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春生从肝脾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2015-04-04展慧慧王春生北京市回民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54

陕西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皮化生反酸胃脘

展慧慧 王春生 北京市回民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54)

王春生从肝脾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展慧慧 王春生△北京市回民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54)

王春生主任秉承家学,后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许彭龄先生,业医36载,是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和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指导老师,善治脾胃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恩师提出其病机根本为脾虚,首要病因为肝郁,发病的关键因素是气机升降运动失衡。临床中尊师采用健脾、疏肝、调气之法治之,收效颇丰。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与疑难病,是胃黏膜上皮受到侵害,固有腺体数量减少,可伴有肠腺化生的慢性炎性疾病[1]。属于中医“胃痞”、“虚痞”、“痞满”、“胃痛”、“嘈杂”等范畴[2]。常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可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嘈杂、纳呆等。目前研究表明CAG的发病率,对于无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每年增加0.3%,有Hp感染者每年增加1.8%;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肠上皮化生者癌变率约为1.9%[3,4]。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黏膜血液循环,消除肠化及异型增生[5]。实验研究EGF和EGFR-mRNA的过表达可能是CAG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乃至胃癌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医药治疗可以降低其表达[6]。吾师发挥中医药优势治疗CAG,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延缓萎缩及癌变速度,弥补西药治疗之副作用。现将尊师治疗经验归结如下,以飨同道。

CAG的演变规律通常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完全肠上皮化生(IM)→中度或重度异型增生(Dys)→胃癌[7]。可见CAG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者,通常被认为是胃癌癌前病变。由于CAG是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病程缠绵,迁延日久难愈,久病多虚,结合其病程长和病性特点,尊师总结出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虚,标实责之肝郁气滞、痰湿、湿热和血瘀,辨证重在“脾虚和气滞”。

1 治病求本-健脾 《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后人更将脾胃视为后天之本。王师在古人基础上提出:百病皆从口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饮食结构不规律,加之生活习惯不良,长期忧思劳倦,易伤中焦脾土,正如《难经·四十九难》所言:“饮食劳倦则伤脾”。再者,CAG病程缠绵,胃病日久,久病多虚,易损后天。脾乃后天之本,若伤及,则运化失权,脾虚失运,痰湿内生,痰湿郁久化热,湿热从生,辗转日久,气机不畅,气滞推血不行,易致血瘀。所以,本病的病机根本为脾虚,脾虚可以产生痰湿、湿热、气滞和血瘀,这些标实的病理产物又可进一步加重脾虚之本,临床常表现为食后腹胀、胃脘痞满、纳呆、便溏等。因此,治疗着重在健脾,王老常用四君子以健脾气,充后天;痰湿者酌加半夏以燥湿化痰;湿热者佐以黄连以清热燥湿;气机不畅者加木香以快脾气、疏肝气、和胃气、顺逆气;血瘀者辅以丹参、赤芍以活血。

2 治病求因-疏肝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压力增大,很多人长期忧思恼怒,肝气不得舒发,易横逆犯胃,临床上常见于CAG初期或急性期。胃为土属腑,主受纳;肝为木属脏,主疏泄;胃腑腐熟水谷、有赖于肝脏之气疏泄,土得木而达,木赖土而荣,木得土而发。唐荣川在《血证论》中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所以,食饮消化、脾胃的升清降浊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如若肝气长期郁滞,肝火旺盛,易损中焦。同样,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推血不行,易致血瘀。中焦气机壅滞,则水易为湿,谷易为滞,内生湿浊、痰湿、热瘀、食积等;所以肝郁是引起CAG的首要病因。临床常见胃脘痞塞或胀痛、攻撑连胁、纳呆泛呕、嗳气反胃、情志失调则加重、便溏等肝胃不和或肝旺脾虚之证。因此,王老常运用柴胡舒肝散化裁治疗,验证了《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治肝可以安胃”的论点。

此外,吾师在治疗上不仅运用药物,还常常循循开导患者,告慰患者情志调理的重要性,避免过度忧思焦虑,使之心情舒畅,治疗则易事半功倍。

3 治病求达-调气 由于本病病位在胃,与脾肝有关,而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气机的升降运动,《医学求是·血症求原论》云:“脾以阴土而升于阳,胃以阳土而降于阴……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气之右转也。故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轮旋;中气败,则脾郁而胃逆,四象失其运行矣。”脾胃乃机体升降之枢纽,脾属脏,以升清为要,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属腑,以和降为顺,则水谷糟粕得以下行。脾胃是升清降浊的统一体,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二者相互为用。肝亦属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气机,在人体的气机运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若人体气机失调,则变证由生,脾胃升降逆乱,则会发生胃脘胀满、泄泻等,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所以,气机升降运动的失衡是CAG发病的关键。因此,治疗中吾师尤重三者的气机调畅,以达周身。尊师在临床上常用辛开苦降之半夏泻心汤升清降浊,平调气机。

