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2015-04-08符丹丹李市场侯玉泽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年3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效果课件

侯 颖,符丹丹,李市场,张 敏,侯玉泽

(河南科技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侯 颖,符丹丹,李市场,张 敏,侯玉泽

(河南科技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微生物学实验示教及关键实验的重复次数有限,使学生难以及时掌握一些实验操作的要领。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大学微生物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文中介绍了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应用,使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实生动,节约了教学资源,解决了实验设备不足和实验中示教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

微生物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研制;应用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操作技术,而这些方法和技术已渗透到了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实验技能,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由于受经费、时间及条件等限制,难以充分展示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更不能显示其动态生长过程,使学生难以深刻认识到微观的世界[2]。同时,实验示教及关键实验的重复次数有限,使学生难以及时掌握一些实验操作的要领。如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实验,学生看显微镜,结果是对还是错,教师需要逐个指导。因招生人数的猛增,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不可能人人俱到,学生很着急,教师也感到很为难,一个学期下来,教师很费力,而学生因得不到及时指导,实验越做越没兴趣。如此恶性循环,学生应付了事,尤其是对自己的操作方法正确与否,不得而知,实验效果差。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新途径[3]。计算机多媒体以其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媒体信息能力,把知识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产生的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微生物学属形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显微镜下的照片、模型、涂片标本及视频信息,而多媒体课件正是综合了这些信息,便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必将增强实验课的直观性、重复性和趣味性,可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深化实验课的教学改革[4]。

本教学团队通过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应用,使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形象直观、充实生动,节约了教学资源,解决了实验设备不足和实验中示教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

1 课件的研制过程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研制的内容主要有:撰写脚本,选择软硬件,文字、图片及图像处理,闪烁图、动画图的制作,音频录制及插入调试,视频录制及插入调试、光碟刻制等。

1.1 撰写脚本

文本是本课件中使用频率最多的基本素材,包括课件中所有文字信息,如各章、节实验教学内容的文字介绍。文字脚本的编写是课件制作的关键。要把文本改编成适合于计算机表现的形式,完成交互式的界面和媒体表现方式的设计,并采用非线性的超文本形式,使各学习要点之间组成网状结构,并能够交互地逻辑控制与有针对性地跳跃,来提高课件的整体水平和实用性。为此,研制组将收集、整理、制作的大量文字、图片和视/音频材料认真整理归纳,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结构简明、重点突出、内容先进、形象化、具体化、网络化的多媒体软件脚本。脚本编写的目的是把优美逼真和动感的画面及清晰的、环环相扣的图、表和文本展示给学生,使教师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直观、简洁,启迪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本课件文本的编辑采用Word2003来实现,为了提高界面字体的美感,图像采用Photoshop等图像编辑工具进行整合处理,修饰的文字以图片格式用于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字体清晰、美观、富有新意。

1.2 软硬件的选择

1.2.1 硬件

一台多媒体计算机,配置有较好的声卡(配音用)、显卡、视频采集卡或Mpeg压缩卡(采集影像)、刻录光驱。外设有摄像机、数码像机、扫描仪、话筒、MiDi键盘、网络等。

1.2.2 软件

WindowsXP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使用Photoshop 6.0;音、视频处理使用 Premiere 6 、EO Video、 iFilmEdit、 Tmpgencplus、 Real Producer Plus、豪杰超级解霸、Fireworks、WaveCN;动画处理使用3D Studio Max、Flash及Gif Animator;合成平台使用PowerPoint。

1.3 文字处理

主要包括文字大小、文字色彩、段落、文字出现方式等的确定。

1.4 图像处理

图像包含了比文本更丰富的信息,且直观、生动,可帮助学生理解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形态、结构及实验器材,如显微测微尺和血球计数板等。本课件所涉及的图像,一部分通过扫描仪从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上的图谱扫描下来或从相关的网站下载,如实验一中的显微镜构造、光学成像原理,实验六中培养基的倾注、平板划线轨迹等;一部分通过数码相机自行拍摄,如实验一中通过油镜观察到的常见细菌形态和构造,实验二中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结果,实验三中炭疽杆菌芽孢和荚膜染色结果,实验四中显微镜下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测微尺和血球计数板等。收集到的所有图片用Photoshop处理后,以jpg格式保存,在最初扫描输出和拍摄时,图像应尽量保存较大的尺寸,以便于随时修改。在课件的制作中,则使图像大小与界面相匹配,否则,图像过大会影响程序的运行速度。通过大量真实、典型的图片演示,把微观、抽象的知识内容以宏观、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寓教于乐,从而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

