评估。当然《孙子兵法》整篇从逻辑结构上也教给了我们“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方法。这需要我们通过研读《孙子兵法》来把握。

“庙算”对管理者是异常重要,“庙算”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决定着管理的绩效。“庙算”首先需要管理者通过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形势及其变化、内外管理环境及管理要素的基础上,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形成分析,并最终作出决策判断。

四、透过《孙子兵法》,可以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管理的基础是要做到修道保法

孙子认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孙子兵法·军形篇》)。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必须修明政治而为不可胜之道,并同时确保法制通行无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战争命运的主宰者。

具体在实践中要“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孙子兵法·行军篇》)。所谓“文”,即我们平时的思想政治工作、文化教育,通过这种软性的手段,统一部属的认识,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团队具有共同的使命意识;所谓“武”,既是我们平时强调的法律、法规、政治纪律,通过这种带有强制性的硬性措施,让人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使部属具有良好的养成,良好的心智,使团队具有超强的战斗力。为什么呢?“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孙子兵法·行军篇》)。法令制度平素就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则部属就会对领导、管理者心悦诚服,对你提出的要求就会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团队的执行力因此会得到极大提高;如果法令制度平素就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则作为领导、管理者你的权威就会因此大打折扣,你提出的要求就得不到积极响应,团队的执行力因此就会受到大大影响。

修道保法体现了孙子文武兼施、德威并重的治军思想和治军原则。这也是夯实团队管理基础所必须遵循的思想和原则。管理是一个过程,是管理者向被管理者施加影响和控制的过程,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决定这一过程和艺术的本质对象是人,核心是人。对人的管理和协调,既可以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直至惩处、强制等手段进行刚性(硬性)管理,也可以依靠感召、启发、诱导和激励、奖惩等方法进行弹性(柔性)管理。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这二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得益彰。

五、透过《孙子兵法》,可以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管理的精髓是要坚持人本理念

有道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成功需要取得别人的帮助。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才能更多地得到别人的帮助。

孙子的人本理念不仅表现在“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孙子兵法·地形篇》)。看待士卒如同看待婴儿一样,看待士卒如同看待爱子一样。而且也表现在“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谋攻篇》)。因为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往往是以牺牲生命,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为代价,因此孙子强调,为将者,要能够利用各种政治外交的手段、利用谋略和智慧,以最小代价获取战争胜利,即“必以全争于天下”(《孙子兵法·谋攻篇》),才是首善之策。孙子的人本理念也表现在对部属的了解、关心上。“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孙子兵法·行军篇》)。大凡驻军,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而不喜欢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地,而避开阴暗之地;傍水草而居以便休养人马,背高依固而处以便军需物资供应。这样,军中疫病不生,必胜才有保证。

作为管理者如果能够做到对于部属如同婴儿、爱子,像吴起一样,能用嘴帮士兵吸出背上长疮之毒血。如此的话,那么做为部属在实际工作中能不用命吗?作为管理者如果能考虑到管理本身存在的弊端,尽量不用“管理工具”去管人,而是善于寓有形的管理于无形,由部属自觉自愿地在促成团队宗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只有充分考虑到部属的需求,解决了部属想要解决但依靠自己能力解决不了的困难与问题,部属就会视团队利益如自己利益,时时处处会维护团队的利益,甚至为了团队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

人本管理是管理的精髓,只有始终坚持人本管理,让人本管理理念始终贯穿于管理实践中,那么,作为管理者,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就会在管理中促进团队一个个目标的实现。

六、透过《孙子兵法》,可以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管理的关键是要做到知人善任

孙子认为:“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兵法·作战篇》)。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的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孙子兵法·谋攻篇》)。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必然会强盛;辅佐得有缺陷,国家就必然会衰弱。

从孙子关于为将者重要性阐述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管理者必须做到知人善任。首先从执行力角度考虑,方案一旦确实,就要选择对方案认同的人,对方案不认同的则坚决不用。因为孙子告诉我们“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孙子兵法·始计篇》)。将帅如能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取胜,就把他留下;如不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失败,就把他辞去。现在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团队都在讲执行力,执行力首先需要执行者对企业、团队宗旨、目标的高度认同,只有对企业、团队宗旨、目标的高度认同的管理者,才可能保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而那些对于企业、团队宗旨、目标不认同,心存疑问者,则执行力将会大打折扣。其次要根据岗位或当前形势需要选择合适的人选,注意不求全责备。这里首先需要认识到“择人任势”(《孙子兵法·军势篇》)的重要性。择人而任势,即从全局态势的发展变化出发,选择适于担当重任的人才。会形成一种孙子所言的“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孙子兵法·军形篇》)的态势。择人任势不仅本质地体现了成事在人、人可创造时势的治业思想,同时也本质地体现了不同人才的能级只有当其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并处在最适合于充分发挥的位置时,就能产生出最大创造能量。