4 典型病例 病案1 杨某,男,35岁,河南人,2013年4月2日初诊。主诉:胃脘灼热7月余。现病史:患者2012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灼热,遂至某三甲医院,行胃镜检查示(2012年8月16日):十二指肠球多发溃疡(A1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病理显示(2012年8月20日):(胃窦)慢性萎缩性炎轻度,急性活动性炎轻度,伴肠上皮化生中度及颈腺增生轻度。(胃角)慢性萎缩性炎轻度,急性活动性炎轻度,伴肠上皮化生及颈腺增生中度。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 qd,硫糖铝混悬液5mL,1d3次治疗,2月后仍感胃脘灼热,在某三甲中医院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求治于吾师。刻下:胃脘灼热,伴胀痛,进食油腻、米饭时加重,无明显反酸恶心,口干,纳眠可,大便溏薄,日一行,小便正常,舌淡暗,苔黄,脉沉细,双寸弱。察其形体偏胖。中医诊断:胃痞病。证候诊断: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止痛。处方:党参、云苓、厚朴各12g,白术、壳砂、半夏、元胡各10g,丹参15g,黄连9g, 干姜、木香、炙草各6g。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食后温分服。 二诊(2013年4月11日):患诉胃痛好转,胃脘灼热减轻,大便溏薄,日一行,口干,服上药后矢气多,纳眠可,小便正常,舌淡暗,苔黄,脉沉细,双寸弱。前方减黄连、干姜、木香、加白蔻、香橼各10g,生薏米30g,继服七剂。更依前法服药2月余,患者渐次好转,复查胃镜(2013年6月25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1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病理显示(2013年6月27日):(胃窦活检组织2块)胃幽门腺黏膜组织呈中度慢性炎。后又继服半年汤药,诸恙递消,进食油腻、米饭之物亦无不适。随访半年,病情平稳,几无不适。

按: 该患经年劳倦,因工作之故,饮食不节,虽属壮年,但不注调养,久病多虚,致中焦失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大便溏薄、胃脘胀痛;脾虚日久,气机不畅,郁而化热,则见胃脘灼热。方中投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半夏泻心汤加减和胃降逆,平调气机;厚朴、木香和中降逆、辛散行气以除胀;丹参、元胡理气活血止痛。合方重健脾,佐以理气,善调气机,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逆转萎缩程度,防止癌变。

病案2 吴某,女,66岁,北京人,2014年3月11日初诊。主诉:胃脘疼痛间断发作2年,加重1周。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疼痛,伴反酸,无恶心呕吐,行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间断服用中成药舒肝止痛丸等治疗,效果不理想。近一周因与家人生气后,胃脘疼痛较前加重,遂求治于吾师。刻下症:胃脘疼痛伴胀满、灼热,反酸,平素善生闷气,两胁胀痛,无口苦,口干不欲饮,纳眠可,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腻,脉弦细。既往史:高血压病7年余,血压最高150/90mmHg,现服用代文1粒,1d1次。中医诊断:胃痛病。证候诊断:肝气犯胃,湿浊蕴脾。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处方:柴胡、枳壳、白术、云苓、壳砂、白蔻、白芨、苏梗、半夏各10g,厚朴12g,木香6g,焦三仙30g。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食后温分服。二诊(2014年3月18日)患诉两胁胀痛减轻,无胃痛,仍感胃脘胀满,偶反酸烧心,纳眠可,二便调,舌暗,苔白,脉弦细。处方:党参、厚朴、云苓各12g,白术、壳砂、白蔻、半夏、白芨、郁金、佛手、丝瓜络各10g,木香6g。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食后温分服。后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佐以化湿之品治疗1月,患者症除。

按:该患老年女性,素体亏虚,因就诊前肝气郁滞,致使肝气横逆犯胃,而见胃脘胀痛,两胁胀痛,肝气郁久化热,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酸上逆则见反酸、烧心。吾师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投以疏肝之品以祛病因,后以健脾以善其本,佐以调气之品以畅气机,取得良好的疗效。

[1] Rugge M,Correa P,Dixon MF,et al.Gastric mucosal atrophy:interobserver consistency using new criteria for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J].A liment Pharmacol Ther,2002,16(7):1249-1259.

[2]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8):749-753.

[3] Kuipers EJ,Uyterlinde AM,Pena AS,et al.Long-term sequela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Lancet,1995,345(8964):1525-1528.

[4] Kuipers EJ, Klinkenberg-Knol EC,Vandenbroucke-Grauls CM,et al. Rol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trophic gastritis[J]. Scand J Gastroenterol Suppl,1997,223:28-34.

[5] 孙晓民,孟凡明,李丽晴.健脾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增生55例[J].陕西中医,2011,32(1):11-12.

[6] 陈四清,蒋时红,王 琦,等.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7,28(4):502.

[7] Tahara E.Genetic pathways of two types of gastric cancer[J].IARC Sci Publ,2004,(157):327-349.

(收稿2014- 09-12;修回2014-10-15)

胃炎,萎缩性 @肝脾论治 中医师 @王春生

R573.3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2.041

*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双百”工程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皮化生反酸胃脘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价值分析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