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下穿式立交道路雨洪灾害成因及预防措施

2015-04-05

山西建筑 2015年22期
关键词:城市排水雨洪积水

孙 萌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城市下穿式立交道路雨洪灾害成因及预防措施

孙 萌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对城市下穿式立交道路的特点以及现行排水规范中对城市下穿式道路立交排水规定作了介绍,针对目前城市下穿式道路立交雨季存在的积水问题,分析了城市下穿式道路立交雨洪灾害的原因,提出了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排水应急处置能力、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等对策。

下穿式立交道路,积水,排水设施,雨水调蓄设施

1 背景

为了解决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约束,交通基础设施已由平面交叉向立体交叉发展。立体交叉道路可分为上跨式立交和下穿式立交两种。不同于传统的上跨式立体交叉桥,下穿式道路立交是指相交的两条道路中其中一条道路纵断高度不变或略有提高,另一条道路由其下方穿过的立体交叉形式。从路基的形式来看,下穿式立交道路是以路堑形式出现的。

在现代城市交通网络日趋密集的背景下,下穿式立交道路因其占地面积小,造价经济,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优越性。据统计,下穿式立交桥约占我国已建成立交桥的75%以上。然而,下穿式立交桥排水与一般道路排水相比,具有自身的缺点及应用局限性,如高程上的不利条件(下穿式立交的桥洞低于路面)、交通上的特殊性等特点,在遇到暴雨天气时,下穿式立交道路积水的几率增大,对行车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为减少或解决下穿式立交桥的积水问题,需对其雨洪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城市下穿式立交道路雨洪灾害原因分析

2.1 排水设施老化,建设滞后

据统计,在城市下穿式立交道路发生的雨洪灾害中,受灾严重的区域往往是老旧城区。大部分老旧城区的排水系统建设时间较早,基于当时较低的设计标准,排水系统的设计相对简单,雨水口少,造成地面积水不能及时泄入地下管沟,管沟规格小,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相对较弱,加之沿用至今,原有管道局部发生破损,或者淤塞严重,排水能力大大降低,在强降雨发生时更加不堪重负,很容易形成大面积的积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地面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道路交织、建筑林立,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然而,城市的排水设施建设却没有全部与城市建筑大规模的增加齐头并进。有些城市排水设施虽然建设了,但仍然沿用旧标准,修建的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达不到排水需求;有些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未能与城市道路相配套,道路修好了,排水设施却未能跟上。这些都反映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排水能力。

2.2 排水管道和雨水泵站超期服役

雨水泵站是设置于城市低洼地带或者排水管道中的一种排水设施,用来排除城市中的雨水或积水。通过设置雨水泵站,可以及时、大量的排走积水,排水效果显著。目前,雨水泵站作为一种高效的排水设施,在我国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然而,从实践的经验来看,雨水泵站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1)雨水泵站需要使用电气设备、机泵设备等造价昂贵的部件,因而成本较高;且其工程量较大,安置难度和费用均较大。因此,雨水泵站排水系统目前只有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有所应用,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推广和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即便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节约成本投入,雨水泵站多数处于超期服役的状态。2)雨水泵站系统电器设备、机泵设备、进出水管道等维护工作复杂,泵站电器设备、机泵设备、进出水管道等,因处于比较恶劣的环境中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较多。雨水泵站的超期服役,导致其性能下降,使排水能力远远达不到设计排水效果。

2.3 原有排水设计标准低

GB 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中规定了城市排水设施规划设计对于排水重现期的要求。要求一般城市的排水重现期是1年~3年,重要的城市或地段的重现期要相对延长,一般要提高到3年~5年。实际上,由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的滞后性,大部分城市的排水设施仍然是早期建设的,当时采用的排水重现期标准普遍较低,很多省会城市的排水重现期取为1年,而欠发达的地区或较小的城市排水重现期标准则更低。从现在城市雨洪灾害的现状来看,这样的设计标准显然是过低的。近年来,各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已经适当提高了排水重现期,大多数地区可以达到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中规定的1年~3年的排水重现期标准。但由于各地雨洪灾害的现状有差别,即使是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地段,遇到超强降雨,超过了城市排水设计标准,仍会发生较严重的积水,难以避免地造成城市多处内涝。

2.4 缺乏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从风险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应对风险事件的措施。在以往下穿式立交雨洪灾害防治过程中,通常是在灾害发生之时采取应急措施,暂时排除下穿道路内的积水,缺乏对雨洪灾害(风险事件)的全面评估,对于雨洪灾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没有系统的、成熟的防治措施,也不能针对雨洪的“疑难杂症”提出新的治理技术和方法。

