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展经济与管理: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领域?*

2015-04-08王春雷LarryYu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会展经济会展体系

王春雷,杨 婕,Larry Yu

(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会展与旅游学院,上海201620;2.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江苏 无锡214153;3.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2005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会议、展览、节庆、体育赛事、演出和公司活动等在内的“大会展”概念逐渐得到学术界和业界认可,这为会展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促进了多元化会展办学格局的形成。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为例,休闲运动学院设有运动管理专业(Sport Administration),毕业生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Arts);应用经济学院设有音乐与活动管理(Music &Event Management),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Business);法学院设有活动管理专业(Event Management),授予法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Laws);酒店与旅游学院设有营销与活动管理(Marketing &Event Management)、服务与活动管理(Hospitality &Event Management)、旅游与活动管理(Tourism &Event Management)等专业,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Business)。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酒店与旅游学院、管理学院、商业与服务业学院以及社会服务与科技学院均开设有活动管理专业(Event Management),前两者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Business),后两个者授予研究生课程证书(Graduate Diploma)[1]。与此 同时,会展与节事活动(event)在学术研究中也受到空前关注[2]①。

在中国,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起初属于公共管理大类下的目录外专业(代码为110311S),2012年底,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其归入旅游管理大类(代码改为120903),与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并列。截至2014年9月,教育部共批准了78所院校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另有众多院校设立有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等其他与会展有关的本专科专业,名称五花八门。在研究生层次,截至2014年10月底,四川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3所院校先后设立了会展与节事管理、会展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目录外专业硕士点,另有23所院校在旅游管理、新闻传播学、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下设立了会展方向[3];华南理工大学于2011年在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点下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列入博士招生目录的节事旅游与会展管理方向,并于2012年招收了首届博士生。另外,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也在旅游管理、新闻传播学等相关博士研究生专业下设立了会展方向[4]。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以及开设会展专业或方向硕、博士点的院校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个别大学在二级学院的名称中出现“会展”,都反映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地位在迅速提高。

鉴于此,有学者提出,会展是一个新兴学科,会展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也不过30多年的历史,中国会展教育已形成多学科、多领域、多样化的特色,如果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理论指导及教育职能部门的大力扶持,此学科是最有可能跻身世界教育先进专业之林的[5]。然而,关于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属性及其归属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有专家认为,会展管理只是一个专业领域,讨论学科问题为时尚早,也有学者提出“会展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6]。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会展涵盖了各种功能目的众聚活动种类,从广义上讲,它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7],目前的上位二级学科“旅游管理”不能涵盖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内涵。

早在2000年,国际著名会展学者Getz提出,活动产业(events industry)已经以多种形式建立起来。比如展览会、体育营销或音乐会等,但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或研究的话题,它还是非常新鲜和不成熟的[8]。然而,在过去十几年,会展教育在全球,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蓬勃发展,各种学术研究层出不穷[9],似乎已经到了讨论会展学科建设的时候。本文旨在根据相应的学科评判标准和会展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及研究的需要,对“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属性、学科体系及其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辨析,以期为中国会展学科的建设和相关院校的会展办学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学科与专业领域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和专业受到的关注度是最高的,它们之间既彼此依存,又存在差异[10]。按照《辞海》(1979年版)的解释,学科包括学术的分类和教学的科目。前者指的是某门科学的分支,比如自然科学内的物理学和生物学,或者是艺术科学内的美学和音乐学等;后者指的是学校教学内容中的单位,包括语文、外语、物理等[11]。商务印书馆于1980年出版的《新华词典》对学科也给出了类似的解释。

在英文中,“discipline”代表学科的意思,1995年版的《朗曼现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其如此解释:“an area of knowledge such as history,chemistry,mathematics etc.that is studied at a university。”(大学学习的某个知识领域,比方历史、数学、化学等)1997年的“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牛津高级英汉词典》)则将其定义成“branch of knowledge;subject of instruction”(知识的分支;教学科目)。

