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5-04-05

山西建筑 2015年22期
关键词:力学中职建筑

杜 国 倩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关于中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杜 国 倩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31)

结合建筑力学对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及目前中职学生在建筑力学学习过程中难度大的现状,分析了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建筑力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0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筑工程专业成为了成熟完善的传统专业,它紧跟时代步伐,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成为了较为热门的专业。建筑力学是建筑施工专业在开学初期较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核心精品课程。通过对建筑力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熟悉并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原理,具备一定的科学计算能力,使学生具有从科学角度分析问题并解决施工过程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稳固的理论基础,然而对于刚进校的建筑专业学生,绝大多数对建筑知识有着新鲜和好奇,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但是建筑知识在他们头脑中是一片空白,再加上这些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教师总感觉教学效果不明显。仔细想一想,这和班级的学习风气有关,也与课程本身的内容有关。

1 建筑力学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基础较差

中职院校学生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毕业生,这类学生底子薄,文化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大都是不会学习,不爱学习,也不想学习,在中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没有打牢基础的缘故。因此,中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所以,生源的基础不平衡也给建筑力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2 授课课时减少

近些年来,由于中职教育大力进行课程改革,所以压缩了建筑力学的课时。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势必删除一些授课内容,致使知识的连续性无法得到保证。而即使保留下来的内容也因为课时偏少,在授课的过程中无法详细地进行讲解,导致学生都学得似懂非懂。也因为课时减少的缘故,习题课则基本上已经取消,学生在学完理论后没法通过多做练习来加深理解、理清解题思路以及掌握解题技巧,老师也没有时间将从学生课外作业当中发现的问题再去做统一讲解,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1.3 实验条件缺乏

建筑力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要想学好建筑力学就必须认真观察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的力学现象,分析力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学会做力学实验,而部分中职院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实验条件缺乏,没有实验支撑,有些理论学生很难理解,无法满足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1 改革教学思路

《建筑力学》由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三大部分组成,是专门研究结构与构件的承载能力的学科。它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注重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的内容,以最终的应用为主要目的,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安全意识和在工作中应具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的教材仍是按传统的学科体系编写,体系内容具有完整性和严密性,特别强调了学生在分析中的计算能力,疏忽了力学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导致许多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和就业联系不大,不能利用学过的建筑力学知识分析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悬挑阳台的倾覆问题很可能是由于没有弄懂力矩平衡原理;楼梯施工过程中的折断现象则是由于不清楚结构梁的内力分布错误地配置钢筋而造成的;出现建筑物、构造物倒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搞不清楚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则,从而缺少必要的支撑体系,最终造成“几何可变”而导致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列举一些这样的工程实例,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探讨。通过这样的途径,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育其工程安全意识,而且还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加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意识[1]。

2.2 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能动性

2.2.1 加强认识实习,理论联系实际

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差,虽然有求知的欲望,但建筑知识在他们头脑中是一片空白,再加上这些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研室活动时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各位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提出,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对某一问题的处理达成共识,并应用在各自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2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培育和加强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其方法与手段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采用多种方式(如授课时设疑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2]。

2.2.3 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

以“项目驱动”式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力图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会贯通理论知识,拓展工程实践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3]。具体地来说,可以多举一些符合实际的例子,结合机械等工程实物,分析其功用及工作过程,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地获取相关知识,并着手去解决该力学任务[4],如分析悬臂梁的内力时,结合钢筋混凝土雨篷板中钢筋网的铺设位置,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其原因。

2.2.4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中的里程碑式变革,由于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因而决定了它有着其他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的特性与功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某些难以用平常手段表达清楚的问题,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将力学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学习者,同时又直观地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通过在多媒体中引入大量的工程照片和录像等现场资料的方法,不仅增加了教学信息量,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学形式的活泼性,进而可极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5]。

2.3 将情感寓于教学过程

爱因斯坦说得好:“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教师”。职校学生之所以被动学习、厌学,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在他们的脑海里,知识是枯燥的、乏味的,因此我们老师不是只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技巧的施展更应该充满了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3 结语

通过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上的改革以及创新,使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改革思路。教学是否成功和教学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授知识的时候,通过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与理念、优化课堂教授的方法、将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将是极其漫长的,不可能一步完成,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多总结和借鉴前辈的教学经验,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优秀的技术性人才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 张 凯.《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1(2):15-17.

[2] 包世华.结构力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李泽辉.“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2):73-74.

[4] 张克猛,周纪卿,任宝生,等.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0(2):58.

[5] 邓汉梅.技工学校《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9):25-26.

On consideration for teaching reforms inArchitecturalDynamics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Du Guoqian

(ShijiazhuangEngineering&TechnologySchool,Shijiazhuang050031,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urseArchitecturalDynamicsfor the students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nd its their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it at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for the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architecture and explores the channels and methods to reform it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 and measures, so a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architectural dynamics,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deas

2015-05-20

杜国倩(1986- ),女,助理讲师

1009-6825(2015)22-0254-02

G642.0

A

猜你喜欢

力学中职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力学 等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