3 城市下穿式立交道路雨洪灾害预防措施

3.1 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加强排水设施建设

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是在排水系统难以实施大规模改造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蓄水设施,限制雨水的直接排放与流失,鼓励雨水的贮存利用,以蓄排结合的方式解决下穿式道路的积水问题。对此,可通过综合措施增强城市蓄滞雨洪的能力,不仅有效控制下穿式道路的积水问题,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采取以下措施对雨水进行调蓄:1)在人行道、广场等地区铺设透水砖路面,减少雨洪径流,减少路面积水的水源;2)修建地下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将地面污水进行收纳并处理,使处理过的污水达到中水的标准,可用作附近建筑物中水使用,实现废水的二次利用;3)经济发达的城市可以建设地下水库或地下河蓄滞洪水。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使排水能力跟上不断增加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雨洪灾害的问题。排水设施的建设,需要通过法律、行政、工程等多种手段,确保其作用的发挥。可借鉴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经验,对排水能力和排水设施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做出严格规定。

3.2 提高排水应急处置能力

按照较高的排水重现期标准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有利于城市下穿式道路积水的排除,然而由于受到城市自然条件和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排水建设标准不可能按极端降雨情况设定,因此提升城市排水重现期存在一定的困难。为避免强降雨侵害城市,除前述措施外,还可以针对极端天气条件进行排水应急方案的设计。可采取的应对策略有:1)加强雨洪灾害监测、预报与预警,在极端天气到来之前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将天气情况、道路积水、交通状况通知大众,及时避开积水路段;2)对于易形成雨洪灾害的下穿式立体交叉道路,应经常进行巡逻,并做好应急预案,设置临时抽水排涝设备,以便在道路出现积水时能够及时排走,防止出现大面积和大深度的积水灾害。

3.3 提高城市雨洪排水系统标准

排水重现期的选取应与日益严重的城市雨洪灾害现状协调并适当提高,而在实际设计中,多数城市的排水重现期标准普遍偏低。日益凸显的城市雨洪灾害现象,反映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雨洪排水系统偏低的矛盾,现有的排水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城市雨洪灾害防治的现状。提高城市排水标准意味着投资的增加,这是制约标准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对此,可通过风险分析的方法,设计多个可行方案,通过对各方案的经济评价和比选,选取与城市发展相适宜的城市排水重现期标准。

3.4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在近几年的城市暴雨洪灾中,发生了多起人员伤亡事故,暴露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缺乏防御雨洪的常识。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在全社会普及防洪减灾常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如在中小学的教科书中增加暴雨、洪水的常识及减灾知识;通过广播、影视节目、网络等媒体宣传防灾知识和防灾案例;设置专门的防洪专业技术人员,并定期通过讲座、演习等形式进行专门培训,以便在应对雨洪灾害时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4 结论和建议

随着城市的发展,下穿式立交道路的增加,城市下穿式道路雨洪灾害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通过前文的介绍,解决下穿式立交道路雨洪灾害的措施主要包括: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排水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城市雨洪排水系统标准和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等5个方面,城市管理部门应将这5个方面的工作统筹安排,认真分析下穿式立交道路发生雨洪灾害的原因,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对策措施,使城市下穿式立交道路彻底摆脱积水的侵扰。

[1] 姚金涛.浅谈下穿式立交排水系统的设计[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67-69.

[2] 朱思诚,任希岩.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1(8):111-113.

[3] 李 娜,韩 松,王艳艳.由广州市特大暴雨洪灾谈城市雨洪灾害防治[J].中国防汛抗旱,2010(S2):67.

[4] 孟 力,张珊珊,虞冬青,等.雨季考验城市功夫[J].天津经济,2013(7):20.

[5] 张笑楠.下穿式立交积水问题解决方案研究[J].才智,2013(7):5.

[6] 时永生.市政道路排水优化设计[J].中华建设,2013(6):28.

[7] 蓝 枫,程晓陶,周玉文,等.提高排涝能力 综合治理水患[J].城乡建设,2012(8):5.

[8] 黄 锋,杨乃莲.欧盟开展风险评估活动启示录[J].现代职业安全,2009(3):1.

On reasons for rainy and flood disasters of urban underpass interchange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Sun Meng

(TianjinTransportationVocationalCollege,Tianjin300110,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urban underpass interchange and the drainage regulation for the interchange in the current drain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rainy and flood disasters on the interchange according to the ponding problem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s of the interchanges, and points out some strategies by constructing the rainwater storage facilities, strengthening the drainag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drainage emergency capability, and promoting the ideology of the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natural drainage.

underpass interchange road, ponding, drainage facilities, rainwater storage facilities

2015-05-25

孙 萌(1984- ),女,讲师

1009-6825(2015)22-0133-02

TU992

A

猜你喜欢

城市排水雨洪积水
自然生态修复理念在城市排水规划中的应用
复溜穴在输卵管积水中的应用初识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小熊当当玩积水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重庆跳石河雨洪关系和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
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区域雨洪模拟研究
规范流域调度充分发挥雨洪资源综合效益
科学利用雨洪资源的有效探索
城市排水防涝的管理性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