中国于1992年由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92),作为国家标准来定义学科,认为其基本条件必须满足:形成理论体系及专门方法;科学家群体出现;一些研究机构及教学单位或学术团体在此建立同时开展有效活动;专著及出版物的问世条件等。同时,1997年6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了教育委员会共同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从而令学位的学科及专业范围有了划分依据。同时,目录内列进的学科,便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学科建设内的学科。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对有关学科的论述虽然存在不同之处,但其基本意义是一致的,即为“教学科目”“学问分支”和“学术的组织”。不同之处在于不同场所和时期内表现出的不同内涵[12]。

“专业”在英文中对应的单词是“Specialty”或“Major”,它是学科及其分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或交叉的位置[13]。在中国,学科和专业常被混为一谈,将专业和二级学科画上等号,这就造成了学科之间各自独立无联系,人才方面的培养狭窄,过于追求专门化,科研方面的研究方向单一、狭隘和总体效益低下等问题[14]。专业与学科的主要区别在于,专业往往指的是社会职业领域,是对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则代表着知识体系,可运用在不同专业领域内。此外,还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学科分类具有层级性特点,即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所属级别与专业的宽窄有所关联[13]51。其次,边缘学科产生的数量也随着学科日益综合的趋势而增加。因此,新专业的产生也意味着多学科知识交叉[12]13。

另外,中国和西方国家对专业的认识与管理有较大不同。英文Major指的是系列的存在逻辑关系的课程组织(Program),即培训计划或课程体系。只要学校能开设某种课程组合,同时社会存在需求,便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案来设置新专业,同时专业间并没有清楚地分割。但中国的专业则具备管理职能,起着规范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口径以及能力结构的作用。所以,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对专业进行调整具有相当难度[10]30。

(二)旅游及相关学科

很多学者对旅游管理、休闲等与会展联系紧密的学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15-19]。例如,1981年Leiper指出,旅游作为一门开始萌芽的独立学科,应用“Tourology”命名[18]15。宋子千基于学科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旅游作为学科的可能性,并针对其学科的发展状况展开了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旅游研究由于缺乏独特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案而有别于传统学科。但社会发展的需求将推动其成为现代学科。旅游学科的不成熟表现在它的内在建设中,对其影响因素表现在分散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深度的不足[19]107。

Baum等学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会展与节事活动研究(study of events)是否必然会经历一个像休闲、接待和旅游领域的研究一样的发展路径?他们认为,会展研究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都遇到了更挑剔的眼光,这是学科进步的一种表现[20]179。例如,Rojek提出,休闲研究似乎正因为这个新生儿的受宠而受到威胁,但会展与节事管理研究者们的乐观断言有点过头了[2]。来自外部的对会展研究的批评从侧面反映了学科内部的研究进展只是在缓慢前行。Getz认为,与会展管理相关的理论发展缓慢,会展学术领域(academic field of events)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不容乐观;在会展体验(event experience)研究领域,同样没有构建起什么独特的理论[21]。如果在未来10年,会展教育者和研究者不能构建一套连贯的理论,以包含会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会展学术研究将被旅游、休闲及接待等相对成熟学科的再次崛起所掩盖[20]180。

(三)会展学科

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全世界不少大学都有开展会展经济和管理教育,但多数都只是以专业或专业方向,甚至课程的名义存在,学科的许多理念并未形成共识。当前国内高校诞生出的会展专业名目繁多、专业跨度较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教育适应产业需求的特征[5]63。在国际上,也经常看到在同一所大学同时有几个学院提供与会展相关的教育项目[1]305。

Goldblatt认为,会展学(Eventology)是对特殊活动的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各类庆典来创造积极的社会效益[22]。在国际学术界,包括Getz在内的多位学者对会展与节事活动研究(event studies)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成熟度以及作为一个显著的学术领域的地位提出了疑问[21]175[23-24]。在提高会展管理研究(study of event management)的学术地位方面,英国做出了榜样。2008年,在会展管理教育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Event Management Education)等机构的积极游说下,英国国家质量认证署(The N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简称QAA)在对接待、休闲、体育和旅游类本科专业标杆的介绍中,首次将会展管理(event management)单列。通过梳理现有研究的不足,Baum等学者提出,会展教育者和研究者必须努力克服现有及未来的挑战,以推动会展与节事研究的发展,并提高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可信性[20]181。目前,会展领域的几本学术刊物都有“管理”(management)的前缀。类似于旅游领域的《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休闲领域的《休闲科学》(Leisure Sciences),《会展研究》(Event Studies)这样的理论刊物是否以及何时才能出现?由此看来,国际学术界也在关注会展学科的归属问题,“会展管理”显然只是会展科学的一部分。

