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的“叛变”和美国的尴尬

2015-04-07

看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亚投行投行盟友

当英国正式宣布准备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时,美国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万万没想到。在此之前,美国人颇费了些力气,将澳大利亚和韩国拦在了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门外,却万万没想到,身在亚洲之外、一向最亲密的盟友英国竟然“偷偷地”敲响了亚投行的大门。没错,在美国人看来,英国宣布准备加入亚投行就是偷偷进行的,按照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一名美国高官的说法,英国“几乎没有与美国磋商”就做出了这一决定。对此,美国十分不满。

如果就此事与美国磋商,听美国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看看去年,围绕加入亚投行的问题,美国对澳大利亚、韩国等国所施加的种种压力,英国人想必心里十分清楚,磋商的结果,要么是听美国的话,像韩国和澳大利亚那样不加入;要么就是坚持自己做决定,惹美国不开心。如果英国打定主意要加入,又何必要去听美国的神唠叨呢?

现在,美国人更操心的恐怕是,连英国都申请加入了,小伙伴韩国、澳大利亚会不会又有新想法?其他伙伴会不会有样学样,效仿英国?如果真出现这样的局面,不论是韩国、澳大利亚改变主意,还是其他国家向英国学习,对美国来说,该是一种怎样的尴尬?

这些可不是瞎操心。这不,英国“叛变”才几天,德国、法国、意大利也“叛变”了,如此之快的反应,不能不让人怀疑,这几个国家很可能早就“蓄谋已久”,就等着英国来领头了。不仅如此,就连在美国重压之下对亚投行说不的韩国和澳大利亚也有可能在最后关头变卦。

即使澳大利亚和韩国最终还是照顾了美国的面子,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老牌西方大国、七国集团成员对亚投行的认可,足以让美国对亚投行的围堵行动宣告失败。

自中国提出成立亚投行以来,美国人就很是“操心”,一边在公开场合说亚投行的坏话,一边四处奔波游说拆台;不仅操心亚投行的“前途”,而且操心小伙伴们的动向。在美国看来,他的小伙伴们该和谁玩,不该和谁玩,都应该听他的。只是,种种动作终究未能阻挡亚投行的筹建步伐。

之所以如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仅靠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现有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亚洲国家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亚洲各国需要这样一个新兴的金融机构。对大多数亚洲国家来说,在亚投行的问题上,美国的确操碎了心,但又似乎操错了心。而对英国德国等西方大国来说,亚投行也意味着新的机遇。

换句话说,不论对亚洲多数国家而言,还是对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来说,在亚投行的问题上,美国人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个不顾一切维护既得利益的保守派,很多时候,甚至不愿考虑各方对亚投行的迫切需求,变成一个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角色。

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不少美国政客都说过中国在搭美国的便车。但当中国打算和其他国家一起建造一辆新车时,美国却又极力阻挠。在美国人看来,车应该由美国人来造,司机也应该是美国人及其伙伴,车怎么开,司机怎么选,也都应该是美国人主导。更直接点说,美国人就是想一直掌握游戏规则的制定权。

比如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呼声一度十分强烈,但时至今日,美国一直在竭尽全力阻挠改革,既无意放弃自己的否决权地位,也不愿大幅增加其他国家的投票权。

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莫过于美国及其盟友主导国际金融组织和秩序,并永远维持下去。但和二战后初期的世界相比,当今的世界显然已大不相同,亚投行的出现就是一个例证。英国等西方国家认识到了这种大变化,并顺势而为。美国或许也认识到了这种变化,却竭力阻挡,结果收获的是盟友的“叛变”和自己的尴尬。如果在类似的问题上,美国今后仍采取同样的政策,只怕会收获更多的尴尬。

党建军

2015年4月

猜你喜欢

亚投行投行盟友
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环球时报:美国找盟友,就像渣男在养鱼!
中国东盟友谊歌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是对手,更是盟友
关于亚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