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钻孔桩施工问题分析处理与控制的探讨

2015-04-05李东蓉上海铁路局上海房产建筑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清孔护筒成孔

李东蓉 上海铁路局上海房产建筑段

钻孔桩施工问题分析处理与控制的探讨

李东蓉 上海铁路局上海房产建筑段

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坍孔、掉钻落物、缩孔、断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与处理措施。从原因分析、预防与处理、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可为同类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钻孔桩;问题;处理与控制;探讨

阜六铁路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线路自阜淮线袁寨站(含)至宁西线六安站(含),北端通过阜阳枢纽与京九、漯阜、阜淮、青阜线相连,南端通过六安地区与宁西线、沪汉蓉通道相接,并将向安庆、景德镇方向延伸,亦可通过庐(江)铜(陵)线向东南延伸,是华北地区与华东南地区联系的又一条重要通道。阜六铁路霍邱站站房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局部为第四系全新新要求人工堆积层(Q4ml);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补给,勘察期间水位埋深8.5 m-37.1 m;土壤环境具氯盐侵蚀性,作用等级为L1。

1 钻孔桩施工情况

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不良地质为:素填土---硬塑,成分以粉质黏填土为主,含少量杂质及植物根系,工程性质较差;杂填土-松散,含大量建筑垃圾、砖块,局部含粗砂。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曾出现坍孔、钻孔偏斜、缩孔、漏浆、掉物、断桩等事故,经过我们的认真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处理措施,最终完成了钻孔桩施工任务。

2 钻孔桩施工问题原因分析

2.1 坍孔

2.1.1 特征

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2.1.2 产生原因

(1)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

(2)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泥浆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3)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

(4)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5)提出钻锥钻进,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太长。

(6)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

(7)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泥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浆(或水),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

(8)清孔操作不当,供水管嘴直接冲刷孔壁、清孔时间过久或清孔停顿时间过长。

(9)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2.2 钻孔偏斜

(1)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2)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钻进;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3)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

(4)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2.3 掉钻落物

(1)卡钻时强提强扭,操作不当,使钻杆或钢丝绳超负荷或疲劳断裂。

(2)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

(3)电动机接线错误,钻机反向旋转,钻杆松脱。

(4)转向环、转向套等焊接处断开。

(5)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

2.4 缩孔

2.4.1 特征

缩孔即孔径的超常缩小,一般表现为钻机钻进时发生卡钻、提不出钻头或者提外鸣叫的迹象。

2.4.2 缩孔原因

(1)钻锥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锥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稍小的孔。

(2)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俗称橡皮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2.5 断桩

2.5.1 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

(1)导管底距离孔底太高或太低由于计算错误,使导管下口距离孔底太高或太低。太高了使首批混凝土数量不够,埋不了导管下口(1 m以上)。太低了使首批混凝土下落困难,造成泥浆与混凝土混合。

(2)首批混凝土数量不够由于计算错误,造成首批混凝土数量不够,埋管失败。

(3)首批混凝土品质太差首批混凝土和易性太差,翻浆困难。或坍落度太大,造成离析。

(4)导管进浆

导管密封性差,在首批混凝土灌注后,由于外部泥浆压力太大,渗入导管内,造成混凝土与泥浆混和。

2.5.2 供料和设备故障使灌注中止

由于设备故障,混凝土材料供应问题造成停工较长时间,使混凝土凝结而断桩。

2.5.3 灌注过种中坍孔

由于清孔不当、泥浆过稀、下钢筋笼时碰撞孔壁、致使在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

2.5.4 导管拨空、掉管

(1)导管拨空

由于测量和计算错误,致使灌注混凝土时导管拨空,对管内充满泥浆;或导管埋深过少,泥浆涌入导管。

(2)掉管

导管接头连接不符合要求;导管挂住钢筋笼,强拉拉脱等。

2.5.5 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上升困难、不翻浆

(1)混凝土供料间隔时间太长,灌注停顿,混凝土流动性变小。(2)混凝土和易性太差。(3)导管埋深过大。

(4)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

(5)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

2.5.6 灌注高度不够

测量不准确;桩头预留量太少。

3 钻孔桩施工问题预防与处理

3.1 坍孔

(1)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控制进尺速度,选用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较大、较高的优质量泥浆。