关于会展学的学科属性,2005年,俞华和朱立文出版了《会展学原理》,该书通过信息经济学以及博弈论来解构会展经济现象,通过“场”的情报学前沿理论以及信息学、传播学理论对会展现象展开研究,并初步构架了十几个会展学分支学科,被誉为国内首部将会展学作为独立新学科来研究的学术专著[25]。马楠和马新宇认为,各种会展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流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一些领域,因而会展是一门典型的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的新兴学科[5]63。许传宏分析了会展学的学科属性,认为它是在吸收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化学及传播学等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人文学科,具有交叉性、应用性、人文性和互动性等特点[26]。

关于会展学的学科层次,2003年,俞华提出,会展学应属于信息科学范畴,是信息传播学的下位类学科,但与此同时他又提出了一个相互矛盾的观点:会展科学理论的学科最高上位类只能是会展学[27]。2007年,俞华、仇薇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规定的关于学科应具备的标准,在对会展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队伍、研究机构及教学单位、学术团体与期刊著作等会展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国已具备建立会展学的基础,并利用排除法否定了会展学归入经济学、旅游学、博物馆学、艺术学、管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合理性,提出会展学应该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6]194。张玉明从人才就业、运作、产业链划分、课程设置等角度论证,认为会展管理专业应纳入工商管理学科[28]。但她同时也指出,虽然可以在该预想的学科下设“会展工程”“会展营销”,然而其内涵并不是工商管理在本质上所能涵盖的。

综上分析,会展能否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在国际学术界也是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其整体现状是会展教育项目在许多国家迅速发展,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但同时作为新兴学科,它面临着亟需构建原创性的理论、学术地位有待提高等挑战。从总体上看,关于会展学科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会展学科的属性和层次辨析的层面,个别研究初步构建了会展学的学科体系。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1)基于文献研究,梳理学科的评判标准以及有关会展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而对会展经济与管理成其为一门学科的合理性进行辨析。(2)基于专家意见法,构建更加适合中国会展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会展学科发展基础条件的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体系。(3)基于所构建的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体系,对会展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建构进行研究,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专家意见法和成员检查法。其中,专家意见法分两轮进行:(1)2013年11月9日,在 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了“《旅游管理类(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家咨询会”,来自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锦江集团、上海世博会有限公司、迈氏(上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等机构的10位专家对国家标准初稿,特别是会展专业定位、知识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2)会后本文作者又采用电子邮件、电话等手段,面向与会专家征求了两轮意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更加适合中国会展学科发展需要的新的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体系。

本文还运用成员检查法(member checking),对最终构建的会展学科体系分析框架进行了再次检验,以确保其可信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作为一种可衡量研究发现的准确程度的工具,成员检查法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帮助研究者证实研究结论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而且操作相对简单[29]。

四、对会展经济与管理学科合法性的分析

(一)对几个关键概念的辨析

要分析会展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首先有必要厘清几个关键概念。首先是会展、活动与节事之间的关系。狭义的“会展”主要包括会议和展览会;活动是指“特殊活动”或“特殊事件”,其范围很广泛,很难给出一个能囊括所有活动类型的定义。中文表达中广义的“会展”可以理解为等同于“活动”(event)。节事,可以理解为“节庆与特殊事件”(Festival &Special Events)的简称,为了中文表述的方便,很多时候不少学者也用“节事活动”的提法。和国内广泛采用“会展”(注:被相当一批学者翻译为MICE)或单一采用“节庆”的提法大相径庭,西方学者在事件及事件旅游(Event &Event Tourism)研究中往往把节庆(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s)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探讨[30]。