1.5 声音处理

包括对解说与背景音乐进行编辑操作,如剪辑、去噪、滤波等,使之能为课件所用。本课件选用的背景轻音乐来源于MP3音乐文件,解说则为视频拍摄过程中现场录制。

1.6 视频

微生物学中一些操作技术性很强的实验,一旦操作不当,则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和成败,如显微观察技术、制片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纯种分离和纯种培养技术等。对此,在课件制作中采用数码相机实际拍摄录制,通过剪辑加工,制成独立、小巧的mpg文件,插入课件中。在学生操作之前播放。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掌握技术要点,活灵活现;另一方面,改变了多媒体界面静多动少的结构,使教学效果显著。

1.7 动画视频

用3D MAX等制作的动画片段,用于课件片头、片尾的动画文件;Authorware支持dir、avi、mov、peg、fig等数字化格式,用图形移动、闪烁、色彩变化等来表现模拟效果好,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活泼。如采用3D MAX软件制作细菌病毒等分子模型,并以动画手法表现其变化过程。

1.8 数据集成

为了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和规律,我们把各种图片、表格、声音、动画和录像等数据按合成平台PowerPoint的制作原理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PPT文件,并加以修饰与完善,使整个课件富有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已达到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1.9 课件的网络建设

本教学团队的微生物学课程是河南科技大学的精品课程,并建立了微生物学教学网站。我们将制作好的实验教学课件和实验视频链接到网站,让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教学网站进一步巩固学习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以解决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学时有限和教师指导不到所遗留的问题[6]。

2 课件的特点

本教学团队研制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包括了河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大纲中的十几个实验项目,其中,显微镜的使用、革兰氏染色、微生物计数等实验项目也适用于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

该课件使用了大量图片,且图片形式多样(有模式图、光学显微镜图片、电子显微镜图片等),将抽象、复杂、微观的微生物世界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课件具有信息丰富、图文声影并茂、画面清晰有序、运行快捷、操作简单等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感官机能,便于理解和记忆。

该课件中链接了自制的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视频,如显微镜的使用、革兰氏染色、芽孢与荚膜染色、微生物大小和数目的测定、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无菌操作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可重复播放,便于学生观看和掌握操作技术要领,减少教师指导强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该课件还包含文字1万字符以上,幻灯片200余张,图片50张,共占用空间40 MB以上。

3 课件的应用情况与教学效果

本教学团队研制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已在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微生物学教学中使用。通过对比,教师们发现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教师的指导强度,使学生的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课件及视频中的操作要点独立完成实验。同时,该课件中大量图片和视频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微生物学有关的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及创新教育等教学环节。

4 结束语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然而受学时、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示教难、教师工作量大、教学效果差,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微生物学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教学过程可以重现,很好地解决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示教难、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水平。

[1] 沈萍, 陈向东. 微生物学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胡梅. 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11):152-153.

[3] 李晓艳. 微生物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34):177.

[4]陈素云, 林真亭.免疫学实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及应用[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4(4):390-392.

[5]陈劲松. 物理化学实验课件的开发探索[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 26(S1):138-139.

[6]陈旭健. 微生物学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实践[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28(2):131-133.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of Experiment Teaching of Microbiology

HOU Ying, FU Dandan, LI Shichang, ZHANG Min, HOU Yuze

(College of Food and Bio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23, China)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Microbiolog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makes the repetitions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key experimental were limited.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grasp the essentials of some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t present, multimedia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means in microbiology teaching of university. By the researching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icrobiology become intuitive and substantial; teaching resources was saved, the problem of the lack of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nd teaching difficulties were solve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was greatly improved.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multimedia courseware; researching; application

2014-10-15;修改日期: 2014-11-07

河南科技大学实验技术开发基金资助项目(SY0607049)。

侯 颖(1976-),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

TP391;Q93-3;G434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5.03.023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教学效果课件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