(2)发生孔口坍塌时,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3)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粘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 m-2 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4)清孔时指定专人补浆(或水),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供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可免冲刷孔壁。

(5)吊入钢筋骨架时对准钻孔中心竖直徐徐下放,严防触及孔壁。

3.2 钻孔偏斜

(1)安装钻机时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

(3)钻杆接头逐个检查,及时调正,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

3.3 掉钻落物

(1)开钻前应清除孔内落物,零星铁件可用电磁铁吸取,较大落物和钻具也可用冲抓锥打捞,然后在护筒口加盖。

(2)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和联结装置。

(3)掉钻后应及时摸清情况,若钻锥被沉淀物或坍孔土石埋住应首先清孔,使打捞工具能接触钻杆和钻锥。

3.4 缩孔

(1)及时修补磨损的钻头

(2)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且须快转慢进,并复钻二三次;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锥上下、左右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3)对于有缩孔现象的孔位,钢筋笼就位后须立即灌注,以免桩身缩径或露筋。

3.5 断桩

3.5.1 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

(1)准确测量每节导管的长度,并编号记录,复核孔深及导管总长度。也可将拼装好的导管直接下到孔底,相互校核长度。

(2)根据孔径、导管直径认真计算和复核首批混凝土数量。

(3)搞好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和易性。

(4)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后,应拨出导管,提起钢筋笼,立即清孔。

3.5.2 供料和设备故障使灌注中止

(1)施工前应做好过程能力鉴定,对于部分设备考虑备用。

(2)如断桩距离地面较深,考虑提起钢筋笼后重新成孔。

(3)如断桩距离地面较浅,采用接桩。

(4)如原孔无法利用,则回填后采取补桩的办法。

3.5.3 灌注过种中坍孔

(1)开始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

(2)如坍孔并不严重,可继续灌注,并适当加快进度。

(3)如无法继续灌注,及时回填重新成孔。

3.5.4 导管拨空、掉管

(1)认真测量和复核孔深、导管长度;对导管埋深适当取保守数值。

(2)每次拆管后应仔细重新连接导管接头;导管埋深较大时及时拆管。

(3)混凝土面距离地面较深时重新成孔。

(4)混凝土面距离地面较浅采取接桩办法。

3.5.5 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上升困难、不翻浆

(1)提起导管,减少导管埋深。

(2)接长导管,提高导管内混凝土柱高。

(3)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

3.5.6 灌注高度不够

(1)采用多种方法测量,确保准确(2)桩头超灌预留量适当加大。(3)挖开桩头,重新接桩处理。

4 钻孔桩质量控制

4.1 采取隔孔施工程序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是先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土移向桩身土体对桩产生动压力。尤其是在成桩初始,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来平衡的,故采取较适应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径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

4.2 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

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

4.3 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

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 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坪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桩架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和桩具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来校验成孔达到深度。

4.4 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

钢筋笼制作前首先要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检查合格后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

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连接焊缝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焊缝、焊口则要进行补焊。同时,要注意钢筋笼能否顺利下放,沉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在找出原因,问题解决后再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

4.5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泥浆的制备和第二次清孔

第二次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灌注前必须进行第二次清孔,且当孔口返浆比重与

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应立即进

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

4.6 灌注水下混凝土

主要采用导管灌注,且混凝土的离析现象靠良好的配合比来控制,因此,现场的配合比必须随水泥的品种、砂、石料规格及含水率的变化进行调整,混凝土搅拌前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计量的准确性,严格计量和测试管理,并及时填入原始记录和制作试件。

4.7 灌注中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

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每灌注2 m3左右测一次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建筑施工操作规程》规定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1,同时要认真进行记录。这对日后发现有问题的桩或评价桩的质量有很大作用。

责任编辑:宋飞 龚佩毅

来稿时间:2015-4-27

猜你喜欢

清孔护筒成孔
厚淤泥地层灌注桩深长护筒受力特性理论分析
不良地质情况下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既有桥墩护筒保护技术探究
全护筒跟管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水上钻孔灌注桩护筒穿孔漏浆的预防与处理
浅谈旋挖机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中二次清孔的重要性
钻孔灌注桩泥浆上返流速对清孔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成孔技术探讨
杂填土区灌注桩成孔方案比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