其次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与“活动管理”的异同。“会展经济与管理”是国家教育部批复的会展本科专业的名称,根据学科归属的偏序性原则,大多数院校和学者都将其归为管理学,特别是2012年教育部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划归在旅游管理专业大类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然而,从产业实践来看,会展经济与管理比较好地涵盖了会展产业政策、城市会展业发展、会展行业管理、会展企业经营管理和会展项目管理等内容。由此可见,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包括节庆、会议、展览会、体育赛事及商务活动等在内的“大会展”等同于“活动”;但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显然比“活动管理”(event management)更宽广。

另外,还有必要对活动管理知识体系进行辨析,因为在Kuhn所提出的学科标准中,建立学术界和业界公认的知识体系占有重要地位。Robson认为,活动管理知识体系有助于整个活动产业减小碎片化程度(less fragmented),从而在全球和全国范围内变得更富凝聚力(more cohesive,globally and nationally)[7]20。而且随着职业岗位的分类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活动行业内各种工作的国际流动能力将更强。

(二)从传统学科评判标准看会展经济与管理

早在1962年,Kuhn便对学科的要素进行了定义,认为其包括形成专业的杂志;建立专业协会;拥有学术界中的重要地位;团队成员构建知识体系;专业人员实施学术科学论文传播[31]。概括而言,学科是内在观念建制和外在社会建制的统一体。其中,内在的观念建制指的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学科的认识规范和知识体系;外在的社会建制指的是一门学科必须拥有包括学系、学院或者研究所等在内的独立社会组织以及拥有清楚的社会分工、管理以及内部交流机制,譬如进入学科目录和基金目录、学会、期刊、图书分类号等[32]。

1.研究对象

会展产业链是一个多环节、多产业参与的完整构筑。会展研究主要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类会展活动,主要的研究点在于对会展的规律、原理以及方法展开研究,会展活动的复杂性和普遍性确定了会展研究内容 的综合性[26]109[27]。其具体 研 究 范 畴 既 包 括 基 础 研究,也包括应用研究,前者表现为需要对会展的起源、本质等进行纯理论研究,后者表现为需要对产业政策、项目管理等诸多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以解决会展业发展中提出的一系列技术问题。

2.研究方法

会展与节事活动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促进了多学科的学者从事会展研究。以事件影响研究为例,Hede等学者于2002年对西方1990-2000年所展开的会展和节事进行研究后提出,短期内有关事件影响的研究重点将会聚集于体育事件的经济影响评估和社会影响评估之中,同时通过“三重底线法”(Triple Bottom Line)来实现事件效益的综合性分析[33]。通过对国际上活动与节庆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的主题和话题进行全面梳理,Mair和Whitford发现,学术界未来需要在活动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方面做更多的研究,而且有必要对活动研究者们所使用的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9]20。

3.知识体系

从1999年O’Toole首次系统提出活动管理知识体系(EMBOK)开始,国际上从事会展与节事研究的学者和业界人士对活动管理知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并成立了相关专门机构来管理和推广这种知识体系[34]。近几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APMA)、国际会议专家协会(MPI)等国际组织也纷纷推出了相关知识体系,尽管这些知识体系侧重点不一,甚至在同样的项目管理环节中内容不同,但它们都进一步丰富了活动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

4.外在社会建制

学科建设的核心体现在其外在社会建制,它强调了和学科发展有关的组织机构、行政编制等物质性的产物,和“学术的组织”意义基本相同[35]。从总体上来看,全球范围内的会展学科已初步建立起拥有包括学系、学院或者研究所等在内的独立社会组织以及拥有清晰的社会分工、管理以及内部交流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多所高校设立了会展管理系(或采用会展经济与管理系等名称),个别大学还在二级学院的名称中出现了“会展”。例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设立了会展与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设立了经贸与会展学院等。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众多与会展有关的研究机构先后设立。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有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节事研究中心(ACEM)、利兹都市大学英国节事研究中心(UKCEM)等;在国内,除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部分省市还成立了省一级的会展学会。如浙江省会展学会、河北省会展经济学会,另外还有重庆海纳会展研究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会展研究中心、浙江东方会展研究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德国际会展研究所等一系列会展研究机构。