七、透过《孙子兵法》,可以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管理的核心是要建立、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孙子在《始计篇》讲到要通过敌我双方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即“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其中把“赏罚孰明”也作为探索战争胜负情势的重要因素,可见建立、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赏罚孰明”意即:哪方奖励制度比较好,信崇立法,当有比较好的表现,给以好的奖励,做不好的事情,给以适当的惩罚。

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是要赏罚及时。孙子讲道,“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孙子兵法·作战篇》)。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奖赏首先缴获战车的人。为什么要这样?这样才能形成“齐勇若一”的局面,才能促使团队形成强大的“势”,促进团队目标的实现。

二是要有所侧重。孙子认为在战争中最不易、最能够体现智慧才能、起重要作用的莫过于间谍,因此“赏莫厚于间”(《孙子兵法·用间篇》)。军中的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具体在管理实践中,作为管理者,一定要选优秀的人来担任收集市场信息和搞产品研发工作,并对这些人一定要给以优厚的待遇,如此才能给团队注入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是要不能吝惜财物。对此,孙子也有精辟而深刻的阐述,“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孙子兵法·用间篇》)。守备数年,而与敌争夺一时的胜利,在此情况下,若仍因爱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不了解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最不仁爱的了。他不配充当三军的统帅,不配担任国君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作为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就要能够舍得投入,特别是对于团队目标实现起重要作用的,更要舍得投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价值被充分认可,被充分肯定,因此而一心一意为团队目标实现献计献策,努力工作。

八、透过《孙子兵法》,可以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管理者要切实把握一些关键问题

一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所调动。

作为管理者,要使自己的团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而不是被动地应付局面。那么如何做到这点呢?关键的一点“要晓之以利害”。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孙子兵法·虚实篇》)。能使敌人自动来到我预设地点的,是我用小利引诱它的结果;能使敌人不得到我预设地点的,则是由于我使它感到有害的结果。

二是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孙子在《谋攻篇》讲道,“知胜有五”,其中之一就是“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预的胜。作为管理者如果对你用的人持有怀疑,或你要用人家还对人家有怀疑之心,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人才的东奔西离。

三是要注意树立团队正气,遏止歪风邪气。孙子在《九地篇》讲道,“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禁止妖祥迷信,消除惑人之言,他们就至死也不会败退。

采取以上措施,才能如《九地篇》讲的,做到“齐勇若一”。“齐勇若一”,也是“政之道也”。能使三军之众无不齐力同勇,才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所应坚持的原则要求。这自然也是对于管理者的原则要求。

四是要注重教育。孙子说,“兵众孰强?”“教戒为先”,“士不先教,不用也”。

只播下种子而不加培育是不够的。如要使其成长茁壮,必须施以精神上的食粮,思想比金钱更厉害。教育可以说为管理注入灵魂性的东西。

五是要道仁贯穿权谋。孙子在《用间篇》中强调,“非仁义不能使间”。不以仁爱为怀和不讲正义原则的人也不能使用间谍。

统览《孙子兵法》,我们可以说“道仁贯穿权谋”。这也是管理工作不得背离的准则。

六是要有理性的精神。“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子兵法·用间篇》)。预知敌情,则不可从鬼神祈祷那里去获取,也不可从求签问卜那里去推知,也不可从对数度的简单验算中去求得,而必须从人那里——从了解敌情的间谍那里去获得。

孙子的这种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是值得管理者好好思考的。

七是要善“罚”。“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孙子兵法·行军篇》)。士卒尚未亲近归附,就严刑峻法。那么,他们就不会心悦诚服;不服,就难以用来作战。士卒已经亲近归附,但若仍不厉行军法军纪,那也不可用来作战。

罚运用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伤害到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是管理者不得不注意的事。

八是要注意不能把人本歪曲了。孙子讲,“厚(厚养)而不能使(使唤),爱(宠爱)而不能令(听从号令),乱(违法乱纪)而不能治(整治),譬若骄子(娇生惯养的孩子),不可用(用来打仗)也”。也不是我们要的人本。这样的“人本”同样会伤害到团队的战斗力,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注意克服和避免。

[1]跟着孙子兵法学管理.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EB/OL].[2010-11-23].http://business.sohu.com/20101123/n277831342.shtml.

[2]许嘉乐.试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贾晓明,贾利军.《孙子兵法》为将之道的解读及其教育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宁建新.试论《孙子兵法》中蕴含的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J].管理观察,2008(10).

[5]陈安之.《孙子兵法》超级成功学(视频).http://my.tv.sohu.com/us/195184857/61858250.shtml.

[6]张向荣.《孙子兵法》解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出版集团公司,2009.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孙子管理者
《孙子兵法》组歌
孙子壵
孙子垚
孙子垚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孙子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