在基金方面,以国家社科基金为例,2005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了第一个名称中含有“会展”的项目——《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西南民族节庆文化与会展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并于2013年在课题指南中明确设立了与会展有关的选题。迄今为止,国家社科基金已资助“会展”相关项目5项,资助与“节庆”有关的项目8项、与“博览会”相关的项目3项。在学术期刊方面,国际上有《会展管理》(Event Management)、《国际节庆与会展管理研究》(IJFEM)、《会展与节事旅游》(JCET)等专门的学术刊物;目前国内虽然还没有会展类的专门学术期刊,但《旅游管理》《旅游科学》等旅游或相关学科的学术期刊也不定期刊登会展方面的论文,同时还有《中国会展》《中外会展》《会展财富》等行业刊物。

综上所述,会展俨然已经达到了传统学科的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库恩的学科范式理论,一个成熟学科必须至少有一个学术范式,拥有明确的知识、方法、学术评估、规范培养和工作体系[36]。参照该标准,目前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尚处于前科学阶段,远远没有达到范式或者准范式阶段。处于前范式阶段的学科可以拥有其特有的研究领域,但限于尚未形成学术范式的现状,这就造成了未能对其进行清楚的划分,导致外行内行不明。

五、会展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属性与体系构建

(一)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体系

1974年,德雷索与马瑟对美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总结,认为学科被大众接受的标准体现在:其最少能拥有一个被恰当实施逻辑分类的知识总体,从而能让学者们对于知识的分界有个清晰的认识[36]。在Kuhn提出的定义一门学科的5个基本标准中,也包括“有公认的需要团队成员去构建的知识体系”。在上文所提及的“《旅游管理类(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家咨询会”上,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除了公共政策、产业经济和企业管理等领域,在项目管理层次上,可以按照国际上流行的“活动管理”(Event Management)来理解“会展经济与管理”的范畴,这样有利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从主干学科上找到支撑和借鉴。

1999年,O’Toole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将项目管理方法运用于活动与节庆管理,首次系统提出活动管理知识体系(EMBOK);自2000年起,Silvers开始与O’Toole合作,不断扩充EMBOK的概念,并于2003年提出了“活动管理核心能力框架”;2004年,国际活动管理知识体系委员会(International EMBOK Executive)成立,并于2005年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活动管理知识体系模型”(EMBOK Model),旨在为活动管理中的知识和过程提供一个框架[7]20。2009年,在来自20多个国家的行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加拿大旅游人力资源委员会(Canadian Tourism Human Resource Council,简称CTHRC)和国际活动管理知识体系委员会又合作开发了“活动管理国际能力标准”(Even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ompetency Standards,简称EMICS),以归纳和总结一个活动管理专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领域和能力[37]。2012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American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推出活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Event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在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以Silvers等学者于2006年提出的相对完整的活动管理知识体系为例(图1),其重点在于指导各类节庆与特殊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对一般意义上的活动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而且,活动管理知识体系为可能开展的研究提供了4 000多个话题,涉及整个活动产业(the entire industry)、单个行业(single sector)或某个功能领域(functional area)[7]21。

图1 活动管理知识体系

然而,EMBOK侧重于项目管理,不能涵盖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全部内涵。正如赵炬明在对高等教育研究在美国是一个学科还是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时所指出的,范式知识体系包括:毋庸置疑的核心知识、若干该核心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范例,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发展领域[36]。

依据学科的知识相关程度及会展经营管理的内在逻辑,“会展经济与管理”主要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会展产业发展与管理基础知识、会展企业管理知识以及会展项目管理知识。另一方面,有必要按照会展项目管理不同阶段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和知识点对EMBOK进行适当的修正。本文在综合“《旅游管理类(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家咨询会”上专家们发表的观点的基础上,会后采用电子邮件和电话等手段,面向与会的10位专家征求了两轮意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比活动管理知识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更广的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属性与层次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会展产业经济、会展企业管理和会展项目管理等内容都是会展经济与管理的要素,其所依托的理论主要来自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艺术学、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会展经济与管理是对上述理论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讲,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内涵,采取“会展学”的名称更为科学。

由此看来,会展学不是一个单纯的领域或管理时尚,而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尚处于“前科学”(Prescience)状态,与会展学相关的许多概念仍在发展变化之中。正如国内多位著名会展专家提出,会展学研究解决了会展的多数问题,其作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体,属于这两者间的边缘科学;对其具体的研究包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6]63[26]109。

图2 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体系

在学科层次上,早在2007年俞华和仇薇就提出,在未来针对《学科分类与代码》进行修改增订时,建议将会展学新增至代码为4个数字的一级学科,同时下设与会展相关的历史学、管理学、信息学、艺术、经济、旅游、心理学、社会学及文化学等二级学科。参考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版),同时,充分考虑新兴交叉学科的偏序性特点,将会展学归于管理学学科门类下,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相并列比较合理[6]195。如此,有关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等在内的一级学科下属的一系列专业,便可由交叉学科的角度来培养会展学的研究生,同时授予他们学位,以便切合教育部有关研究生学位专业目录调整下的宽口径设置原则,同时更符合产业发展对高级人才培养的需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会展学成了一级学科,有可能与之相关的一些专业方向还会设定于别的一级学科中,这是由于会展学同工商管理、社会学、设计学等学科相同,由于拥有较大的范围,因此,会造成一些专业方向归属上的不确定因素产生。国内外诸多大学的不同学院同时从自身的角度来开设会展相关专业的事实就是很好的证明。其实,这种情况在不少学科中都存在。譬如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工业设计”既可以归入工科也可以归入艺术学[5]63。

(三)会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俞华和仇薇提出,会展学科体系应该包含会展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和学科专题[6]195,这种分析框架可以从泛系理论中找到依据[38]。参照泛系理论中提出的大系统、系统和子系统三层次功能结构以及内外和相互之间的泛系关系,并以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体系为出发点,可以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会展学学科体系。

在大系统层次,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会展学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11版)中的哲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交叉,形成相对明显的15门会展学二级学科,这15个项目分别为:经济、社会、心理、文化、传播、历史、地理、信息、建筑、环境、安全管理、公共管理、企业管理、美学和设计。在系统层次,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体系中的相关知识领域与不同学科相结合,形成一系列的和会展相关的应用学科,包括项目管理、市场调研、策划、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服务以及物流等[26]109。在子系统层次,因为会展活动的综合性和平台性特点,与会展相关的专业很多。除了旅游管理专业大类下的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主要还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广告学、传播学、英语等外语专业以及环境设计等设计学下的相关专业,这些专业与会展理论研究及实践融合,从而形成包罗万象的会展学科专题内容,包括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广告和英语等。如图3所示。

图3 会展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泛系分析框架

在运用成员检查法征求相关专家对会展学学科体系的意见和建议时,专家们表示,从泛系理论的角度,以会展活动的本质和发展会展业的终极目的为切入点,探讨在整个社会科学大系中构建比较纯净的概念系统意义上的会展学科体系是构建会展学独立学科的一个新视角[38]18。

六、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Kuhn把尚未形成范式的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由于该阶段并未形成统一的范式,学派之间存在着争执,该阶段的特点显示在批评议论,而非解决问题,属于发展的原始阶段[31]16。本文的研究表明,“会展学”正处于前科学阶段,该学科已经初具规模,拥有多个范式,但是却尚未形成主流范式[36]。可以预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未来在“会展学”一级学科下,会出现类型多样的专业名称,这些专业的发展反过来会共同推动会展学科的发展。

综观会展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尽管在名称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会展经济与管理或活动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性学科的地位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业界人士的认可[39]。参照Kuhn的科学革命理论模式,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展学将迅速由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转变,并在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这两种状态的交替中不断发展并形成新的范式。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会展学者将突破原来相对狭小的视角,横跨不同学科、机构、文化等领域来拓宽研究范围,从而使得会展学成为一门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的新兴交叉性科学。然而,会展学实现由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转变的分界在哪里、标志是什么,值得研究。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体系,但该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鉴于目前国内的会展行业管理和教育管理体制,作者建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教育与培训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更多的教育界和业界专家,并借鉴活动管理国际能力标准(EMICS)和活动管理知识体系(EMBOK)的做法,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开发更科学的会展经济与管理知识体系,进而为学术界和业界之间的对话提供一个指导性的工具[7]20。

其次,学科知识和专业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10]30。鉴于此,作者建议广大院校认真研究活动管理国际能力标准(EMICS)、活动管理知识体系(EMBOK)以及即将出台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全国标准”,综合考虑会展学科建设、学生个人成长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会展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借鉴美国会议产业委员会(CIC)“认证实践交换体系”(Approved Practices Exchange,简称APEX)的经验,促进广大会展企业与院校在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分享上进行更有效的互动。

注释:

①“Event”指特殊事件或活动,但为了表述方便,本文有时将其翻译为“会展”或 “会展与节事活动”。

[1]Xu HG,Luo QJ.International event management educational models and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2007,18(2):304-308.[徐红罡,罗秋菊.国际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2):304-308.]

[2]Rojek C.Global event management:A critique[J].Leisure Studies,2012,1-16,available at:www.tondfonline.com(accessed 21January 2013).

[3]Yang Q.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aster and doctor’s degree programs on event management in China[R].Tianjin,2014[杨琪.全国会展硕士点、博士点情况简介[R].天津,2014.]

[4]Wang CL,Wang J.Statistics report on bachelors’programs of event management in China[R].Forum on Last Decade of Event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China,Shanghai,Jan 12-13,2013.[王春雷,王晶.全国会展本科专业统计分析报告[R].中国会展教育发展十年论坛,上海,2013年1月12-13日.]

[5]Ma N,Ma XY.Industrial background and discipline building of higher event management in China[J].Education and Vocation,2007(12):62-64.[马楠,马新宇.中国会展高等教育的产业背景与学科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12):62-64.]

[6]Yu H,Qiu W.Research on the disciplinary positioning of convention &exhibition management[C]//Proceeding of 2007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Convention &Exhibition Society,2007:191-197.[俞华,仇薇.会展学科定位探究[C]//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191-197.]

[7]Robson LM.Even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The future of event industry research[J].Event Management,2008,12:19-25.

[8]Getz D.Developing a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event management field[C]//Allen J,Harris R,Jago L,Veal AJ.Events Beyond 2000:Setting the Agenda.,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Event Evaluation,Research and Education,Australian Center for Event Management,UTS,Sydney,2000:10-21.

[9]Mair J,Whitford M.An exploration of events research:Event topics,themes and emerging tren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ent and Festival Management,2013,4(1):6-30.

[10]Liu HY,Zeng XH.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cipline,major and their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7(4):2-4.[刘海燕,曾晓虹.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4):2-4.]

[11]Xia ZN.Cihai[M].Shanghai: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1980:1746.[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746.]

[12]Lu J,Song XP,Lu SY.Discussion of relevant concepts on disciplines and disciplines building[J].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2004(6):12-15.[陆军,宋筱平,陆叔云.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12-15.]

[13]Xie GH.Some issues 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2,23(5):46-52.[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5):46-52.]

[14]Zhang LB.Understanding and idea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J].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s,1995(4):1-5.[张立彬.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与构想[J].高教与经济,1995(4):1-5.]

[15]Tribe J.The indiscipline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3):638-657.

[16]Shen BJ.Study on tourism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Review and prospect[J].Tourism Tribune,1997(S1):21-24.[申葆嘉.论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旅游教育[J].旅游学刊,1997(S1):21-24.]

[17]Xiao HG.Some thoughts about the study of tourism discipline theory system[J].Tourism Tribune,1998(6):41-45.[肖洪根.谈对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几点认识[J].旅游学刊,1998(6):41-45.]

[18]Li JX.A study on tourism discipline system:Review and prospect[J].Tourism Tribune,1999(S1):12-17.[李建欣.旅游学科体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1999(S1):12-17.]

[19]Song ZQ.Rethink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ourism disciplin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theory[J].Tourism Tribune,2012,27(12):103-108.[宋子千.学科理论视野下旅游学科建设反思[J].旅游学刊,2012,27(12):103-108.]

[20]Baum T,Lockstone-Binney L,Robertson M.Event studies:Finding fool's gold at the rainbow's en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ent and Festival Management,2013,4(3):179-185.

[21]Getz D.Event studies:Discours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Event Management,2012,16(2):171-187.

[22]Goldblatt J.Special events:A new generation and the next frontier[M].Hoboken,New Jersey:John Wiley &Sons,Inc.,2008:1-5.

[23]Page SJ,Connell J.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events[M].Abingdon:Routledge,2012:1-23.

[24]Thomas R,Bowdin G.Events management research:State of the art[J].Event Management,2012,16(2):103-106.

[25]Yu H,Zhu LW.The principles of convention &exhibition management[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5:1-6.[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6.]

[26]Xu CH.Discussion on the disciplinary positioning of convention &exhibition management[J].Education and Vocation,2010(1):108-109.[许传宏.会展的学科定位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108-109.]

[27]Yu H.Research on build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onvention &exhibition disciplin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B/OL].(2003-12-17)[2013-12-17].http://news.xinhuanet.com/expo/2003-12/17/content_1236059.htm,(accessed 17December,2013).[俞华.建立中国特色的会展学学科理论体系之探析[EB/OL].(2003-12-17)[2013-12-17].http://news.xinhuanet.com/expo/2003-12/17/content_1236059.htm.]

[28]Zhang YM.Research on the disciplinary positioning and curriculum provision of MICE management in China[C]//Proceeding of 2007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Convention &Exhibition Society,2007:234-239.[张玉明.我国高校会展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与课程设置研究[C]//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234-239.]

[29]Tanggaard L.Objections in research interview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2008,7(3):15-29.

[30]Dai GQ,Bao JG.On the concept,content and method for research on event and event tourism(e &et)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J].Tourism Tribune,2003,18(5):26-34.[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J].旅游学刊,2003,18(5):26-34.]

[31]Kuhn ST.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4th edition)[M]Jin WL,Hu XH,tran.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2:1-18.[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8.]

[32]Liu XQ.Analysis on higher education as a disciplin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of discipline[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7(7):72-77.[刘小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分析:学科学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7(7):72-77.]

[33]Hede A,Jago L,Deery M.Special events research during 1990-2001:Key trends and issues[C]//Jago L,Deery M,Harris R,Hede A &Allen J.Paper Presented to Events and Place Making Conference,Sydney,2002.

[34]Silvers J,Bowdin G.,O’Toole W,etc.Towards an international even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EMBOK)[J].Event Management,2006(9):185-198.

[35]Liu XQ.Discipline or field:A paradoxical controversy[J].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2011(10):77-90.[刘小强.学科还是领域:一个似是而非的争论:从学科评判标准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10):77-90.]

[36]Zhao JM.Discipline,curriculum and diploma:Three debates on the graduate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USA[EB/OL].[2014-10-10].http://edu.nju.edu.cn/wang/news/?1460.html.[赵炬明.学 科、课程、学位:美国关于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三个争论及其启示[EB/OL].[2014-10-10].http://edu.nju.edu.cn/wang/news/?1460.html.]

[37]Wang CL.Ten lectur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ICE industry:Hot topics,trends and strategies[M].Beijing:China Tourism Press,2014:5-10.[王春雷.中国会展业发展十讲:热点、趋势与战略[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5-10.]

[38]Tao YX.A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nd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system[J].Tourism Forum,2014(1):17-21.[陶玉霞.旅游本质辨析与学科体系构建再思考[J].旅游论坛,2014(1):17-21.]

[39]Wang CL.Research on the project-based education model for event professionals:Case study of event management program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J].Tourism Science,2010(6):84-92.[王春雷.项目驱动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科学,2010(6):84-92.]

猜你喜欢

会展经济会展体系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区域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关系探究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京召开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